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CN EN
首頁   /   新聞   /   新聞動態   /   正文

分享

清華美院李薇教授在2019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中舉辦主題為“纖墨窈然”的服裝秀
2019.10.29

2019年10月23日晚,“錦繡中華”——2019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之“纖墨窈然——李薇服裝秀”在位于北京中軸線的景山公園壽皇殿拉開帷幕。大秀以一首笛子南派名曲《姑蘇行》盛大開啟,由中央電視臺民族器樂大獎賽笛子組第一名獲得者張輝傾情呈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薇教授將“織、染、繡”中國非遺傳統手工藝運用于服裝藝術作品中,呈現了一場極富“新東方意蘊”的視覺盛宴,引發了現場觀眾和時尚媒體的極大關注。

蒞臨本次服裝發布會的領導和嘉賓有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馬賽、副院長楊冬江,教授張敢、鄭寧、馬泉、于歷戰、李天元、秦岱華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副館長陳曉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孫冬寧,華辰寶馬副總裁楊美虹、高級經理新斌,中國科學院大學石自東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吳碧霞,著名影視演員馬羚,中央戲劇學院教授、中國著名化妝造型藝術家霍起弟,北京舞蹈學院教授韓春啟,中國著名影視服裝設計師陳同勛,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徐文,歷史學者、獨立批評家帥好,藝術批評家、策展人高嶺,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藝術批評家、策展人錢曉鳴,中國流行色協會會長朱莎、秘書長賀顯偉,《藝術與設計》雜志社社長錢竹,時尚文化學者、導演王浩天,新華社攝影部國際編輯室主任張瑞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王山,《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工作中心主任崔州,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服飾研究所所長祁春英,畫家、詩人張宏芳,藝術家李槍、滿開慧,故宮博物院孟嗣徽,中央電視臺劉昭言,中國網張莉萍等各界知名人士近二百人,到場嘉賓被李薇教授的服裝藝術作品震撼感動,并給予了極高評價。

秦岱華、徐文、石自東、孟嗣徽、崔州、高嶺、楊美虹、霍起弟、王山、李薇、吳碧霞、朱曉櫻、帥好、馬賽、孫淮濱、張敢、孫冬寧、楊冬江、張宏芳、李槍(從左至右)。

20191029liwe004.jpg

李薇教授與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吳碧霞

20191029liwe04.jpg

華辰寶馬副總裁楊美虹(右)合影

左起:李薇與朱莎、崔州、霍起弟、帥好

左起:李薇與霍起弟、韓春啟、陳同勛

李薇與海南黎錦手工藝人合影

扎根土地、田野考察

非遺傳承、行走記錄

李薇對中華民族服裝和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情感與熱情,從事研究、教學30多年來,她跋涉數萬公里,曾先后深入江蘇、浙江、湖南、湖北、遼寧、貴州、廣東、四川等26個省市及民族自治區/州/縣,對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服飾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深入的田野考察,記錄了其留存現狀,密切關注傳統手工藝人的生存狀態,積累了大量珍貴的一手調研素材,深刻認識到了傳統手工藝的匠心獨運與生命內核。

李薇多次帶領學生進行田野考察,調研織、染、繡等非遺技藝,梳理其發展脈絡,詳細記述了其材料、工具、實施流程和制作方法。在行走中,學生學習到了傳統服飾文化和織染繡等技藝知識,在實踐中充分認識到中華傳統技藝的人文精神、樸素的價值及傳承的重要性。

在田野考察和采風期間,李薇老師帶學生采訪了國家非遺傳承人如顧文霞、王金山、錢曉萍、周雙喜、金文、郭俊、吳元新、陳錦林、姚建萍、陳水琴、錢月芳及梁雪芳、姚琴華等百余人,與蘇繡大師顧文霞弟子梁雪芳、植物染色非遺傳承人黃榮華等人更是有著長期而深入的密切合作,出版了《繡娘》《染匠》等多部有關非遺傳統手工藝的專著。

李薇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本科首屆畢業生,畢業后留校任教,投身于時尚教育事業。求學及工作期間曾得到過常沙娜等前輩與藝術大家的親自指導,從他們身上承續了學院,東西融合的藝術精神和學術文脈傳統。古今傳承、東西融合、傳統與現代融匯的教育理念,賦予李薇極大的精神感召。1985年,李薇更是得到了法國服裝設計大師伊夫·圣羅朗的親自指導,并獲得了大師充滿鼓勵的簽名,“李薇,我把我的靈感都給你。”這句話讓李薇深受觸動,同時也成為了埋在心中的一顆種子,伴隨她的時裝夢一起生根發芽。

中外大師的啟蒙、指引,以及美院代代相傳精神與傳統,為李薇的藝術探索道路,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織”“染”“繡”、融合創造

傳統工藝、新東方意蘊

本次“纖墨窈然——李薇藝術服裝秀” 6個系列近50套服裝作品。通過對“織”“染”“繡”等中國非遺傳統手工藝長達幾十年的深入研究,李薇將傳統手工染色工藝、刺繡技藝和織造工藝創意性地運用到服裝藝術作品當中,并結合悠久璀璨的敦煌藝術文化,通過獨特的東方詩性視角,以傳統手工藝為媒介和手段,革舊換新,對東方藝術進行再反思,向中國黑白水墨韻味與意境致敬,打造出富有東方意蘊的新“東方視覺”時尚藝術。

《青綠山水》系列則以宋代青綠山水的藝術范式和審美意象作為靈感來源,采用了傳統吊染工藝,取其蒼勁秀雅之格調,峰巒秀麗、翠影云光之意境,系列服裝在以黑白為主的色彩暈染漸變中呈現出一抹幽綠,自然流動的線跡、朦朧含蓄的意象表現出東方的清幽飄逸、自由隨性之美。

《新中式》系列則是將傳統吊染工藝與刺繡技藝結合,色彩的自由漸變與無形,意蘊無窮,以舊呈新, 重新解讀東方傳統。

《夜與晝》系列吸收和借鑒了中國水墨的寫意抒情和氣韻之美,采用了傳統吊染工藝,通過顏色的漸變和交融傳遞中國傳統水墨幻化無窮的狀態和凝思之美,水墨乾坤之中濃、重、淡、清變幻萬千,追求水墨色彩變化中單純的豐富、虛空中的氣韻生動。

《雅韻》系列與蘇繡大師梁雪芳合作,從中囯歷代龍袍中提取龍鳳、云水等吉祥紋樣的精華,吸取蘇繡的光澤高麗加以在布局上的自由舒展,把傳統刺繡手法用現代的設計進行表現,展現東方工藝的精致高雅之美。

《花夢敦煌》取自“千里一夢,敦煌花開”,作者以跨越千年時空的莫高窟壁畫中的花卉紋樣作為靈感來源,將花卉紋樣用傳統刺繡工藝表現出來,絲縷霞綃中描繡出敦煌的蒼茫天地與歷史流韻,敦煌之花與當代時尚設計于融合之中重新綻放光彩,展現千年文脈守望的承續之美。

《姑蘇情》系列是以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情境和雋永的詩意作為靈感來源,系列使用傳統純天然植物染色手工藝和刺繡工藝,在設計中自然漸變融合,表現出柔潤而富有變化的江南之韻和濃淡相宜的趣逸情思,追求東方詩意之美。

傳承與創新、傳統與未來:

用非遺傳統工藝智造現代“東方視覺”新時尚

李薇既是一位受人尊重的教育者,又是享譽海內外的當代藝術家和服裝設計師,曾屢獲國內外設計大獎,多次受邀在意大利、英國、法國等地舉辦個人藝術作品展。作品先后被河南美術館、中國絲綢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等重要博物館及法國藝術家RANADA收藏。三十年來,李薇一直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服飾文化的研究與設計實踐,始終對我國傳統“織”“染”“繡”等手工藝保持著極大的關注,長期與非遺傳承人保持著密切聯系與合作,并對多項傳統手工藝的進行傳承與創新應用, 創作出了大量的時裝藝術和纖維藝術作品,得到了藝術、學術界和時尚藝術界廣泛的關注和認可。

什么是傳統創新?繼承傳統,應該繼承些什么?李薇認為,傳統不是中國元素的照搬,傳統是一種精神、一種狀態。李薇換了一個思考角度,從中華大文化視角來考察服飾文化,通過國際化的語言,創造性的從“空間意識”的角度,將東方的傳統文化進行意象的、抽象的表達,從精神層面表現東方意境和氣韻,開拓出一條“新東方視覺”的全新藝術與設計之路。正如李薇教授在大秀謝幕后發言中講到:“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的看法是:傳統元素要與現代設計手法進行融合,要通過現代化、國際化的語言進行創新,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在這個后全球化和后現代時期,‘民族性’‘地域性’和‘歷史文脈’是我們始終要關注和解決的重大議題, 國際時尚未來的秘密,就在世界各國的民族傳統和手工藝文化中”,李薇說到,“傳統手工藝是我國悠久服飾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傳統手工藝的繼承和創新,不僅能推進傳統手工藝走向當下,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轉變其瀕臨失傳的現狀,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中國時尚構建自己與眾不同的品牌風格和文化 DNA,推動中國時尚、中國品牌真正走向世界,被國際時尚舞臺認可!”

李薇通過自己的藝術創作與創新,抒發自己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并身體力行弘揚和傳播傳統文化,將“新東方視覺”時尚帶出國門,走向國際,向世界展示那份源于民族、源于傳統文化的堅守與自信。正如李薇老師所言,“我們要有世界眼界,在更高的格局上,宏揚中國文化精神,挖掘繼承民間工藝的神韻,在今天的設計中展現中國的東方視覺之美!”

(圖、文: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00084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联系我们: 遵化市| 迁西县| 六安市| 久治县| 遵义市| 安仁县| 桃源县| 任丘市| 民权县| 福州市| 尤溪县| 宁强县| 高要市| 永丰县| 五大连池市| 阳新县| 嘉荫县| 江源县| 偃师市| 长武县| 大英县| 且末县| 镇坪县| 苗栗市| 六安市| 抚顺市| 左云县| 来安县| 海南省| 怀宁县| 克拉玛依市| 涟水县| 尚志市| 乐陵市| 聂荣县| 安丘市| 萨迦县| 聂荣县| 汕尾市| 治多县|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