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3日、24日,高級工藝美術師(研究員級)吳曙峰為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殘疾人紫砂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學員作題為“提梁紫砂器制作技藝”的專業講座與操作演示。
淵于自幼的耳濡目染,吳曙峰賦予了紫砂特殊情感,在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后他毅然選擇回到家鄉投入紫砂行業,在他學藝那幾年正值紫砂行業低迷期,在這樣的大環境里磨練了吳老師不急不躁、踏踏實實的從藝心性。吳老師師從其叔叔吳群祥(顧景舟大師弟子),在叔叔的精心指導下積淀了深厚的紫砂傳統成型技藝的基本功。專業藝術院校里系統的理論學習、扎實的技藝基本功及樂觀的從藝心態為吳老師的紫砂藝術創作奠定下了堅實的基礎。
高級工藝美術師吳曙峰
關于工藝技術與工藝思想的關系,講座中吳老師作出了自我的見解,他認為紫砂是一門工藝要求極高的手工藝藝術門類,工藝技術的掌握尤為重要,它是表現創作思想的基礎,沒有工藝的支撐,創作思想的實現會有很大的局限,同時也指出工藝思想才是創作的靈魂,也是手工藝藝術作品最終所要追求的內容,它們關系相輔相成,他希望學員在紫砂創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嚴格學習紫砂制作工藝,同時也需不斷提高自身的創作思想。
吳曙峰用“素面素心”來形容自己的作品,質樸是他作品中最想表達的情感。他認為壺如其人,功在壺外,作品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格,一個人的修為能決定作品的高度。吳老師在講座中表達了人格品德應與紫砂藝術相融合的藝術創作思想,并提出在紫砂創作學習中切勿急功近利,應時刻秉承正值、樂觀、樸素的從業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創作實踐。
課堂演示
吳曙峰老師以自己的作品《平湖秋月》為操作演示的范例,為學員詳細地講解了身筒成型、提梁把手制作、嵌入式口蓋的制作技巧以及難點及解決方法,重點把傳統手法與現代手法處理提梁部件的不同方法作直觀的對比。在演示中,吳老師還特別指出,學會根據不同需求制作相應的工具是制作紫砂器中重要的一種能力,在不同的工藝要求下對工具作岀不斷的改良,可以使作品更好地呈現出所要追求的效果,這也是紫砂工藝思想所蘊含的重要內容。紫砂制作技藝之所以不斷的成熟與發展,與歷代紫砂人憑借自身的制作經驗對工具進行不斷的改進是分不開的。
演示步驟
主講人:吳曙峰
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1967年生于江蘇宜興蜀山,師從景舟弟子吳群祥先生,畢業于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現在宜興紫砂工藝廠從事紫砂文化創作研究。作品多次獲各種獎項。
(圖、文:陶瓷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