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CN EN
首頁   /   新聞   /   新聞動態   /   正文

分享

賈京生 | 用專業性的研究,守住少數民族工藝文化
2019.10.29

編者按: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教授賈京生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中國少數民族防染工藝文化研究》獲評優秀項目。少數民族工藝文化是民族瑰寶,賈京生長期堅持以田野調查為主要方法,深入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地區調研工藝文化的現狀,多年來不懈耕耘與執著研究,其學術深度、教育理念和家國情懷都令人敬佩和感動。我們特地對賈京生老師進行了專訪,分享他的研究歷程。

▲2019年初,賈京生(右)考察了貴州黎平口江鄉高開村楓香染

緣起,一場近30載的鋪墊

1989年,賈京生留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1993年開始帶學生去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地進行專業考察,由此與少數民族的工藝文化研究結下了不解之緣。2002年,賈京生所在染織服裝設計系申請了清華大學精品課——傳統染織藝術課,第二年,該課成為北京市級精品課,2010年又成為國家級精品課。為豐富課程內容,賈京生開始準備專門的教材,繼而決定以蠟染藝術為切入點。初以為不難,著手卻發現其中不易。蠟染藝術的歷史是怎樣的?現存狀況又如何?漢族的怎樣?少數民族的怎樣,除了中國外,世界的其他地方又是怎樣的?既然是精品課,就得深挖背后的知識。那便不是一本教材的能解決的問題了。

2010年,國家精品課核心教材《蠟染藝術設計教程》歷7年之久終于得以正式出版,成為賈京生對蠟染研究的一個初步鋪墊。教材出版前后,賈京生又申請了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柒牌的“非遺”項目研究。項目針對的是西南少數民族蠟染工藝文化,切實了解和研究之后,賈京生發現其內容之龐雜與工藝之豐富,為了做精做深,便延長了一年的項目實踐,這一做就是三年,才有了《中國現代民間手工蠟染工藝文化研究》的問世,并一舉斬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藝術學三等獎(著作獎)。

▲賈京生著作《中國現代民間手工蠟染工藝文化研究》

緊接著,賈京生又于2014年申報了國家課題,因為之前的研究鋪墊所打下的堅實基礎,得以順利拿下了入選率僅5%的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聚焦于中國少數民族防染工藝文化研究,防染屬于染織的印、染、織、繡中印染工藝的一種,即通過一個媒介畫出圖案,染色,去掉媒介,防染的地方就是所繪圖案,主要包括蠟防染、楓香防染、粘膏防染和扎防染四個方面。項目于2018年6月30日正式結題,經五位專家評審的鑒定,一致將該項目評為優秀,在北京地區實屬罕有。

從對少數民族工藝文化的關注,到聚焦于防染工藝。細數自1993年采風至今的前前后后,一晃已近30年,正是長期的田野調查與專業學術研究所打下的前期鋪墊,才有這一項目的優秀成果產出。

▲賈京生教授主持的《中國少數民族防染工藝文化研究》專著稿60萬字

深入的田野調查,還原完整的工藝鏈條

凡是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漢化嚴重的地方,防染工藝保存下來的就越少。當地人甚至不穿本民族的服裝,不用本民族的工藝,連住的房子都是漢化的。只有那些最窮、最落后、最偏遠的地方,少數民族工藝保存得會比較完好。因為天然的自然屏障使得他們缺少與外界的聯系,雖然電視、手機這些媒介使得一些信息也會滲透,但地理的屏障使得這些地方相對封閉,工藝文化保存得較好。因此,只有深入田野,扎根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地區,才能獲得一手資料。沒有艱苦的環境,就沒有原汁原味的東西。

由于少數民族沒有文字,圖案、形式、工藝就是他們的“語言”與“歷史”。由此,田野調查就顯得非常重要。賈京生感慨,現在很多調查與研究都是走馬觀花。對少數民族工藝的研究不深入、不系統、不準確是三大難題,甚至出現以訛傳訛的現象。因此,田野調查是研究少數民族文化最好的手段,也是唯一的手段。

▲2016年,考察隆林縣紅頭苗

田野調研的難度在于需要不斷的重復,沒有重復探尋,就沒有準確的信息;如果調研采訪10個人,10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就需要再采訪20個、30個,直到多數人說的內容八九不離十,才能確認事實。也只有這樣,才能找到真正的,源頭上的東西。

到今天為止,賈京生調研過的地方有,如川南、貴州、廣西,云南、海南、湖南等地,條件不可謂不艱辛。路好走的時候,坐的公交車、大巴車和大轎子車;路不好走時,一輛小中巴就塞進十來個人。一路上行李箱子、攝影器械都得扛著。住宿、語言也成問題。盡管如此,賈京生因每次收獲滿滿而樂在其中。各地區的生活習俗、人情風貌,只有真正去了,才能了解其巨大的魅力。

賈京生回憶,黔東南最南端有個地方叫從江縣岜沙村,那里聚居了黑苗族,人長的都不太高,女性1米5左右,男性稍微高些。當地流行男女都穿黑色衣服。因為藍染的藍顏色染時間長了就會變成黑的。當地人有一種說法叫,男有三件寶。槍不離身,刀不離腰,是二寶;最重要的是頭上“護棍”,當地小孩從一歲開始就剃頭,用割麥子的锃亮大鐮刀把四周全刮掉,就留著頭頂一撮兒,稱為“護棍”;逢年過節時,還用頭帕圍個箍。當地人認為“護棍”可以消災避邪,也是和祖宗的聯系。

▲2015年四月,賈京生(左)考察貴州從江縣岜沙村

另一個奇葩民族是白褲瑤族——以男人服飾命名的一個瑤族支系。當地男人著黑衣和及膝白褲,女人上著兩片布,叫兩片瑤,又叫貫頭衣,下穿百褶裙。兩片瑤,即前后各一片黑布,里面不穿內衣,并以之為美,殘留并延續著母系社會的母系崇拜痕跡。白褲瑤族的服裝是世界上唯一性的,是其歷史文化和信仰的一部分。白褲瑤族也被認為是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個民族。

除服飾外,白褲瑤族的迷信文化也十分不可思議。白褲瑤人崇拜雞,結婚嫁娶會請鬼師占卜,鬼師把雞蛋煮熟后轉動雞蛋,根據雞蛋大頭小頭的指向判斷婚姻是否合適;鬼師還會殺一只雞,煮熟后,根據雞眼睛的凹凸、睜閉大小來判斷這段婚姻是對男方好,還是對女方好。白褲瑤的喪葬習俗也是奇特的,逝者必須等到9、10月份一直至來年的4月份才埋藏。這個時間段外的葬禮都是短葬,葬于家中或附近,有味就是對老人不敬,需要請鬼師做法術去味,等到冬天了再挪出來葬。這也是原始母系社會、父系社會的一些文化遺留。正是這些無形的思想、觀念塑造了其服飾、禮俗等有形的形態。

田野調查也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語言不通,這就得請手藝人的后代,或者請當地既懂漢語又懂當地語言的人翻譯。另一方面是如何保持信息不中斷。這需要第一,遇到問題就得打破砂鍋問到底。比如一種紋樣背隱含著怎樣的文化思想;第二,建立聯系網絡,以便遇到問題可以及時詢問。

▲2017年7月,考察廣西龍勝泗水粟球妹的楓香染

賈京生的手機里有一個白褲瑤男青年的微信。一次,這位男青年發了白褲瑤葬禮上的棺材,白褲瑤葬禮一般不讓外人看,賈京生注意到棺材上有粘膏防染布,立馬把圖下載了問這位男青年是什么,一問便知道了這叫做“天堂被”,人死后到另一個世界所需要的,“天堂被”上的符號非常之多,且各有說法,這便是需要不斷研究的。

又如,白褲瑤葬禮中蓋臉布的稱為“瑤王印”圖案,男女使用的圖案不同,分為公母圖案。像這樣的信息都是田野調查時不易發現的。研究既要求信息的系統、深入,這便是棘手的問題了。因為一次調研只能反映生產生活中的某一時間段所做的事,這樣的結果反映必然是不完整的,如何把整個鏈條系統、完整了解清楚呢?這就需要建立聯系網絡,并不斷反復進行田野考察。

在凱里,有一個舊貨市場,專門售賣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服裝。賈京生便認識了很多倒賣服裝的商人,并留了微信。這些微商經常在微信上發圖。看到沒見過的民族圖案,賈京生就會問微商那是在什么地方買的,什么民族用的。有時候問至微商都啞口無言。只有建立起關于研究對象的信息網絡,才能算是更全面的了解。

▲2018年,考察水城縣陡箐鄉

另一個棘手的問題便是如何解決田野信息的不準確,這也是個技術問題。少數民族中很多人都聽不懂外人講話。有時候外面的專家來了,專家說什么,他就會按專家說的來說,這就是信息不準確。為保證的信息準確,就需要多跑路、多問人、反復問。傳承人、非遺辦的人、文化館的人、研究專家等都要問,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相對準確的信息,記錄相對準確的情況。

再一個棘手的問題在于如何延展所研究問題的方面。比如,調研一個杯子,這個杯子是怎樣制造出來的?用的什么材質?材質從哪兒來?這就需要觸類旁通地思考,舉一反三地發問,打破砂鍋問到底地鉆研,才能夠掌握整個工藝鏈條中比較完整、系統的信息。

工藝精神與學術研究,方法與理論之談

現在很多人不理解農耕時代的東西在工業化、信息化時代的價值在哪里。賈京生認為,保留少數民族工藝文化便是對民族文化多樣性、豐富性的保留。如果我們像狗熊掰棒子——掰一根丟一根,就會造成文化的單一性而沒有歷史文化。文化多樣性保留的背后,也是在維持本民族文化的根性不斷,更是本民族文化獨特性、個性的體現,這都會成為我們未來發展可以取用的源源不斷的資源。我們的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上也獨樹一幟。少數民族的文化則突出展現了我們民族文化的個性與獨特,也是我們占有的無可比擬的優勢。有效地保留與傳承民族文化,第一要靠科學合理地、可持續性的利用;第二個是需要做到原汁原味地保留與傳承。要有昨天的歷史,還要有今天現實,這樣才能有明天文化的多樣化與豐富性;否則,必是人類文明多樣化的一大損失。

▲2018年,拍攝黔西苗族蠟染

凡是能留到今天的工藝、圖案、形式都是優秀的、經典的和智慧的,因為流傳至今的工藝、圖案、樣式都是經過數代人精心打磨而保存下來的。舊時利用非常簡單的工具就可以畫出極致精美的圖案,而今天工具發達,畫出的東西卻不行。以亮布為例,95%的少數民族都使用亮布。有的地方做出的亮布亮而發硬,上面還有裂紋,有的則發含蓄的光,不同族群做亮布的工藝手法、使用材料不一,這些都集中體現了少數民族因地制宜、因材施藝的智慧與藝術。

對于這些經典的、優秀的傳統技藝,如何在今天做好保護、傳承和發展?無疑,三者都是重要的。但相較而言,保護與傳承大于發展。首先,別讓這些優秀的傳統技藝消失了、民族根脈斷裂了,在保護與傳承的基礎上再去思考如何發展。第二,傳承和發展要兩條腿走路,傳承人專門做傳承人的事;藝術家、設計師來對傳統技藝與藝術的活化、發展。保護與傳承,盡可能做到原汁原味;活化與發展,要做到多元多樣創新。

作為研究者,也只有用真實、詳盡而嚴謹地調查梳理和研究,才能為中國少數民族工藝文化研究的理論體系構建盡一份力。而我們今天面臨的狀況是,實踐和理論存在脫節,理論體系的建立同樣需要兩條腿走路。懂實踐的建立理論體系,懂理論的去了解實踐,而不應該從理論到理論,或者從實踐到實踐。現在學科發展高度細化與高度綜合相結合,理論體系的構建也應該如此。

▲2019年1月,于黎平口江鄉高開村

賈京生會參考人類學的研究方法研究少數民族工藝文化與藝術。比如,技術人類學、審美人類學便可以用到工藝研究上。賈京生稱,“邊學邊干,邊干邊學。”在研究過程中找學習方法,并不斷改進研究方法,同時這也是搭建自己知識結構的過程、探索研究方法的過程。也只有使用好的研究方法,才會有完整的、系統的體系。

如此詳盡、完備和長時間的田野調查研究背后,是賈京生對少數民族工藝文化的熱愛。賈京生總結道,第一,需要始終執著地探尋,帶著思考地去問問題;第二,研究要有方法地講究觸類旁通、左右逢源。何謂有方法?賈京生以所做課題為例,強調第一是堅持田野調查的方法;第二是文獻梳理的方法,將實物和文獻進行比對;第三是在學習和研究中搭建相對完善的知識結構;第四個方面是掌握有效獲取信息的方法。其中,人是關鍵,良好的溝通才能獲得真實、準確、有效的信息。

談起如何將學院教育與工藝的保護、傳承、發展相結合時,賈京生眉眼中洋溢起了光彩。把非遺的東西引進學校的想法非常之多,但引進容易,真正留下卻難。盡管理想和現實存在差距,但賈京生并不氣餒,對少數民族工藝文化熱愛不減的他,會一直為之努力。

▲考察廣西融水楓香染傳承人梁桂英

最后,賈京生給予了青年學者一些建議。第一,始終保持虛心學習。孔子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便是如此。作為清華的學生應該自信,更應該具備責任感與擔當精神,要有大格局、寬視野,把國家、民族的文化振興作為畢生之事業。國家需要清華人勇于擔當、善于探索。另一方面,學術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堅持研究,自然便有了興趣。有了興趣就可以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對待學術研究要像跑馬拉松一樣,執著并施以有效的研究方法,建立合理的知識架構。然后只需耕耘不問收獲,一切研究成果便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圖:染織服裝設計系賈京生教授

文:學生記者團 劉家嘉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00084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联系我们: 龙里县| 临泉县| 化隆| 玉屏| 都昌县| 柯坪县| 瑞丽市| 南宫市| 云龙县| 中方县| 肥乡县| 茌平县| 宜春市| 邵东县| 溆浦县| 那坡县| 岑巩县| 浦江县| 锦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朔州市| 天气| 廉江市| 元谋县| 明水县| 花莲县| 集安市| 武宁县| 会同县| 邳州市| 宣威市| 商丘市| 东至县| 芦山县| 华宁县| 博罗县| 墨玉县| 碌曲县| 福鼎市| 孟州市| 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