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聯合中國美術報、人學國際基金會共同舉辦以“審美素養如何評價”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教授、美院社會美育研究所所長李睦帶領清美社會美育研究所的學術委員們就“美育當中學生審美素養測評的方法”等問題展開討論。
在傳統意義上,美育,全稱為審美教育,以培養理性與感性統一、人格健全的人作為美育的基本宗旨。其本質是以人文藝術為主要途徑的感性教育、價值教育,是豐沛情感與心靈、創新思維的重要源泉。從美育的學科歸屬層面,美育源起于美學,從屬于教育學,而在教育實踐中廣泛地采用藝術學科的觀念與方法。而在此基礎上,美育更有其新時代的擴展內涵,亦即:美育是一個藝術、人文與科學的跨學科交叉領域,美育用“育”的方式將美的理論與美的實踐融合為一體進行領會和表達。
不僅如此,美育也是科學的求知原則和人文的生命天性在“育”的作用下碰撞熔煉的獨特領域,因此,會議認為:美育是真善美的價值追求在審美層面的教育實踐。以下所示的審美素養評價原則的提出,主要基于美育的經典思想,并在其中融入了研究所對于美育擴展內涵的解讀,望與各界教師、學者與社會公眾討論,以期不斷完善,更好地助推當代學校美育的教育實踐。
會議觀點歸納如下:
1.什么是審美素養?
美育是一個人文與科學的跨學科交叉領域,它是用“育”的方式將美的理論與美的實踐融合為一體進行領會和表達的領域,而審美素養則是美育的人格展開與行為表征層面,美育是一個藝術、人文與科學的跨學科交叉領域,它用“育”的方式將美的理論與美的實踐融合為一體進行領會和表達,而審美素養則是美育在每一個個體身上的具體體現。審美素養關乎人最基本的情感能力、價值判斷與人格整全。審美素養至少包含心靈感知、創造性思維、溝通、知識和技巧四個方面。
2.審美素養是可以測評的嗎?
審美素養固然無法像數學一樣量化,但仍然有其自身的衡量標準。以往的美術測評主要關注審美素養的兩個因素:藝術常識和藝術技巧,但未能全面涵蓋審美素養中的創造性、溝通能力和心靈層面。建立健全審美素養測評的重心,就是要更為全面、全過程地考察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審美心靈發展。
3.為何學生的審美素養需要測評?
測評學生的審美素養不是出于美學和藝術的必須,而是出于教育實踐和學生成長的現實需求。審美教育的理念和精神無論如何高遠,要想在學校教育中形成普及,都應落到實處,而課程、方法、測評三者缺一不可。就現階段的教育評價而言,學生對審美的個人理解、交流分享與獨立創造,尚未被現有的測評所全面地考察。只有契合審美教育理念、科學有效的測評,才能確保其在現實的大中小學教育中有據可依,形成可持續發展。
4.被測評的群體(學生)有哪些共性?
有一個前提應反復強調,審美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學生,而非僅僅是少數藝術專業學生。這意味著審美素養測評的標準并非專業藝術素養的低階版,而是有其自身的考評重點,應結合一般學生的核心素養標準,關注有助于長期成長的核心能力,包括獨立思考、情感、溝通等因素。
5.學生審美素養測評的“評委”至少應包含哪幾種角色?
誰有權力測評學生的審美素養?任課教師應當是主角,但不是唯一的角色。應由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共同組成,而各自所占比例尚需進一步的探索、實驗和研究。
6.如何保證學生審美測評標準的學術性、公正性和權威性?
學生審美測評標準應由與審美教育直接相關的領域專家共同研討、提出草案,由主管教育部門制定和出臺。有關專家應包括但不限于藝術教育家、藝術家、教育家、心理學家、人文學者等。應在草案階段開啟聽證會,邀請大中小學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發表意見。
7.學生審美素養測評“結果”的適用范圍
學生審美素養測評的結果對評估學生的審美感知力、創造力、情感能力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衡量一個學生未來綜合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一種“判決書”。因為審美發展受多重因素影響,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會發生變化。同時,學生審美素養是對全體學生的測評,不宜以其來決定一個學生是否適合以藝術為職業。
8.審美素養測評與教育部“核心素養”的關系?
審美素養是核心素養的重要支柱之一,人的審美素養的健全與發展,有助于促進人的感知、思維乃至多種學習能力,因而審美素養與其他素養(科學、道德、體育)并行不悖,且相互促進。
9.學生審美素養測評應避免哪些誤區?
審美素養,與其它人文素養一樣,是相對長的時間里形成的,因而對它的測評應重視過程多于重視結果。僅以一幅考場上的畫、一張藝術常識考卷來評價學生的審美素養是極其片面的。
審美素養不是競技比賽。
10.在國內外,學生審美素養測評有哪些可供參照的經驗?
可參照的案例有哈佛教育研究生院“零點項目”,注重過程性評價(具體方式如建立學生檔案袋等)。
清華美院繪畫系教授、美院社會美育研究所所長李睦在研討會上談到,問到什么是美育,首先要涉及到美育和審美的關系、審美的和藝術的關系,然后他們三個人加起來是不是能構成素養?從美育開始到審美,當然包括審美判斷、審美教育,到藝術實踐與創作到能不能達到我們期待著美育能達到的素養,這是橫向展開的觀點。如果從縱向來看的話,那么我在想美育、審美素養分別就從縱向的層面有沒有跟另外幾個概念相關聯,比如說美育是不是和“目標”有關系,這是一種教育目標,教育目的,教育訴求。那么審美是不是跟“過程”有關系,在實施或接近這個目標和訴求的過程中應該發生的哪些跟教育相關的內容,跟研究相關的內容。“過程”具體聯系到他要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再接下來最終通過目標、過程、方法,我們能達到什么樣的一種“能力”,但這個“能力”和上面提到的“素養”都打引號了,我們知道這不一定僅指的是一種體力上的能力,而是包括思維、認知,全方位的一種能力。
藝術療愈師、局泡泡聯合創始人袁媛談到,她本身現在是一個藝術療愈師,學的專業就叫藝術療愈,就是用藝術的方法去參與到應對人們從小到大身心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從70年代開始,意大利就把藝術療愈放到了醫保體系中,也就是說人們的身體出現惡化的時候,他的精神可能在康復的過程當中是會有很大影響的,也就是身心是一體的。其實剛才聽到幾位老師在探討這個過程,覺得特別感動。這證明在我們國家也有這么一批人,已經開始防微杜漸了,而不要讓大家在后面出現問題之后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她們專業的畢業生大概有80%的人會走進意大利的兒童或小學教育中的美術老師的隊伍中。藝術療愈其實跟剛才大家在討論的審美素養的評定的學科建設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也是一個高度跨學科的建設過程。因為人本來就是一個很復雜的個體,它既有心理情緒又有理性思維,擁有不同的能力,且每人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所以當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技能或是認知方面達到怎樣的程度?這其實是需要不同的大學科團隊的共同建設來完成的。
清華美院繪畫系2010級碩士、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藝術設計系副主任,清華美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委員陳昱談到,他在想審美素養評價體系是一成不變的嗎?還是說應該是一個動態的。他覺得藝術本身是不確定的,審美其實也在一直變化當中。人們對美的認知其實每朝每代、每時每刻,可能每個國家都有不一樣的評價標準,或者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評判。所以他覺得這個評價體系根據每個人的層次不一樣,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它本身應該是公開的,不是確定的。針對中小學生可能會形成一種知識型的評價體系,因為中小學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能偏向于知識的積累;到了中學或者是年齡稍大以后,可能更偏向于能力的培養,這時審美素養的評判標準可能會變成是否具有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所以我覺得這個審美素養評價體系是隨著年齡段或者隨著個人層次,或是隨著評價對象的不同而調整的。
清華美院2011級碩士升、清華美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委員王沖談到,關于評價體系本身有一些個人的想法,基于在一線教學的觀察,他發現很多老師是站在理論的高度,從上往下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但他可能想的是從基礎往上推,然后再反向推進,這其實和課程研發的思路是類似的。比如之前提到的“感知”的問題,其實感知是從美術學科最基礎的一些語言中得到的,學生通過一些訓練得到的一些感知,在感知過程中又得到一些提升,這些提升可能是一種曲線型的變化。因此感知從最基礎的學科來的,不是從上往下形成的。如果人們先設定評價體系應該有哪些維度,然后再擬出一個表格去填充,這可能和審美素養教育的過程是相反的。或許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觀察總結出來這個體系,所以認為評價它是體現出來的。包括前面強調的評價體系的“權威性”,他覺得一旦提到“權威性”,其實證明是自上而下的往下壓的狀態。但事實上如果從教師或從教學角度出發,應該是一個幫助學生向上發展的狀態。
提供:校友高登科
整理、摘編自:中國美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