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
最初只是源于制造業的“數字雙生”(Digital Twins)這一概念,其應用范疇早已超越了原本的行業壁壘,不僅極大地影響了當下藝術和設計的走向,成為其各門類實現創新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也為藝術與設計帶來實質性的深度變革,并由此成為該領域最受關注與期待的熱點話題。“數字雙生”這一概念究竟有著怎樣的玄機?這一聽起來頗具新鮮感和神秘意味的全新概念,又為當下的藝術與設計帶來了哪些深層次的變化與革新?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0年12月27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發起、一場以“數字雙生:復制還是另一種現實?”為主題的研討會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如期舉行,在嘗試解答上述問題的同時,也針對數字技術在藝術及設計領域的應用帶來的趨勢性變化展開進一步探討。
主持人:向帆、涂山 嘉賓:崔笑聲
會議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方曉風致辭,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向帆、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涂山主持。
信息藝術設計系教授吳瓊,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梁雯,工藝美術系副教授李靜,信息藝術設計系副教授鄧巖,繪畫系副教授封帆,信息藝術設計系主任、副教授王之綱等多位有相關研究和實踐積累的教授作為研討嘉賓先后發言。
會議全程通過光明網一直播平臺進行傳播,總瀏覽量高達166萬人次,熱度不斷攀升,同時在線人數最高達8萬人次。
“之所以‘數字雙生’在今天能夠成為一個話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數字化技術讓雙生事物得以大大增加,我們講既有量的增長,也有范疇、領域的增加。我相信通過這個活動能夠使數字雙生這個話題和這個事物在學界得到更充分的認識,也有助于對未來我們對這個問題展開更深入的討論,同時也對我們很多學界中人有所啟發。”會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環境藝術設計系教授方曉風首先在致辭中為本次研討會的議題和主要內容定下了基調。
認知的多重境界不僅立足當下更是放眼世界的前提與基礎
研討會第一個板塊由美術學院不同學科的新銳教師就“數字雙生”話題,從多個維度闡釋了藝術及設計在數字框架下對世界的揭示、遮蔽和貢獻,并進行了極具價值的深度探討和交流。
信息藝術設計系教授吳瓊通過灰島、身份鏡像、天地一體化網絡等作品闡釋了其對“數字雙生”的理解,認為虛擬世界雖然基于現實世界而生,但也有其獨立的特征,兩者之間的互動隨著技術和社會的發展會更為緊密,也更有實效,并進而指出數據和計算給設計的對象、內容、流程和方法都帶來巨大的變化,設計師需要認真研究、主動迎接挑戰。
吳瓊 《人工智能的活肖像》 2019
交互裝置、智能算法、合成生物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梁雯則針對“Drawing Attention”這一主題,強調環境藝術設計、空間設計、建筑室內設計等一系列相關領域的核心問題,在“數字雙生”這一大概念下并未發生改變,這就要求設計師們通過多種途徑創造幻覺,超越真實空間的存在,這一過程既不是復制也不是現實,而是會在復制的過程中產生新的認知。
Lissitzky普朗空間(1923)和在電子游戲中的作弊創造的“普朗”空間Noclip World(2015)
在主題為《“虛擬”和“現實”:基于玻璃材料的雙向共生》的發言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副教授李靜指出,物質性的反射也是虛擬的一種,通過對玻璃雕塑立體作品、鏡像虛幻空間的分析,以及利用數字雙生技術對達芬奇的藝術畫作的剖解得出結論,虛擬和現實的關系不僅密不可分,并且是相互滲透、雙向共生的,談論任何數字的東西都需要有其物質性的載體。
李靜 《鉆·石》 2018
吹制及熱塑玻璃,人造鉆石,不銹鋼
關于“新技術與媒體的超現實意義”這一主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副教授鄧巖通過墜入虛空的攝影作品來深入闡述“數字雙生”的意義,指出“復制”在當下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我們認可復制,而不是復制本身。“數字雙生”更多是一個技術層面的方式,是我們用更智慧的方式去表達人和自然共生的一種存在的可能性。
鄧巖 《讓地面離開墻角一厘米》2012
針對“數據地球中的時空:一個生態藝術的視角”這一主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副教授封帆給出的結論是我們應該從主體的角度來看“雙生”的世界,考慮如何用我們的藝術和思想來認識、回應它。身體的介入對了解一個真實的世界尤其重要,“數字雙生”的時代其實就是真實與虛擬的時空觀,藝術在技術面前沒有任何妥協,而是把這種關系變成了一個很自然很恰當的嘗試。
Ben Kinsley/Robin Hewlett 《Street with a view》 2008
作者在谷歌探測車的途徑路線上安排了一場“表演”,并永遠被記錄在了谷歌街景中。
關于“身體與鏡像”這一主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主任、副教授王之綱則強調指出,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創作方式,通過對世界的理解來構建身體和鏡像這種隱喻的邏輯關系,此前的藝術是一個在不斷遞歸過程中重新塑造自我的過程。令人擔心的是,隨著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在過度釋放后很可能找不到回歸的路,而是變成一個發散的狀態,畢竟人所參與或者能夠改變軌跡的機遇還是非常少的。
CREW/Eric Joris & Urland 《EXPLORER/Prometheus ontketend》 2015
通過現實的動態捕捉和虛擬角色并置的“虛擬化身的狂歡”戲劇表演。
會儀另一個板塊由學生對國際高引論文研讀解析,了解全球的相關的最新實踐和研究進展。
在“什么是AI藝術”這一案例中,通過閱讀、分享論文《定義AI藝術的三個提議》,從列夫·馬諾維奇對AI的藝術定義出發,討論了由此引發的不同爭論,再以不同的實例介紹了三種不同的AI藝術定義。在對造型的近似性以及AI的參與度等定義表示質疑的同時,也認同了難以通過人自身的身體或頭腦創造的作品才是AI最終藝術定義的觀點。
Daniel Ambrosi 《Bryant Park(Before the Virus)》2020
將計算攝影和Ai融合在一起,以創建一個深層的紋理環境。
在“Merge”這一案例中,通過閱讀、分享論文《The dislocated home in augmented space》, 介紹了物理虛擬空間設計疊合的數字雙生嘗試,VR和AR與物理空間的關系,重點展示了增強虛擬現實的AR技術和現實空間生成的一種具備定位、互動等功能的“增強空間”案例,并以虛擬的實例為起點探討了技術對人、場域、空間和家庭生活的巨大影響和改變。
松田慶一 《Hyper Reality》2015
基于AR的創造的空間增強,虛擬世界連續統一的動態疊加在物理空間之上
在“生成藝術的回溯”這一案例中,通過閱讀、分享論文《從FLASH到神經網絡的生成藝術工具》,將生成藝術發展過程中的工具、軟件和作品悉數盤點,分析了Flash、Processing以及GAN等工具的特性,以及工具的算法對生成藝術作品呈現特質的改變,探討了神經網絡隨機生成的圖像和真正藝術的區別。
Mario Klingemann 《Memories of Passersby》 2018
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作為工具,以歷史上的繪畫為基底創作的作品
還有在“當代藝術中身體的意義”這一案例中,也從不同的哲學角度回顧了身心的關系,重點詮釋了身體是知覺和環境的互動中介,從互動戲劇實例列舉了身體、機械操作和控制的關系作品,思考了身體、靈魂、機器控制和被控制的關系,反思了身體的自主性喪失和科技發展對生命的意義。
Marcel-li Roca《Requiem》1999
通過人向機器讓渡控制來向無可避免的事情致敬。
是尾聲,也是另一個開始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目的也恰恰在于,它試圖在技術化生存的世界里為完成藝術及設計的深度革新提供一個全新的角度,從藝術和設計角度去重新審視虛擬和現實間的關系,以及技術的指向性,并對技術可能形成的新世界圖景和構造進行討論。從信息技術對人的空間、身體、靈魂的入侵和控制現象,以及從藝術的角度對信息技術化世界的揭示和遮蔽,進行了非常有價值的探討和交流,其重點就在于引領大眾共同去發現信息技術如何充當我們與世界之間的中介后身體與心靈的位置,以及在信息技術對我們及世界構造后的藝術價值和實現更多作為的可能性。
除了引領大眾進一步開拓眼界、提升專業認知水平,更為重要的是,它還嘗試為不同藝術和設計專業方向的連接和交叉建立一個連接點,進而為“數字雙生”在藝術及設計研究、實踐中提供能夠實現創新發展的更多可能性。在越來越強調技術化生存的當下,更需要藝術的介入、揭示、甚至對抗,才能去建立一個更為完整的世界。
這次會議僅僅是個開始,后續對數字虛擬世界的更多的交叉學科研討還會持續,開啟這樣的討論顯然是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時代意義的,這是此次研討會值得關注與探究的關鍵所在。
直播研討會嘉賓合影
圖、文: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 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