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TASIES 2019) 新聞發布會于2019年10月21日下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新聞發布廳舉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展覽總策展人魯曉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展覽執行策展人趙超,以及中國國家博物館國際聯絡部副主任潘晴,向媒體通報了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的情況。
本屆展覽總策展人
魯曉波院長
魯曉波表示,清華大學首先提出“藝術與科學融合”的主張,因為學科交叉、文理兼濟,不僅是未來教育、人才培養發展的需要,更是提升創新力與創造力,促進社會發展、文化發展,甚至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則通過多次承辦“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通過搭建前沿對話的平臺,探索與揭示了藝術與科學的內在關系,拓展和深化了藝術與科學研究。如今,“藝術與科學融合”已發展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新的重要教育理念與學院特色。2016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決定將每五年一屆的“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改為每三年舉辦。在保證研究成果積累與產出的正常周期下,能夠更好地回應新時代、新變革,更進一步地完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新時代的使命與擔當。魯曉波還介紹了本次展覽的主題,指出人工智能介入藝術已經是大趨勢,因為變革與發展推動的不再只是科技進步,更將帶來全新文明的嬗變與人類新的自我認識。
本屆展覽執行策展人
趙超副院長
趙超向媒體具體介紹了本屆活動籌備進展以及本次展覽的亮點。趙超認為,本屆展覽充分體現了多元、協同創新的特點,前來參展的中外藝術家、科學家以及其他業界人士等將近200人,而學術研討會則邀請了近20位在各自領域有很深造詣的重量級嘉賓做主旨演講。本屆展覽和研討會得到了40余個國內外合作單位的支持,其中包括北京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微波藝術中心等15家國內機構,及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美國羅格斯大學藝術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荷蘭V2_動能實驗室、德國ZKM藝術與媒體中心、美國古根海姆當代藝術機構等26家海外藝術與科學創新的領先團隊。希望通過本次活動探索人工智能時代,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重構、以符合新的時代發展語境。
國家博物館國際聯絡部副主任
策展人 潘晴
中國國家博物館國際聯絡部副主任潘晴總結了本次活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意義,回顧了清華大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的緣起,表示中國國家博物館始終關注科技的迅猛發展,持續探索藝術與科學融合的理論與實踐。本次以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的召開為契機,期待通過科技與文化的跨界融合,不斷創新發展,以滿足觀眾對中國國家博物館高質量、多樣化、數字化的新時代需求。
由清華大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將于2019年11月2日至3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其中,展覽的開幕式將于2019年11月3日11:00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大廳舉行;學術研討會將于11月2日、11月3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劇院舉行。
清華大學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歷經百余年厚重的積淀和改革創新的新發展,清華大學正努力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依托清華大學得天獨厚的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大學環境,發揮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藝術設計和美術教育方面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清華大學在藝術與科學交融的探索上,開風氣之先,并持續引領著“藝術與科學”領域的研究與實踐。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代表國家收藏、研究、展示、闡釋能夠充分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代表性物證的最高機構,是國家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和文化客廳。2018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清華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雙方將在人才交流和培養、開展學術研究和聯合舉辦展覽等方面進行多層次合作,此次展覽就是據此協議框架推進實質合作的重要成果。
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由清華大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體現了“藝術與科學”的時代號召力,正在更廣和更深的層面,在社會的多個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本屆展覽主題圍繞“AS-Helix: 人工智能時代的藝術與科學融合”這一命題。在為人類服務的共識之下,藝術與科學攜手并進,相輔相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螺旋結構:AS-Helix,其中,A代表藝術(Art),S代表科學(Science),AS-Helix寓意藝術與科學深度融合、創新協同螺旋式發展!
清華大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協作,充分發揮清華大學的學術引領作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本屆展覽集中呈現了來自世界各國、融合藝術與科學的前沿實踐成果,嘗試從人類認知、生產方式變革、未來教育、藝術范式、設計創新、可持續發展等相關領域展開多元對話和思考;探討藝術與科學如何在人工智能時代深度融合、創新協同,實現“共商、共建、共享”的永續發展。
本屆參展作品共120 余件,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意大利、瑞士、荷蘭、奧地利、澳大利亞、土耳其、俄羅斯、波蘭、日本、印度以及中國國內多所藝術院校、研究機構等。參展作品類別包括新媒體藝術、工業設計、建筑與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紡織與時尚設計、陶瓷設計,以及其他體現藝術與科學融合的創作。作品從人類認知的邊界、技術創新的藝術范式、技術與藝術的協同創新三個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未來世界。
與此同時,本屆活動還將圍繞“AS-Helix: 人工智能時代的藝術與科學融合”主題舉行一系列高端研討會。清華大學邀請來自國內外的藝術家、科學家、設計師、學者等各界嘉賓將匯聚在北京,就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設計在打造可持續未來中的作用、藝術是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等話題發表主旨演講,展開學術交流。
“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是由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和藝術大師、清華大學教授吳冠中積極倡導的,努力探索藝術與科學和諧發展的信念和理想,在中國文化藝術界、科學界、高等教育界具有深遠影響力。
該活動已分別于2001 年、2006 年、2012 年和2016 年由清華大學發起并主辦,已經成功舉辦過四屆,為藝術家、設計師、工程師、科學家搭建了一個富于前瞻性和時代特色的國際交流平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作為一個世界級高端學術品牌,備受國內外矚目。
此外,作為本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評審委員會還將評選出最能夠體現藝術與科學深度融合,闡述本次展覽主題的9件展品,并向其作者頒發”吳冠中藝術與科學創新獎“。著名藝術家和美術教育家、清華大學教授吳冠中曾將其作品《長江萬里圖》拍賣所得捐贈給清華大學,設立了“吳冠中藝術與科學創新獎勵基金”,該獎項旨在獎勵藝術與科學創新人才,鼓勵青年學生加強藝術思維與科學思維的培養,探索藝術與科學、真理與美的內在聯系。
本次活動也一如繼往得到了國內外高等院校、藝術與科學相關研究機構的積極參與,匯聚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藝術與科學最新前沿成果,為未來藝術與科學發展提供了智慧參考!
文:主辦方
攝影:馮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