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CN EN
首頁   /   新聞   /   新聞動態   /   正文

分享

【109歲的清華,你好!】回望清華美院前身——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2020.04.29

【編者按】

大學是人類文明的燈塔,大學共同的目標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109歲的清華歷經風雨,自強不息,氣象更新。

“佳期當可許,托思望云端。” 值清華大學校慶之際,特別推出“往期經典”欄目,一同回顧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前身、新中國第一所高等設計學府——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歷史和輝煌。

《中國美術報》第006期 美術教育 B01

1956年11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前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設計藝術類高等學府,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匯集了一大批胸懷愛國熱情和教育理想、力圖發展我國的現代工藝美術和設計藝術的大師。在發展過程中,又集聚了多個學科的名家、名師,他們從不同的著重點進行創作與研究,面向世界、奮發進取,融匯古今中外,開創了一條“為民族而設計”的道路。

在教學理念上,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既強調藝術與科學的結合,又強調繼承和發展民族、民間藝術,堅持以生活為創作源泉,堅持工藝美術和設計藝術的發展應該面向現代生產、面向大眾生活。在其院刊《裝飾》雜志創刊號的封面上,“衣、食、住、行”四面旗幟的圖形是其辦學方向的高度概括,也是其創作和學術方向的象征。這種理念,成為了中國設計教育現代轉型的基石,成為了中國現代工藝美術和設計藝術理論建設及藝術創作的重要源泉。

1999年11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清華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其為人生而藝術、行知合一、和而不同的學術精神,以“工藝美術”與“設計藝術”并重的學科特色,在中國藝術教育領域獨樹一幟,其文脈傳承與經典案例,值得我們系統整理與重新認識。

回望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由工藝美術大家們嘔心瀝血所營造出的中國工藝美術殿堂,盡管已經蛻變、轉型,但其所留下的光輝與夢想依然留在每一個“老工藝美院”人的心目中。

創建篇之

籌備創建與學術來源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典禮合影

1956年11月1日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國第一所高等設計學府。其成立的時代背景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是歷史基礎,20世紀上半葉的工藝美術教育與實踐,為新中國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二是時代需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建設領域對工藝美術設計人才的迫切需求,成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籌建背景。其三是志同道合的創建者,一批早年就懷有“美育救國”理想的有識之士,在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南北組合,志同道合地成為學院的創建者。

20世紀50年代初期,國旗、國徽、建國瓷等國家形象象征物的設計工作在國家層面得到組織與開展。隨著國家政治經濟建設的發展,工藝美術高等教育引起黨和政府的重視。1952年,周恩來總理在檢查“建國瓷”工作時提出:“要成立工藝美術學院,要培養不同專業的工藝美術設計人才。”負責建國瓷設計的祝大年,將周總理的意見告訴遠在杭州的龐薰琹。同年,時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1950年杭州國立藝專更名)教務長兼繪畫系主任的龐薰琹抓住這一契機,提出了南北實用美術系合并創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方案,他的努力得到了中國美術界領導以及文化藝術界同仁的普遍支持。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術承傳脈絡示意圖

為創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52年9月清華大學營建系工藝美術研究小組教師高莊、常沙娜調入中央美院實用美術系;1953年3月,龐薰琹、雷圭元率領中央美院華東分院實用美術系師生北上,與張仃、張光宇等所在的中央美院實用美術系合并。合并后,張仃任實用美術系主任,雷圭元任副主任,龐薰琹任實用美術系研究室主任。這三方師資成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創建之初的主要學術來源,并進行中外工藝美術調研、展覽籌備、師資培養、教材準備等籌建工作。

1954年初,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更名為工藝美術系,龐薰琹任系主任。因籌建工作的需要設工藝美術研究室,龐薰琹、雷圭元分別任正副主任。研究室的主要任務是“聯系實際,改進工藝,培養師資,準備教材”。

在展覽與工藝美術調研方面,1953年,實用美術系承擔文化部主辦的首屆全國民間美術工藝品展覽會的資料收集和展覽設計任務,同時為學院成立做學術積累。周恩來總理觀看展覽時再次提出:“我們要辦工藝美術學院,要從小到大逐步發展,要結合生產,要關心人民生活的需要,要學習先進技術。” 1954年,文化部組織了四個民間美術工藝品展覽會,學院的創建者龐薰琹、雷圭元、吳勞、袁邁等分別帶隊到蘇聯、東歐及南亞國家舉辦展覽,調研國外工藝美術教育的情況,為籌建學院做準備。帶隊考察東歐工藝美術回國后,雷圭元編輯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兩國的工藝美術品選集,袁邁編輯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兩國的工藝美術品選集,1958年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200429guoqiuhui5.jpg

20200429guoqiuhui6.jpg

在教材方面,實用美術系收集、臨摹、整理、編輯的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傳統圖案教材:《中國錦緞圖案》《敦煌藻井圖案》《北京皮影》,1953年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成為圖案教學中的主要內容。1955~1956年,工藝美術研究室編繪的教材:《圖案的組織:牡丹花的寫生和應用舉例》《民間雕塑工藝》《Indigo prints of China》(中國藍印花布),豐富了當時的工藝美術教學,同時在對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0200429guoqiuhui7.jpg

1956年,國家基本實現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指標,整個社會朝氣蓬勃。3月5日,毛澤東在聽取國務院有關部門匯報手工業工作情況時說:“提高工藝美術品的水平和保護民間老藝人的辦法很好,趕快搞,要搞好一些。你們自己設立機構,開辦學院,召集會議。”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第一所工藝美術設計高等院校——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北京成立了。5月21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成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行政上由中央手工業管理局和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領導,業務上由文化部領導。10月1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批準任命中央手工業管理局副局長鄧潔兼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雷圭元、龐薰琹任副院長。9月,在北京市阜成門外白堆子75號(現阜成路11號)正式開學。11月l日,舉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典禮。

創建篇之回望先生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創建者

在“五四”運動思想的影響下,20世紀上半葉一批有志青年胸懷愛國熱情和教育理想,面向世界,奮發進取,力圖發展我國的現代工藝美術。20世紀20~30年代,龐薰琹、雷圭元、鄭可、李有行先后留學法國,陳之佛、祝大年、沈福文等留學日本,張光宇、張仃、葉淺予、丁聰、吳勞等在國內從事商業美術、漫畫、裝飾藝術創作,關注民間美術與工藝美術設計,他們從不同的著重點學習工藝美術。這批青年志士中有相當一部分成為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創建者。

龐薰琹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主要創建者,“決瀾”與“小草”是其美育思想與人生道路的象征。他是中國現代藝術運動的先驅,發起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現代繪畫社團“決瀾社”,“決瀾”之氣勢象征著他留法回國后堅持藝術現代化的決心;“小草”則象征著他不懼苦難,始終關注生活,投身藝術與設計事業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

1925年,19歲的龐薰琹赴巴黎留學,參觀了國際裝飾藝術博覽會。他認識到“原來美術不只是畫幾幅畫,生活中無處不需要美”。他以一個畫家的眼光,感性、綜合地接受了工業革命之后現代設計的成果,決定報考巴黎高等裝飾美術學院,卻因中國人的身份而被拒收。國格與人格的侮辱,使他決定獻身祖國的工藝美術事業,要在中國辦一所如巴黎高等裝飾美術學院那樣的學院。回國后,龐薰琹與倪貽德于1932年創立中國第一個現代繪畫社團“決瀾社”,提出慷慨激昂的形式靈魂。1939年,以古代紋樣變形創作《中國圖案集》的100幅彩色圖案。1941年,創作《工藝美術設計》集,設計30幅現代生活日用品。

▲龐薰琹 《工藝美術集》,1941年設計,1981年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龐薰琹 漆器匣《工藝美術集》1941年

1946年,他在抗戰勝利后回上海途中與教育家陶行知長談工藝美術辦學思想,他想要“創造一所學校,培養一批具有理想,能勞動,能設計,能制作,能創造一些美好東西的人才……要成立研究所,研究我國的傳統工藝,研究各國工藝的情況,以及進行有關的理論研究工作和自己印刷一些著作和刊物”。 這個“半工半讀學校”的辦學思想是全面的、超前的,它深受歐洲現代設計思想的影響,又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不謀而合,被龐薰琹自稱為“烏托邦”。這次談話的設想,成為日后龐薰琹創辦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思想基礎。

雷圭元一生致力于圖案的教育和研究。應該說明的是,20世紀初期的“圖案”概念有著以“Design”(設計)為主要內容的廣闊含義。1923年,他考取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圖案科,1927年畢業留校任教。1929年,他自費留學法國巴黎,熱衷于當地傳統工藝——漆藝和蠟染,從法國傳統工藝中看到工藝的美和文化意義。1940年,他在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任教務主任和圖案教授,進行圖案分科教學。1945年回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實用美術系主任。

1947年,雷圭元的《新圖案學》被當時的中華民國教育部評為唯一的“部定大學用書”。他在《新圖案學》中指出:“圖案事業,是文明社會新興事業之一種。它產生于近代生活方式,達到美——快樂、和善——適用的要求的具體表現。”他的理想是:作為近代應用藝術和應用科學結合的圖案藝術,必將提高人生和審美倫理的價值,成為與文明進步合而為一的神圣事業。這決定了他在以后的圖案教學和研究中,始終堅持工藝美術對生活的改善和對人的教化作用。

▲雷圭元 《圭元圖案集》第一輯 1941年

張光宇是自學成才的裝飾藝術家,一生涉獵舞臺美術、漫畫、插圖、書籍裝幀、裝飾繪畫、壁畫、動畫、廣告設計、家具設計、字體設計等眾多領域。早年曾在上海以演新戲聞名的京劇戲院“新舞臺”學畫布景,并對京劇的人物形象、臉譜、服飾、唱腔、功架等藝術處理產生興趣。他融合江南民間藝術特色,借鑒由魯迅介紹到中國的墨西哥壁畫與蘇俄和德國版畫,形成“至性在真”和“裝飾得無可裝飾便是拙”的裝飾藝術觀,立志做“新時代的民間藝人”。他的裝飾不是純形式,而是結合情感表達和強化自然的藝術手段。

1932年,張光宇出版專著《近代工藝美術》,圖文并茂地評介西方現代設計成果和包括他本人作品在內的中國本土設計實踐。20世紀30-60年代,創作了裝飾畫《紫石街之春》、壁畫《龍女》、插畫《民間情歌》、長篇漫畫《西游漫記》、電影動畫造型《大鬧天宮》等作品。他的裝飾藝術思想、設計風格及美學趣味對學院的教學、創作、設計產生了重要影響。

▲張光宇 朱紅灑金家具設計 1934年

▲張光宇 大鬧天宮 1961年

張仃早年就是綜合藝術與設計的藝術家,藝術生涯跨越漫畫、裝飾繪畫、壁畫、展示設計、動畫電影、郵票設計、國畫、工藝美術教育等諸多門類。1932年,考入私立北平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并開始創作針砭時弊的漫畫。20世紀30年代,他深受張光宇等時代圖書公司藝術家群體的影響,在上海等地從事漫畫創作,形成富有民族民間風格和現代意識的裝飾藝術。1938年到延安后在魯迅藝術學院任教的同時,從事解放區許多著名會議和展覽的裝飾藝術設計。1946年,在哈爾濱主編《東北畫報》《農民畫刊》。建國后,他主持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參與全國政協會徽、國徽、國際博覽會中國館等一系列重大設計。張仃強調從學習民族民間藝術和提倡新的裝飾藝術觀出發,發展工藝美術教育。

▲張仃 彩色寬銀幕動畫片《哪吒鬧海》1979年

1930年,鄭可進入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學習雕塑,并在巴黎市立裝飾美術學院學習家具設計、染織、陶瓷、金屬工藝等。他在留學法國前,先在廣東省立工業專門學校上學,受過金工、木工等技術訓練。20世紀30年代曾兩度赴德參觀包豪斯的展覽,比較推崇包豪斯思想,畢生關注藝術與技術的結合。20世紀50~60年代,曾系統翻譯引介包豪斯設計思想,撰寫外國設計、現代設計教育等方面的論著。

▲鄭可 紀念章 1937年

20世紀30年代初,祝大年分別在杭州國立藝專和北平國立藝專學習繪畫與雕塑。1935年,受蔡元培推薦赴日學習陶瓷藝術,深受日本傳統復興派陶藝家富本憲吉、北大路魯山人的影響。20世紀40年代,他在重慶、上海等地從事陶瓷坯釉研究和日用瓷、建筑瓷的試驗及生產,投身于民族工業的復興,形成了獨特的裝飾藝術思想和創作風格。

▲祝大年 青花釉里紅雞冠花大盤

20世紀50年代

1934年以后,吳勞先后就讀蘇州美專高中部、杭州國立藝專雕塑系。1938年,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習。1939年到晉察冀邊區,在華北聯合大學美術系任教。1943年調回延安聯防軍總政治部宣傳部美術組,進行展覽設計和美術創作。1945 年回到華北聯大文藝學院美術系任教,從事年畫的創新工作。1949年初隨解放軍進駐北平,在軍管會華北大學美術工作隊工作,隨后負責華北大學美術供應社(后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供應社),為國內外大型展覽、會議、廣告、紀念章等進行設計。1956~1957年,在中央美術學院主持展覽設計專修班,從編寫教材到授課實踐,培養了數十位新中國第一代展覽藝術設計人才,并于1958年出版新中國第一本展覽設計專著《展覽藝術設計》,對展覽設計進行系統的理論總結。

▲吳勞《展覽藝術設計》人民美術出版社 1958年

創建篇之

初創時期的辦學思想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時,設染織、陶瓷、裝潢設計三個系和繪畫、共同課兩個教研室。其中,染織系、陶瓷系、裝潢設計系由原中央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染織科、陶瓷科、印刷科擴大而成。柴扉任染織系主任,祝大年任陶瓷系主任,袁邁任裝潢設計系代主任。本科生學制5年,研究生學制2年,進修生學制1~2年。1957年,設立室內裝飾系,徐振鵬任代主任。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辦的第一個研究班:絲綢藝人創作研究班,由柴扉負責,1956年冬集體合影。

校辦工廠是學院教學的重要輔助機構。學院成立時,染織系和陶瓷系分別設有印染工廠、陶瓷工廠。1958年,增設地毯廠、木工廠、絲網印廠、活字印刷和石版印刷廠。各工廠都有師傅和技術人員負責管理和指導學生實習,并進行小批量的樣品生產。圖書資料和實物資料是學院從事教學,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物質基礎。學院成立時,圖書館有圖書6000冊,實物資料室有實物資料2792件。

為了適應國家和社會對工藝美術的多種需求,學院采用多種辦學形式:短訓班、進修班、研究班、中專班,接受各地工藝美術生產、設計及研究人員學習基礎理論及總結創作經驗,提高藝術水平。

學院成立時,由中央手工業管理局和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籌辦的中央工藝美術科學研究所也同時成立。龐薰琹兼任所長,丘堤任副所長,何燕明任秘書。研究所設有兩個委員會:1.美術委員會,“負責藝術思想的領導和藝術水平的提高”;2.科學委員會,“負責技術改進和成品檢查”。另設有理論研究室(田自秉負責)、刺繡研究室(吳淑生負責)、服裝研究室(周燕麗負責)、家具研究室(談仲萱負責)、陶瓷研究室(不明)、金工研究室(鄭可負責)、民族民間工藝調查研究組和張景祜泥塑工作室、湯子博面塑工作室。

研究所的任務是“改進工藝,提高創作質量,美化人民生活”。1957年2月,為使科學研究工作與教學工作相互配合,并加強中央工藝美術科學研究所的業務領導,研究所并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6月改為研究室,吳勞任主任。

學院初創時,存在不同的辦學思想,可總結為以下三種:

1.從全國手工業生產和手工藝品銷售的角度,認為學院的辦學方針應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學院應是作坊形式,師傅帶徒弟,培養的學生直接為手工業生產服務;理論結合實際,專業教學密切結合生產;向民間藝人學習,改進民間手工藝,指導民間工藝美術生產。

2.接受歐洲綜合設計的思想,強調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認為工藝美術是文化藝術事業,生活是創作設計的源泉;強調民間的工藝美術品,不能忽視現代工業品的美術設計;工藝美術的發展應該面向現代生產,面向大眾,為廣大人民的衣、食、住、行服務。

3.強調繼承和發展民族民間裝飾藝術,認為學院應以裝飾美術家為主導,培養富有民族情感,堅持民族化的藝術道路,使之成為能從事裝飾美術高級階段藝術創造的設計人才。

▲1961年,新疆采風,左起:朱軍山、溫練昌、李永平、常沙娜。

1957年5月,龐薰琹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跟著黨走,真理總會見太陽》文章,不同意把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辦成手工藝作坊,認為特種手工藝雖是需要的,但是“工藝美術主要的是應該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務”;主張“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應該由文化部來領導”。同月,《工藝美術通訊》第7期發表《關于工藝美術事業的幾點建議》,提出關于工藝美術事業的十條建議,龐薰琹、鄭可、柴扉、祝大年、袁邁、徐振鵬等36人在建議上簽名,并提出“院長民選,教授治校”民主辦校的建議。

1957年之后,學院的教學、設計、創作,走上了以民族民間為特色的發展道路。

1956年,毛澤東在《加快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提出:“國家要幫助合作社(指手工業合作社)半機械化、機械化,合作社本身也要努力發展半機械化、機械化,機械化的速度越快,你們手工業合作社的壽命就越短。你們的‘國家’越縮小,我們的事業就越好辦了。你們努力快一些機械化,多交一些給國家吧。”他以偉大政治家的遠見卓識,洞察了過渡時期手工業和工業的關系,并定下了以手工業的原始積累,為中國實現工業化創造條件的國策。20世紀50~80年代,工藝美術以特種工藝為主,出口換取外匯,為國家工業建設積累原始資本,其以手工業形態為主的命運在那時就被決定了。國內遍布城鄉的工藝美術服務部,亦扭曲了社會對于工藝美術的現代認知。

▲1962年,云南寫生,左起:張仃、李綿璐、黃能馥。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發展是中國工藝美術事業曲折發展的縮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行政領導與業務領導的分離分歧,與新中國工藝美術管理機構的反復變遷,工藝美術從業者身份由個體至集體又回歸到機構改革背景下的個體,與工藝美術的國家政策、社會認知、學界研究、業界發展密切相關,當此四者不能形成合力,其曲折發展便不可避免。雖然,工藝美術或圖案,在民國時期其語境內涵等同于西方的“DESIGN”。最終,“工藝美術”與“圖案”因復雜的認知與扭曲的內涵,在1998年高等教育學科目錄中被新的名詞“藝術設計”所取代。

▲20世紀下半葉,中國工藝美術及其管理機構的變遷。

發展篇之

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1983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史論系第一屆本科生與院領導、教師。

20世紀70~8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社會背景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適應時代發展與社會需求,在原有的專業基礎上拓寬學科領域,以“藝術設計”為核心進行綜合的學科建設。1975年,原有的建筑裝飾系更名為工業美術系,并以此為基礎籌建工業設計專業。1977年,以調研全國工藝美術,撰寫《中國工藝美術簡史》為契機,開始籌建工藝美術史論系。1983年,學院成立全國第一個工藝美術史論系,奚靜之任系主任,田自秉任副主任;該系于1987年獲批為當時全國唯一的工藝美術史論博士點。1984年,學院在全國率先成立工業設計系、服裝設計系。柳冠中任工業設計系主任,王明旨任系副主任;白崇禮、袁杰英、魏雪晶任服裝設計系副主任。隨后,全國各地的一些藝術院校也紛紛建立了相應的專業。

▲1984年9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服裝設計系成立大會。

1985年,恢復學院1958年的書籍裝幀專業,成立書籍設計系,1991年并入裝潢設計系。1988年,成立環境藝術設計系,在室內設計系(1984年由工業美術系分出成立)的基礎上增加景觀設計專業。以1979年首都機場壁畫群為序幕,20世紀80年代以“壁畫”為代表的公共藝術在全國方興未艾,學院于1988年將特種工藝美術系更名為裝飾藝術系,創作了多項全國知名的作品。學院在20世紀80~90年代,在學科建設中突出“藝術設計”的特色,并形成由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及成人教育組成的多層次教學體系。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科建設與專業發展脈絡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是1931年梅貽琦就職清華大學校長的教育名言。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教育發展,正是基于初創時期薈萃了全國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的專家學者,例如,龐薰琹、雷圭元、張光宇、張仃、鄭可、吳勞、祝大年、柴扉、袁邁、高莊、陳叔亮等;在發展過程中,集聚了多個學科的名家名師,例如衛天霖、吳冠中、俞致貞、白雪石、阿老等。

20世紀80~90年代,學院注重梯隊建設與青年教師培養,選派優秀青年教師出國留學,學習國外藝術設計教育的先進經驗,為拓寬原有的專業學科積累師資力量。先后公派或以其他不同支持方式留學的教師有柳冠中(赴德)、張綺曼(赴日)、王明旨(赴日)、李當岐(赴日)、魯曉波(赴德)、包林(赴法)、尚剛(赴蘇)、張夫也(赴日)、鄭曙旸(赴美)等。

▲1996年11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建院四十周年藝術設計作品展開幕式。

至此,學院逐漸形成一支經驗豐富、學術水平及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學、學術研究、創作設計以及教學管理的師資和管理梯隊;學院亦成為全國專業設置完整,設計與工藝、專業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全國唯一的藝術設計類最高學府。

20世紀80年代,學院參與諸多國家重大活動與重要設計項目。完成慶祝建國三十五周年的首都游行隊伍的隊形設計及有關彩車、紀念章、獎狀等設計。室內設計系、陶瓷設計系、服裝設計系完成中央書記處會議廳與國務院、紫光閣總理接待廳整體設計。學院以室內設計系、特種工藝系和陶瓷設計系為主,完成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中國大飯店、北京王府飯店、京倫飯店、長城飯店、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大劇院、西苑飯店、京西賓館等單位的室內設計與裝飾創作。以特種工藝美術系和繪畫教研室為主,完成北京地鐵工程站臺壁畫設計。以室內設計系為主,完成中國駐前西德、英國、比利時大使館及意大利聯合國駐羅馬糧農總部的中國廳的室內設計、家具設計。

▲1984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師生參與國慶彩車及游行隊伍的隊形等設計。

20世紀90年代,學院注重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成立科技藝術開發中心,并以各專業系為主,設立工業設計研究所、裝飾藝術研究設計所、環境藝術研究設計所以及染織服裝、陶瓷、裝潢、環藝、繪畫創作五個研究設計室。參與了眾多國家重要活動的設計,如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大型活動的總體藝術設計,香港回歸專用標志設計,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的設計,澳門特派員公署大樓室內設計、監制,軍委辦公大樓部分室內設計,河南大廈室內設計,海峽交流基金會的標志設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全國婦聯及1995年世界婦女代表大會會標設計,第七屆全運會標志及點火臺主題設計等。1997年,學院完成人民大會堂香港廳大型屏風設計,香港回歸祖國時中央人民政府送給香港特區政府的禮物——“永遠盛開的紫荊花”雕塑的創作設計等。

▲1997年,常沙娜主持設計大型雕塑《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現代教育史發生了兩件影響深遠的事件,并引發了高等教育合并、擴招的大潮。一、教育部開始實施振興21世紀中國教育的“211工程”,這是中國政府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二、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各部屬院校與所在部委脫離,除部分直屬教育部外,其他均歸地方政府所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所屬的輕工業部被撤銷,學院將被劃歸北京市所屬。在這樣的背景下,1999年11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清華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學體系圖示

21世紀初期

合并以來,在清華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戰略目標的指導下,在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平臺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以“藝術與科學的結合”為特色,重點保持設計學科的優勢,著力發展美術學科,綜合發展藝術學理論學科,在教學、科研、創作、學科建設、人才引進、對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

21世紀初期,全國重點美術學院大都追求美術、設計、史論三個學科的綜合發展,導致了同質化發展的局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為人生而藝術,行知合一,和而不同,以“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為特色,在中國藝術教育領域獨樹一幟,其文脈傳承與經典案例,值得我們系統整理與重新認識。

經典案例之國徽設計

共同設計,集體完成

國徽設計是在國家最高領導的把關、決策之下,時代精英的參與之下,以林徽因、梁思成主持的清華大學營建系和由張仃、張光宇、周令釗等人為主的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共同設計、集體完成的。

①林徽因、莫宗江設計,1949年10月23日②張仃、鐘靈設計,1949年9月23日③梁思成、林徽因主持設計,1950年6月17日④張仃主持設計,1950年6月15日⑤梁思成、林徽因主持設計,1950年6月21日⑥高莊設計制作,徐沛真協助工作,1950年8月⑦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的國徽審查會議場景,清華大學營建系的國徽圖案(右起第二圖)被選中,1952年6月。

國徽設計經歷了五個階段:公開征集(1949年7月10日至8月20日)、專家委托第一輪(1949年9月)、專家委托第二輪(1950年6月)、審查與確定(1950年6月)、石膏模型(1950年8月)。

1949年7月10日,政協籌備會發布《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提出國徽設計的要求:“(甲)中國特征;(乙)政權特征;(丙)形式須莊嚴富麗。”

1950年6月,全國政協一屆二次全體會議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分別討論通過國徽圖案。同年7月至8月,時任清華大學營建系教授的高莊完善了國徽圖案造型,并設計、制作了國徽模型。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公布國徽圖案,國徽的內容確定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國徽的主題形象主要有:天安門、五角星、麥稻穗、齒輪、綬帶。其中,天安門主題,1950年6月由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張仃提出。五角星主題,1949年9月,由清華大學營建系林徽因、梁思成提出。齒輪、麥稻穗、綬帶,是兩方在最初的設計方案中不約而同的選擇。

在顏色方面,張仃主張豐富熱烈,梁思成、林徽因主張莊嚴華麗,最后采用清華大學營建系國徽設計小組的方案,僅以金、紅二色表現。1950年6月11日,政協國徽小組會“原則上通過天安門圖形”。關于天安門主題的設計,兩方主張不同的設計原則與設計表現。

從平面圖案到石膏模型,清華大學營建系雕塑教授高莊,出于敏銳的藝術感受與極高的歷史責任感,頂著極大的政治壓力,對國家已經審查通過的國徽圖案進行三個方面的修改完善。

1.綢帶更有力,更規律化。2.稻粒仍有豐富感,但不零亂瑣碎。3.將非正圓改為正圓——易于仿制,更明朗、更健康。

經典案例之建國瓷設計

民族形式、大眾適用、科學方法三原則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宴并沒有專用的餐具。在以西餐為主的官方慶典中,主要應用各式各樣的酒店餐具;如果是中餐,則遵照清代宮廷的餐具風格。但是,這兩種方式一洋一古,都不是代表新中國形象的理想選擇。

因此,政務院副總理兼中央教育委員會主任郭沫若提出:“中國是瓷器之國,新中國成立后,就應鮮明地表現新中國的歲月,應該把歷史上好的經驗總結出來,創制新中國的國家用瓷與國家禮品瓷。”他向中央政府建議,組織建國瓷生產,作為國家慶典用瓷。這一建議得到周恩來總理的采納與支持。

左:祝大年手稿、右:祝大年在景德鎮陶瓷產區調查筆記 1949年

1952年8月,輕工業部致函中央美術學院提出三大設計原則:民族形式、大眾適用、科學方法。9~10月,中央美院實用美術系教師分頭赴陶瓷產區進行調查研究;祝大年與鄭可赴磁州、禹縣、上海、宜興調查;梅健鷹赴石灣、潮州調查。調查研究的目的是:1.了解各瓷區現有的生產情況;2.采購已有成品式樣;3.了解制作人員的技術條件。

1952年10月,建國瓷設計委員會成立。祝大年早在1949年即已對景德鎮窯址、窯爐、材料、工藝等進行過系統的調查。12月,為了保證建國瓷設計、燒制的進度,輕工業部專門指定祝大年負責建國瓷設計工作。年底,祝大年設計的青花斗彩纏枝牡丹紋中餐具和青花西餐具成為中選的方案,并在景德鎮進行批量燒造。

▲祝大年 建國瓷斗彩海棠花紋中餐具 1953年

為保證裝飾設計樣稿的清晰、標準,從前門國畫生產合作社請來了著名工筆畫家陳大章、門永華、翁振慶等先生描圖、畫樣。文化部從故宮博物院調來多件康、雍、乾時期的陶瓷實物,以供參考。此后,這批文物就留在實用美術系,成為后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主要藏品。

1953年3月,為促進產區人力資源的優化整合,成立“建國瓷制作委員會景德鎮分會”。1953年暑期,為確保成瓷與設計樣稿的一致性,祝大年、高莊、鄭可、梅健鷹帶4名學生在景德鎮開始試制工作。建國瓷在三四十個作坊里手工制成,每個作坊中大約有十名工匠。所有的裝飾都以手工繪制。需要繪制的圖案被設計拆分得很簡單,保證處于容易繪制的參數范圍內。1953年9月,建國瓷中西餐具在景德鎮作坊完成手工批量燒造,其中的精品被選為國宴用瓷。

▲祝大年 建國瓷青花海棠西餐具 1953年

經典案例之

人民大會堂建筑裝飾與室內設計

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

▲崔毅 人民大會堂柱頭設計

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的地方,是國家和人民群眾的政治活動場所,1959年建成,是國慶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坐落在天安門廣場的西面。周恩來總理對于人民大會堂的建筑裝飾有一個總體性的要求:“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要借鑒民族傳統,要探索新中國建筑藝術的新形式和新內容,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當時的建筑師與設計師,根據嚴格的政治要求與復雜的功能要求,運用新的科學技術和現代材料,在全部設計、施工時間不足十個月的緊迫情況下,創造出一幢不愧為人民世紀的、具有民族特點的建筑物。

1958年12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組建由75名師生組成的“十大建筑”裝飾設計工作隊,由副院長雷圭元領銜。其中,教師17名(主要有雷圭元、吳勞、奚小彭、程尚仁、常沙娜、溫練昌、梅健鷹、張守智、李綿璐、黃能馥、金寶升等),高年級學生58名,留校上課的師生作為后援。面對建筑工程中諸多復雜的工藝和工程程序的制約,學院師生堅持在實踐中學習,學以致用。

▲1958年,雷圭元、張光宇、吳勞、徐振鵬、常沙娜與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57 級室內裝飾系學生一起討論人民大會堂室內裝飾設計方案。

萬人大禮堂的天頂燈飾是奚小彭設計的代表作。周總理提出“海天一色、渾然一體”的設計要求。奚小彭為了更好地表現總理的要求,綜合考慮復雜的結構、照明和音響等工程的限制和需要,在大禮堂天頂中心以五星、光芒和向日葵,組成既富于形式美感,又富含政治寓意的頂燈裝飾圖案。穹頂燈飾作水波狀,層層向外擴展,宛如水天相接,渾然成為一體。

▲大禮堂天頂燈飾

人民大會堂宴會廳的天頂裝飾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師常沙娜負責設計。她受敦煌藻井圖案的啟示,她在大廳的天頂中央設計了一朵唐代風格的圓形浮雕大花。開始設計時,常沙娜只是在純裝飾性上下功夫,沒有作任何功能的考慮。

受人民大會堂總設計師、建筑設計院工程師張镈的指點,常沙娜最后完成的設計方案把唐代的花飾圖案與通風、照明的功能需求與不同材質的組合統一起來,都被潛在地組織在敦煌風格的富麗圖案里,成為天頂裝飾的各個組成部分。這個設計既有裝飾美感,又具備建筑必需的實用功能,很完整,而且一看就是具有民族風格的。通過這一實踐,她真正體會到了,藝術設計絕不是紙上談兵,必須把藝術形式與材料、工藝、功能結合在一起才能成功。

▲常沙娜 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天花頂設計 1958年

2006年,常沙娜為人民大會堂新裝修的南門廳和接待廳側面的休息廳設計了瀝粉彩畫的裝飾圖案,圖案設計巧妙應用敦煌圖案,并充分考慮結構、照明的功能;瀝粉貼金亦讓裝飾圖案熠熠生輝。2008年,又為新裝修的人民大會堂北大廳設計了“春、夏、秋、冬”四幅大理石墻面裝飾浮雕,主題富有季節性,形式更具敦煌圖案的神采。

學院師生在代表國家形象的建筑裝飾設計中努力尋求現代功能與民族形式的融合,“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與建筑師、使用單位、施工單位、技工師傅精誠合作,教學相長、互相滲透、互相推動;在建筑裝飾設計中從使用出發解決問題,避免復雜繁瑣,加強尺度觀念和整體意識,推陳出新,創造了簡潔明快、樸素大方的時代感。如今,十大建筑宏偉壯麗的氣勢,端莊大方的民族風格及其所凝結的崇高樂觀的時代精神,依然是一個時代的光輝典范。由于十大建筑代表了當時中國建筑的最高水平,對于學院而言這是一次高層次的實踐機會,不僅培養了師資隊伍,而且鍛煉了一批學生。

經典案例之首都機場壁畫

改革開放、解放思想的視覺先鋒

▲張仲康 黛色參天(局部) 壁畫 1979年

1979年的首都機場壁畫群創作,是改革開放后屹立國門的國家形象工程,可謂改革開放、解放思想的視覺先鋒。1978年12月,首都機場工程總指揮李瑞環親自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行動員。此后正式創作的九個多月,在院長張仃的主持、設計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師生和全國17個省市的美術工作者,景德鎮陶瓷廠、邯鄲磁州窯、揚州漆器廠、昌平玻璃廠等地區或單位的工人師傅齊心協力,共同創作,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首都機場壁畫群。

▲首都機場壁畫創作、繪制團隊與稿酬情況,引自郭秋惠:改革開放的“藝術先聲”:論首都國際機場壁畫的創作與價值,《裝飾》2019年第12期。

▲祝大年 森林之歌 (局部) 壁畫 1979年

▲袁運甫 巴山蜀水(局部)壁畫 1979年

為首都機場創作的作品,注重現代藝術與傳統工藝的融合,尊重個性,題材豐富,風格多元,完成傳統重彩壁畫、景德鎮瓷磚拼鑲壁畫、磁州窯陶板拼鑲壁畫、丙烯壁畫、漆畫、國畫、油畫、玻璃畫、書法等作品,共計58幅。創作團隊(包括畫稿作者、繪制、工藝顧問、工藝監制、實習生)共計 92 人。

作品分為以下8類:(1)壁畫 8 幅(作者 9 人:張仃、祝大年、袁運甫、袁運生、張國藩、肖惠祥、李化吉、權正環、張仲康);(2)丙烯畫 1 幅(作者2人:李鴻印、何山);(3)漆畫7幅(作者4人:喬十光、楊富明、李鴻印、朱曜奎);(4)玻璃畫3 幅(作者 4 人:王學東、張為、何鎮強、常沙娜);(5)貝雕畫 3 幅(作者3人:朱軍山、李興邦、王曉強);(6)油畫1幅(作者1人:吳冠中);(7)國畫22 幅,其中重彩畫 3 幅(作者4人:李寶瑞、祝大年、劉力上、俞致貞),水墨畫18幅(作者18人:葉淺予、范曾、錢松嵒、李苦禪、唐云、程十發、潘天壽、亞明、黎雄才、翟春陽、孫其峰、于希寧、謝稚柳、劉繼卣、許麟廬、侯德昌、蔣正鴻、阿老);(8)書法作品 14 幅(作者8人:沙孟海、于立群、李鐸、費新我、劉炳森、范曾、劉博琴、林散之)。此外,研究生杜大愷、劉永明和特種工藝美術系1977級全班同學參加了壁畫、漆畫的繪制工作。

▲張仃 哪吒鬧海(局部) 壁畫 1979年

▲權正環、李化吉 白蛇傳(局部) 壁畫 1979年

8幅壁畫作品分別是:張仃的《哪吒鬧海》(重彩),祝大年的《森林之歌》(瓷磚彩繪),袁運甫的《巴山蜀水》(丙烯),袁運生的《潑水節——生命的贊歌》(丙烯),肖惠祥的《科學的春天》(陶板刻繪),李化吉、權正環的《白蛇傳》(丙烯),張國藩的《獅舞》(陶板刻繪),張仲康的《黛色參天》(重彩)等。學院教師的其他作品主要有:祝大年的《玉蘭花開》(重彩),吳冠中的《北國風光》(油畫),范曾的《屈子行吟》(水墨),阿老的《舞蹈》(水墨畫),劉力上、俞致貞的《花鳥》(工筆花鳥)等國畫與油畫;常沙娜的《四季花開》、王學東的《北國風光》、何鎮強的《祖國各地》等玻璃畫;喬十光的《梅》、《蘇州水鄉》、《萬泉河》,李鴻印的《黃河》,朱曜奎、張虹、趙志綱的《長城》等磨漆畫;朱軍山、李興邦、王曉強的《傣家風光》等貝雕畫,崔毅的裝飾畫以及范曾等人的書法作品。這些作品材質豐富,風格多樣,展現了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藝術創作解放思想,勇于創新的新氣象。

▲張國藩 獅舞(局部) 壁畫 1979年

▲李鴻印、何山 黃河之水天上來(局部)壁畫 1979年

▲肖惠祥 科學的春天(局部)壁畫

1979年

1979年9月26日,首都國際機場候機樓壁畫群及其他美術作品舉行落成典禮,向建國30周年和第四次文代會獻禮。機場壁畫落成后,社會影響廣泛,首都文藝、理論、建筑、新聞出版界、外貿界等的領導和知名人士以及在京的外國朋友,相繼前往參觀,給予壁畫群很高的評價。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李先念、王震等,以及輕工業部、文化部的負責人先后到機場參觀視察,對壁畫創作給予了肯定和贊揚。

首都機場壁畫是建國以來我國美術工作者第一次大規模的壁畫創作,突破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模式的束縛,采用不同的材質和藝術語言,表現了自然生態、傳說故事和民風民俗的多樣題材;不僅彰顯裝飾風格的強大適應性,標志中國壁畫的復興,而且推動藝術介入公共空間,并引發中國現當代藝術與設計中的裝飾風潮。

▲袁運生 潑水節——生命的贊歌(局部) 壁畫 1979年

理論篇之

學術刊物與史論研究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注重理論建設與學術交流,在不同時期創辦學術刊物。以《裝飾》雜志為核心,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學術刊物作為全國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研究與交流的平臺,對當時的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裝飾》創刊號 1958年9月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與中央工藝美術科學研究所成立初期,先后創辦了三種工藝美術刊物。其中,由中央工藝美術科學研究所創辦的《工藝美術通訊》(1956年9月)和《工藝美術參考資料》(1957年1月)是內部刊物,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創辦的《裝飾》(1958年7月)是公開發行刊物。

▲《工藝美術通訊》第1期,1956年

《工藝美術通訊》由何燕明、田自秉、王家樹、劉守強、張道一等人編輯,為32開,主要報道全國各地和國外的工藝美術事業活動情況;交流創作、研究和教學的經驗,討論工作中的問題,反映來自基層群眾的要求和意見。1957年6月30日,《工藝美術通訊》因為“反右”運動停刊,共出了8期。

《工藝美術參考資料》以25開本活頁形式排印,主要搜集散見于國內外報章、雜志和學術論著中關于工藝美術方面論著(國外的以翻譯蘇聯為主,主要譯者為陶如讓等)。1957年1月,第1期《工藝美術參考資料》出版。5月,由于“反右”運動《工藝美術參考資料》停刊,共出10期。

工藝美術雙月刊《裝飾》雜志是當時全國唯一的工藝美術綜合性學術刊物,以學術研究為重點,圖文并茂地報道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議、協會、生產等動態,反映工藝美術教學與工藝美術研究成果,對中國現代工藝美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裝飾》雜志從全國聘任工藝美術專家作為編輯委員,張仃、張光宇、吳勞任執行編委。

1958年9月,第1期《裝飾》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為大12開本;以“裝飾”為名,寄托著老一輩藝術家對裝飾、美化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望。刊名由張光宇設計,封面由張仃設計。封面四面旗幟上“衣、食、住、行”的圖形,成為學院辦學方向的高度概括,是學院五十年來創作、設計學術方向的象征。《裝飾》第1期的印數是2500冊,第2期增加到20000冊,可見當時工藝美術界對工藝美術刊物的迫切需求。1961年5月,《裝飾》出版12期以后,因國家經濟困難、紙張供應不足而暫時休刊。

20世紀80~90年代,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學術刊物主要有:《裝飾》《工藝美術論叢》《工藝美術參考》。1980年6月,《裝飾》雜志在休刊19年后復刊(叢刊),丁聰擔任藝術指導,仍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裝飾》雜志設定多個專欄,探討學術熱點,結合現代設計、工藝文化、民藝研究等方面,推出大量有影響的文章。20世紀90年代,雜志更加注重學術性、理論性,加強對現實的介入力量,展開國內外學者的文化交流,舉辦多次研討會,對全國工藝美術教育與設計教育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1980年,《裝飾》復刊第1期封面

1981年10月,由黃能馥主持編輯的學術刊物《工藝美術論叢》第1輯出版,吳勞任主管,丁聰任美編,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到1982年共出版3輯。《工藝美術論叢》雖然只出版了3輯,但是刊發的論文直面現代工藝與現代設計的發展問題,圖文并茂、觀點鮮明、影響廣泛。在《裝飾》復刊之初,編輯力量與篇幅有限,《工藝美術論叢》與《裝飾》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工藝美術論叢》第1輯,1981年

1982年7月,學院研究部編輯出版了以提供工藝美術研究參考資料為主的內部刊物《工藝美術參考》第1期,不定期出版。《工藝美術參考》因為其信息量大、及時,文風活潑,觀點鮮明而受到全國同行的普遍歡迎。直到1991年,共出版40期。

1999年11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與清華大學合并,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裝飾》雜志的主辦方變更為清華大學,張夫也、趙萌、方曉風先后擔任主編。作為目前國內藝術設計類唯一的雙核心期刊,《裝飾》雜志立足當代,關注本土,以反映中國當代的設計實踐與理論思考為己任,并因此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與文獻價值。從2007年開始,《裝飾》每期特別策劃一個專題,探討設計熱點問題,選題廣泛而深入。2009年12月,值《裝飾》刊行200期之際,雜志官方網站正式上線,成為關注中國本土設計的專業網站。

為了在理論基礎上強化藝術與科學的交流和完善學院學術理論的全面建設,美術學院在2005年初創辦了《藝術與科學》和《清華美術》兩種不定期學術叢書,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藝術與科學》雜志以藝術與科學的探討為宗旨,研究藝術與科學兩者的互為關系和影響,探討二者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交流、交叉和交融的可能性;研究藝術中的科學,亦研究科學中的藝術;倡導藝術與科學交融的新思維、新方法,促進藝術與科學的良性互動與發展。《藝術與科學》由李硯祖任主編,至2015年已出版14卷,內容涉及藝術與地理學、藝術與考古學、藝術與四季、藝術與體育、地方性知識與佛教美術等多方面的交叉研究成果。

▲《藝術與科學》第1卷,2005年

▲《清華美術》第1卷,2005年

《清華美術》堅持“立足美術本體,兼及周邊學科”的辦刊原則,密切關注美術在當代社會語境與意識形態下衍生出來的多種問題,努力展現宏觀歷史文化框架中的學術視野,彰顯不同學術領域的多元思想,以期成為有益于新世紀美術創作與研究,具有前瞻性、當代性與世界性的學術平臺。杜大愷、張敢先后擔任主編,至2015年已出版16卷,分別圍繞雙年展、多元視界中的中國畫、后現代語境中的當代藝術、中國城市文化及其視覺表征、中國當代藝術批評、中國當代藝術與資本等話題展開深入探究。

本文作者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副教授郭秋惠,為清華大學人文社科振興基金項目。《象征性與民族化:1949—1966年間新中國國家視覺設計》(項目號20125080019 )是該項目成果之一。

原載《中國美術報》,經作者修訂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00084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联系我们: 株洲县| 台州市| 安仁县| 定边县| 吕梁市| 呼伦贝尔市| 太仆寺旗| 周口市| 余姚市| 云林县| 宣威市| 雅安市| 集安市| 新疆| 苍溪县| 龙里县| 故城县| 修武县| 镇江市| 林州市| 任丘市| 道孚县| 甘孜县| 新乡县| 崇礼县| 平果县| 静海县| 三门县| 普定县| 托克逊县| 岑巩县| 松溪县| 曲阳县| 西藏| 深泽县| 嘉峪关市| 满城县| 体育| 二连浩特市| 藁城市|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