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CN EN
首頁   /   新聞   /   新聞動態   /   正文

分享

【天地人和—張國藩、馮梅教學回顧藝術作品展】常沙娜|發自內心的祝福
2019.11.15

海報

張國藩和馮梅兩位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美院)退休教授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分別就讀和畢業于魯迅藝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張國藩畢業后被派往東歐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工藝美術學院留學,學習壁畫及藝術設計;六十年代回國后被分配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設計基礎、裝飾藝術與壁畫創作多方面的重要專業課程;馮梅同時期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裝潢系學習,因成績優異、為人真誠,畢業后留校任教,后曾兼任副系主任、黨支部書記等職。當時兩位教師作為同事,在教學工作中相識、相愛,并結為終生伴侶;二人攜手從藝、從教半個多世紀,在工藝美術學院全身心地耕耘育人。在繪畫、設計、工藝技術等諸方面,他們以傳統文化融合現代藝術,心手相傳獲得了喜人的成就,呈現了對學院老前輩承前啟后的專業特色,成為中堅力量和標桿。他們的作品門類包涵了各種工藝,其中有公共場所的大型壁畫、玻璃畫、壁毯、陶瓷、琺瑯畫、漆畫、織繡、工藝鑲嵌畫等的設計,以及郵品設計和大量寫生作品。

兩位教授幾十年勤奮作畫,認真教學。八十年代張國藩教授為首都國際機場貴賓廳創作了陶瓷壁畫《民間舞蹈》;此外他還參與創作了北京飯店宴會廳瓷片鑲嵌畫《漓江新春》,以及很多酒店的壁畫、玻璃畫設計,可謂碩果累累。

張國藩、馮梅夫婦伉儷情深,彼此輔佐影響,將一生奉獻給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藝術教育事業,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并頗具人格魅力。早年的繪畫、風景和人物寫生都是在艱苦條件下深入基層完成的。他們日積月累、一絲不茍地作畫,為創作和設計積累了重要的素材,同時也對藝術有了很深的感悟,形成了他們特有的風格:即融入了中華民族與民間傳統藝術的精華,并不斷地創新發展。

歲月流逝,我和他們都生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如今都成了耄耋老人。我們一同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共事60多年,經歷了各個時期的風風雨雨,歷史變遷。我了解張國藩、馮梅二人的為人一貫淡泊名利,對事業上的成就從不炫耀示人,卻默默地克服種種困難,努力奮進。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進入二十世紀新時期前,學院面臨新的改革。1999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了清華大學,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而今已到垂暮之年的張國藩、馮梅兩位老師終于在院領導的關懷下,在歷屆師生的熱情協助下,積極地策劃了今年在清華美院展覽館舉辦《天地人和—張國藩、馮梅教學回顧藝術作品展》,展示其畢生的教學、寫生、創作、設計等各種門類的數百幅作品,還同時出版《天地人和-張國藩、馮梅藝術作品集》,成為他們一生唯一的一次公開展覽和專輯畫冊的出版。此次展出的多樣與大量的藝術作品,全面體現了老一輩藝術家對待藝術創作和設計的嚴謹、認真的態度,對教育工作的責任與擔當。如今他們當年教過的學生又協助老師實現這次大型的回顧展,更體現了相互關愛,互相幫助的師生情誼。

張國藩、馮梅兩位老師以畫傳情,相互鼓勵,彼此成就,攜手一生,把教學與藝術融入整個生命,體現了國家所倡導的“天地人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服務于生活的理念。

張國藩和馮梅教授此次教學、寫生、創作、設計作品展覽及《天地人和—張國藩、馮梅藝術作品集》的呈現,深刻、生動地詮釋了 “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的精神,給予同輩無限欣慰,無疑將給年輕一代留下珍貴的文化脈絡與精神財富!

由衷地祝賀畫展成功舉辦及畫冊成功出版!

老同事、同志、老友

常沙娜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2019年4月


來源:常沙娜 教授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00084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联系我们: 东明县| 怀柔区| 合江县| 民县| 青龙| 名山县| 大余县| 集安市| 永昌县| 海伦市| 临安市| 泰顺县| 铜鼓县| 志丹县| 东乌珠穆沁旗| 偃师市| 石泉县| 阿拉善盟| 高台县| 龙海市| 明星| 原平市| 舟曲县| 兴文县| 兴化市| 金堂县| 文化| 大厂| 信宜市| 沁水县| 南阳市| 宝应县| 山东省| 石河子市| 南康市| 德令哈市| 屯留县| 太仆寺旗| 祁门县| 武邑县| 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