海報
立象與對話:
李禹煥 王舒野 & 杜大愷 劉巨德藝術展
展覽時間
2019年10月10日-31日
展覽地點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區一層學院美術館
“立象與對話:當代藝術的東方世界觀”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9年10月10日14:30-16:30
地點: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區一層紅門中廳
主辦單位: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東京畫廊+BTAP
佩斯(紐約)
承辦單位: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
策展人:魯曉波
學術主持:白明
研討會主持:陳岸瑛
2019年10月10日下午,“立象與對話:李禹煥 王舒野 & 杜大愷 劉巨德”藝術展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東京畫廊+BTAP、佩斯(紐約)聯合主辦,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展至2019年10月31日。
參展藝術家、評論家、專家學者及新聞媒體代表200余人出席了開幕式。本次展覽策展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曉波,世界知名藝術家李禹煥,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汪暉、杜大愷、劉巨德,旅日藝術家、清華美院校友王舒野在開幕式上先后致辭。開幕式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白明主持。
魯曉波致辭
李禹煥致辭
汪暉致辭
杜大愷致辭
劉巨德致辭
王舒野致辭
白明主持
“立象與對話”是本次展覽的主題。“立象”語出自《周易·系辭上》“圣人立象以盡意”。“象”是中國哲學中的重要范疇,賢哲觀察紛繁復雜的世界建立起直觀的形象,再借助這些形象去解釋世界,形成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世界觀。本次展覽試圖提出并探尋這樣的問題:東方的世界觀是否也應當成為當代藝術的哲學根基之一?東西方藝術如何在此基礎上展開對話?
在四位參展藝術家中,世界知名藝術家李禹煥是日本“物派”和韓國單色畫派的重要代表,他將源自東方繪畫的余白理念發揮到極致,是集“無為”藝術哲理之大成者;旅日藝術家、清華美院校友王舒野是“新朦朧主義”的發起者之一,一貫堅持視覺方式的開拓性探索,以“無差別觀看”營造出超越慣常感知的空明世界;杜大愷和劉巨德則是根植中華文化傳統、秉承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精神與藝術理念,以藝術本體語言、從形式美感悟天地之道的當代藝術大家。四位藝術家在全球文化交融互滲的語境中,致力于探索東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普適價值及創新發展路徑。
正如本次展覽策展人魯曉波教授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周易·系辭上》曰:‘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世界富有、日新而生生不息。東方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一種積極力量與智慧,一定會在世界劇烈變革、新的多元化藝術范式的構建中發揮特殊重要作用。在此時間節點上推出這個展覽和學術對話,對于重塑當代藝術精神、推動世界文化多樣性與和諧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開幕式上,魯曉波介紹了本次展覽的緣起,源于他與王舒野等人的多次交談,大家都有共同感興趣的方向,那就是東方哲學思想與藝術的世界意義和現代化。在校友王舒野的力邀之下,在各方鼎力支持下,李禹煥的作品得以在清華大學與其他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共同展示,而李禹煥已經83歲高齡,仍然決定親臨展覽現場和中國師生交流,令人感動。
魯曉波評價,這個展覽不僅是清華美院美術館開館以來,學術品質最高的展覽之一,在中國當代藝術界也有其獨特性和引領性,用李禹煥的話來說,是打開了一個新的維度。
李禹煥謙虛地表示,他的作品僅僅給大家做一個參考。他想學習更多關于中國當代美術的知識。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政治乃至經濟最受矚目的國家之一,如今在文化上還會取得哪些令人矚目的成就,他拭目以待。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汪暉指出,在“物派”里非常強調物的存在,還有場、空間,這三者能夠發生綜合多半是在一個時間性當中,不是按照時間的單線邏輯,而是在瞬間,不同的物之間通過藝術家的呈現,讓物和物之間構成了對話。汪暉指出,這是真正的東方哲學,但它同時又是帶有普遍性的,具備世界性意義。他認為,物的解放也是人的解放,意味著重新進入自然的過程,而這正是他觀看本次展覽所體會到的。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杜大愷欣慰地表示,本次活動接續了上世紀80年代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傳統。他看到李禹煥83歲,依然精神矍鑠,依然思維敏捷、嚴謹、深刻,依然關心人類的命運,依然關心藝術走向,深有感觸。杜大愷坦誠地剖析了自己近年來的創作心路歷程,表示他要向李禹煥學習,超越自己、改變自己。他總結自己今天參加本次活動的收獲,那就是一位杰出的藝術家如果不關心人類命運,就不可能成為人類杰出藝術家。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劉巨德介紹,自己參加過很多次中、日、韓藝術家們的展覽,但這次印象最為深刻。他從李禹煥的作品中聽到了“東方文化的鄉音”。劉巨德表示,藝術家都有一種超前的第六感覺,而李禹煥正具備這種敏感。李禹煥站在了人類文明的角度上,對數字化藝術將來會發展到什么程度,以何種形式存在表達了他的憂患意識。劉巨德認為,李禹煥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世界級的藝術家,是因為在他的肌體里,在他的血液里,在他的靈魂里,有深深的東方文化故鄉的基因,“從打開一個‘無’,去創造一個‘有’。”
旅日藝術家、清華美院校友王舒野表示,人類文明正面臨著很多空前復雜的問題,要用人類智慧共同解決,就需要有深刻思考。如今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都已經進入人口高齡化時代,人類壽命越來越長,但是文化反而越來越具有快餐化、娛樂化、幼稚化傾向,這本身就是一個很矛盾的狀態。王舒野認為,像李禹煥這樣有著非常深刻思想性的藝術家來到中國參與交流,能夠帶來更深入的時代思考。
本次展覽共收錄37件作品,其中李禹煥4件,王舒野9件,杜大愷15件,劉巨德9件,多數為近十年創作的繪畫作品,其中3幅為新近完成。這些作品植根于東方古典哲學和藝術思想,蘊涵世界精神和東方智慧,在形式探索中包藏著鮮活而又深邃的生命感悟,為觀察體悟世界提供了新的視角,為當代藝術開拓了新的路徑。
開幕式主持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白明表達了自己觀看展覽后的感動。他比喻李禹煥的作品像格律詩,精簡、單純;杜大愷是游吟詩人;劉巨德的作品是史詩;王舒野的作品是朦朧詩。而這四位“詩人”的作品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他們內心都有抑制不住的對情感、對世界、對自然的熱愛和高度地發現、提煉。
展覽開幕式后,舉行了 “立象與對話:當代藝術的東方世界觀”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清華大學藝術史論系主任陳岸瑛主持,李禹煥、王舒野、杜大愷、劉巨德等參展藝術家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夏可君,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劉旭光,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教授陳池瑜,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方李莉,北京798文化創意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彥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黨支部書記周愛民,東京畫廊+BTAP 總監山本豐津等批評家、理論家和從業者,圍繞“立象與對話:當代藝術的東方世界觀”這一研討主題,就當代藝術的全球化與地方化、東西方藝術的異同、東方世界觀與當代藝術的哲學根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繼承與轉化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對話。
研討會現場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表示,他特別尊重像杜大愷、劉巨德這樣的中國藝術家,在國際大潮里面能夠堅守自己真實的表達,彭鋒認為這種表達,對于人們今天重新思考全球范圍內的現代性,特別有幫助。而李禹煥從現象學出發,探討某些比表象還要真實的藝術表達。畫家通過自己的技法,讓人們去遭遇一些通過一般概念不能描繪或者不能捕捉的獨特感受。這一點是現象學和中國古代哲學共同的地方。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夏可君形容,李禹煥的余白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留白,它是一個空白的回響所產生的微妙的震顫和震動,有一種余音的回響,就像鐘聲的余音回響,這當然是很地道的東方經驗,雖然李禹煥本人不認為這是某種地方性、民族性的經驗。而王舒野、杜大愷、劉巨德的創作,體現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虛白,與西方的空白畫布、日韓的余白均有所不同。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劉旭光介紹,從杜大愷作品中看到的山山水水、房子、動物、牛,包括一個小茶碗,都能夠感受到藝術家在文學和藝術方面的修養,這是發自內心,在自然當中尋找自己的一種方式。而劉巨德的作品,表現了大地的洪荒、宇宙的渾沌,藝術家實際上是在跟天地對話,他追求的是一種宏大的精神。王舒野的作品尋求的是一種空靈,讓人們感受到宇宙的空間關系,創造了一種朦朧的美學空間,體現了東方美感。
劉巨德與李禹煥觀看展覽
李禹煥本人則表示,他不會用“東方”或“亞洲”這樣的詞來形容自己的作品,因為他要探索的是人類共通的某種東西,當然他內心還是有非常深刻的古代東方思想的留存,因為它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但是他認為在現代的語境下以及現代藝術話語體系內,他的作品及行為應融入整個藝術發展的框架之下。李禹煥強調,所謂東洋、古代、現代,不要讓自己局限在里面,而是應該面向未來討論現在。李禹煥說,我們應該銘記的是:我們應怎樣在現代語境下來進行全球性的對話,怎樣在現代社會里面生存下來?并且是強有力的生存下來。同時還要考慮應怎樣對古代的理論和哲學,進行現代化的解釋以及推進,好讓它能夠為當下以及未來服務。
出席本次開幕式和研討會的嘉賓還有東京畫廊+BTAP 總監田畑幸人、東京畫廊+BTAP 東京空間經理佐佐木博之、東京畫廊+BTAP北京空間經理遲麗萍、佩斯紐約藝術資源總監 Justin Horne、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王明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方曉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杜鵬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系主任趙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基礎教研室主任邱松等。
作為本次系列學術活動的組成部分,10月10日上午,李禹煥還以“開放的維度”為題,在清華美院A301報告廳分享了他的創作經歷、藝術觀念以及對東方哲學的思考,贏得了校內外聽眾的熱烈反響。講座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陳岸瑛主持。李禹煥還與王舒野展開了現場對話,深入闡釋了物派、新朦朧主義背后的東方哲學理念。參展藝術家杜大愷和劉巨德也分別闡述了自己的創作理念。四位參展藝術家風格各異,卻在思想深處有諸多共鳴,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重新激活繪畫生命力、打開當代藝術發展新維度做出了有益探索。
杜大愷教授接受采訪
展覽現場
文:藝術史論系、繪畫系
東京畫廊+BTAP,佩斯(紐約)
現場攝影:馮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