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CN EN
首頁   /   新聞   /   新聞動態   /   正文

分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成功舉辦“設計與城市更新”研討會暨DESIS中國2023年會
2023.11.30

 

2023年11月25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成功舉辦了“設計與城市更新”研討會暨DESIS中國2023年會。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行政學院、同濟大學、江南大學、湖南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等多所院校,以及北京回龍觀街道、學院路街道,愿景集團的專家學者,圍繞“城市更新”這一主題進行了精彩的主題分享與圓桌討論。會議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教授劉新主持,米蘭理工大學榮休教授埃佐·曼奇尼(Ezio Manzini)做了主旨發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馬賽教授為大會致辭。

馬賽院長講話

劉新教授主持

“城市更新”不僅是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的重大戰略,是未來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同時也與個體息息相關。當下的城市更新側重于“存量空間”的改善與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城市的空間結構與社會結構已經深度融合。因此,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包含了建筑與空間設計、服務設計、社會創新設計等多個不同的專業領域,更涉及到社會治理等更深層次的問題,跨學科與跨專業的交叉與合作成為必然。 

米蘭理工大學設計系榮休教授,DESIS(社會創新與可持續設計網絡)發起人,埃佐·曼奇尼(Ezio Manzini)為會議做了主旨講演,主題為“宜居的距離:關愛城市的場景”(Livable Proximity:the scenario of the city that cares)。 

曼奇尼教授結合自身三十多年來從可持續設計到為社會創新設計的研究歷程,提出為鄰近性而設計是構建宜居城市的關鍵。鄰近性是曼奇尼教授即將出版發行的中文版新書《宜居的距離》的核心概念。曼奇尼教授指出,宜居的城市不僅僅是關于物理空間的設計,更是關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連接。一個宜居的城市應該讓居住在其中的人們能夠相互接近,并具備互相關愛的能力。這種關愛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還貫穿于整個地球生態系統。他強調,提出為鄰近性而設計并非是要回到傳統的封閉社區,而是希望我們共同設想一種新的鄰近性場景。值得注意的是,關愛無法直接被設計,設計師能夠做的是通過巧妙利用空間、服務、技術的混合手段,為人們創造更多相遇、交流、集體行動的機會與能力,促進鄰近性系統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曼奇尼教授認為,充滿關愛的城市不會自然形成,它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身所處的“附近”出發,通過日常實踐中的社會創新、社會治理的模式創新以及為鄰近性而設計的思考,與身邊的人共同行動起來,才能逐步實現。 

北京行政學院社會學教研部副教授談小燕做了《從共生大院到共生學院路》的主題講演。

談小燕解讀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于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時代要求。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下,針對北京城市更新的特點,談小燕分享了自己以專家身份,5年間深度參與并陪伴海淀區學院路街道的城市更新實踐,將“石油大院”變身為“共生大院”的全過程。就城市更新中的三大難題,即如何達成共識、如何開展更新、如何可持續運營,介紹了學院路街道黨建引領先行、多元主體參與、多功能空間營造、服務模式創新等實踐經驗?,F任學院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的鄭鵬從街道層面總結了經驗包與方法論,從社區到街區,在一線城市更新實踐中,設計未來有機會在更多層面積極介入。 

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街道黨工委書記馮光介紹了回龍觀街道的城市更新經驗。

馮光從城市政策實施者的視角出發,分析了回龍觀的區位特點。針對回龍觀街道青年人群占比高,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特征,馮光介紹了一系列以轄區居民需求為導向的更新項目,強調文化挖掘是回龍觀街道在城市更新行動中摸索出的重要經驗,例如將龍域街區的玉光寺活化利用為城市會客廳,提供多功能的公共生活空間,組織豐富的市民活動等。馮光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總結出項目制、導師制、協商制、報道制等機制創新路徑,也期待未來有更多設計師走進社區開展調研與實踐。 

愿景集團設計總監羅金晶分享了《城市更新視角下,空間+服務的愿景實踐》。

羅金晶從企業端的經營視角出發,以北京市勁松社區為例,詳細介紹了愿景集團如何作為社區服務提供商、運營商和供應商,構建了滿足市民需求、回報機制合理的完整社區生態系統。她提到,從前端的資源摸查到后端持續運營,項目全程都需在政府引導下,統籌多元社會主體參與,不斷動態調整,將復雜的社區更新轉變為可復制的服務型產品。在這個過程中,由社會學、心理學、社工以及設計專業組成的多學科團隊,以機動靈活的方式協作完成調研、觀察、溝通、評估等工作。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生態設計研究所鐘芳的主題講演是《零碳設計的社會模式》。

鐘芳博士從系統設計的視角出發,介紹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生態設計研究所在福建省順昌縣進行的城市更新項目。她詳細闡述了設計師如何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雙重路徑,將宏大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落實于人們的日常生活。項目前期,設計團隊通過文獻研究和案例分析,選取了資源與能源、建筑與規劃、交通系統、食物系統、社區服務、垃圾分類與回收等六個切入點進行系統的規劃與愿景設計。鐘芳博士強調,這些切入點不僅關注了零碳目標的實現,也充分考慮了當地居民在實現目標過程中的重要性和主動性。設計團隊通過參與式設計工作坊開啟了設計師、政策決策者、當地社區間的共創行動,并且在宏觀層面的服務系統規劃之外,還開發了一系列文創產品,培養居民低碳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居民的行為轉變。在自下而上的設計之后,通過自上而下的系統整合與節點設計,為未來的愿景實現提供了支撐。

鐘芳從系統設計的視角出發,介紹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生態設計研究所在福建省順昌縣進行的城市更新項目。她詳細闡述了設計師如何將宏大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落實于人們的日常生活。項目前期,設計團隊通過文獻研究和案例分析,選取了資源與能源、建筑與規劃、交通系統、食物系統、社區服務、垃圾分類與回收等六個切入點進行系統的規劃與愿景設計。鐘芳強調,這些切入點不僅關注了零碳目標的實現,也充分考慮了當地居民在實現目標過程中的重要性和主動性。設計團隊通過參與式設計工作坊開啟了設計師、政策決策者、當地社區間的共創行動,并且在宏觀層面的服務系統規劃之外,還開發了一系列文創產品,培養居民低碳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居民的行為轉變。在自下而上的設計之后,通過自上而下的系統整合與節點設計,為未來的愿景實現提供了支撐。 

上午

談小燕主持上午場的圓桌討論。

上午場圓桌討論

曼奇尼教授表示,盡管大家身處世界的不同地方,但都在城市更新領域努力促成改變。然而,仍有一些值得我們思考和進一步討論的問題。

崔笑聲副教授圓桌討論發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崔笑聲結合自身的實踐經歷,指出在關注“附近”這一概念時,同樣值得思考的還有“邊界”。它們層層疊加形成了既復雜又具體的城市邊界系統。而在邊界之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真實生活,值得未來進一步探討。

管沄嘉副教授圓桌討論發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管沄嘉提到,城市更新具有多個層面,包括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宏觀戰略規劃,同時也與個體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環境藝術設計關注人的行為活動。針對于人的必要性活動,我們需要解決問題;針對于非必要性活動,我們需要激發興趣并創造體驗,并在城市更新的多個層面展開合作。 

談到項目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時,羅金晶指出企業在城市更新業務中面臨著資金和經營壓力。企業需要不斷調整經營模式、聚焦業務方向、細化工作內容,以應對這些挑戰。

下午 

下午場的主題講演包括5個主題講演,來自北京、上海、重慶、無錫、廣州的建筑與設計專家分享了在城市更新領域內的研究與實踐。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劉佳燕的發言主題為《走向可持續社區更新》。 

劉佳燕作為多年從事社區規劃研究的學者,從宏觀角度系統性地介紹了城市發展全面轉型背景下,從城市更新到可持續社區更新的演進歷程與重要價值。身為多個社區的責任規劃師,她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提出社區更新應遵循主體性、公共性、綜合性、永續性的原則。劉佳燕進一步強調,“共益”是推動社區持續改善的關鍵路徑之一。因此,在更新實施過程中,為公眾賦能的參與式社區規劃設計工具、跨學科和跨行業的協作機制,對于支持可持續社區更新具有重要意義。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副教授魏佛蘭、吳端分享了城市更新的上海實踐。

魏佛蘭介紹了“T-因子”國際合作項目,并提出“城市再生”的概念。她強調,“再生”不僅僅是提升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構建由設計、組織、管理、治理、資金、監管等方面組成的城市生態系統。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探索非人類中心的設計定義與設計方法論,以實現更加可持續和包容的城市發展。

吳端介紹了同濟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在上海市開展的多個項目,如“游牧計劃”、“串門兒”、“社區萬象”、“社區中的課堂”等,并總結出32個可以用于承接新活動的地點、23個介入社區的具體措施、12個具有潛力的創新模式以及3種有價值的創業方式。兩位老師的分享為城市更新和社區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考。 

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教授侯曉蕾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社區微花園”的建設,她的發言主題是《微更新微改造——微花園生活美學營造》。

侯曉蕾從公共空間設計專業的角度介入城市更新議題,提出在社會治理視角下的小微公共空間微更新的5個設計路徑。她系統性地介紹了團隊在史家胡同10年來漸進式開展微花園更新的全過程,其中體現了人文關懷、無障礙、參與式、低造價、規?;?、可復制等行動特點。團隊不僅構建了數據庫,與公眾分享實踐經驗,還通過建造微花園示范中心,推動模式和機制的創新。處處都有微花園是侯老師團隊與居民們的真切期待,10年間的實踐與理論思考展現了推動改變所需的專業熱愛與時間投入。 

四川美術學院環建學院副院長黃紅春以《邊際效應》為主題,介紹了城市更新與生物多樣性設計的融合。

黃紅春從對邊緣、邊際、邊界三個概念的解析出發,引出了她對城市更新議題的理解。她立足于重慶山城的獨特地形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以生物多樣性為切入點,將都市農業、文創開發、自然保育、科普教育等主題融入城市更新議題。她的諸多設計實踐展現了對于生物、人和環境的關懷,例如重慶美術公園、九龍濱江生態藝術廊道、森美術館、都市社區可食用花園等項目。這些項目體現了如何在親生物設計的主題下,重新構建城鄉間、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講師董玉妹以《過渡型社區的養老等服務設計探索》為題,介紹了以城市更新為主題的教學實踐。 

董玉妹的分享聚焦于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出現的過渡型社區,介紹了基于真實社會問題所開展的設計教學課程與實踐項目。其中,“院憶”是在拆遷安置社區中為居民運營閑置空間提供支持的服務設計。在無錫談村村改項目,董玉妹分享了如何通過設計幸福小菜地的服務模式,緩和矛盾,在保留鄉土情懷的同時,將社區種植區作為促進老年社交、黨建活動、代際參與的示范點。董玉妹的教學實踐展示了設計如何通過構建物理層面的鄰近性,將矛盾點變為宜居生活的助推器。 

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副教授李健介紹了《公共文化賦能社會治理的廣州實踐》。

李健介紹了在廣州的3個不同類型社區中開展藝術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案例。他強調自己是廣州公共文化共同體的一部分,而不是項目的代言人。這些社區各有特點,但基本遵循建立關系、共創品牌、培育機制的工作流程。李健指出,在基層多元主體的協作中,具有創造力、趣味性、高可視化、有顯示度的藝術行動與設計思維是編織社會關系的重要方法。這些方法有利于發揮地方資源讓村民產生獲得感與文化認同,并且建立起可持續的機制,最終形成多方協力合作的治理網絡。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鞏淼森主持下半場的圓桌討論。

下午場圓桌討論

蔡軍教授(中)圓桌討論發言

談到如何理解城市更新對傳統設計學科帶來的變化,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蔡軍提出了共益、融合、溫度三個關鍵詞,來分享他的參會感受。首先,蔡軍強調了設計的“共益”屬性,他認為設計者應從課堂走向真實的社會,與不同的主體進行跨界合作。其次,他提到 “融合”,好的設計師不應只關注中心區域,而應更加重視邊緣地帶。只有充分理解和尊重各種不同的群體和社區,才能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進而構建一個真正有生命力的共同體。最后,蔡軍強調了設計的“溫度”。他認為,這是設計中最重要的元素。設計師應該帶著愛和溫暖去連接社會關系,讓設計更有情感、更有溫度,從而更好地實現其社會價值。

張軍副教授圓桌討論發言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張軍強調,城市更新與傳統設計領域的差異在于設計尺度、設計鏈路等方面發生了變化。因此,設計師需要做出適應性的調整。 

劉佳燕指出,專業分工是一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過程。面對當今的復雜問題,從設計到落地,需要多學科的合作與交流,而不是任何單一學科能夠完成的。社區規劃需要的是超知識體系的視角與綜合能力。 

吳端提到,當前學科間的壁壘邊界正在逐漸模糊,設計師作為協調者和策動者的角色,需要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以應對復雜問題和多元合作,才能更好地在項目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候曉蕾分享了10年間對城市消極空間積極化的研究與實踐,逐漸探索出跨界合作中的兩條可行路徑。首先,她提到從完成點狀項目轉變為探索可復制模式。其二,她在自發性的項目研究中形成品牌,通過不斷積累經驗,打造出具有影響力和可持續性的實踐模式。 

黃紅春從設計教學的角度指出,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是進行設計和實踐的關鍵一步。此外,在跨界合作中,重新思考誰為主體以及設計師與非設計專業參與者的角色也是至關重要的。這種思考有助于建立更為平等、有效的合作關系,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和潛力。 

董玉妹指出,共情力是設計師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可以幫助設計師更好地理解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多元訴求,從而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同時,社會學的解釋框架也可以作為設計師理解社會問題的工具。通過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設計師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會問題的本質和根源,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有力的支持。 

李健強調了連接人的重要性,并指出這并非易事,需要多種動力才能驅動。他提到藝術可以引導意義的產生,認為通過藝術的方式可以激發人們的情感共鳴,從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李健也指出,雖然工業設計思維在后現代轉型期未必能夠完全應對社會挑戰,但它可以讓設計師具備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因此,設計師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都是不容忽視的。 

在圓桌討論的最后,曼奇尼教授分享了自己在過去20多年中見證的中國從高速建設轉向城市更新的歷程,以及在會議中了解到的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具體案例。曼奇尼教授強調,面對復雜的系統,我們需要以垂直的學科知識為基點,同時也要培養用時間和關愛去構建連接的能力。 

全體合影

會議現場

“城市更新”是一個很溫暖的話題,相對于以往宏大敘事的設計思路,嘉賓們更多在討論“附近”、社區和鄰里,討論如何通過設計創造新的連接、溝通與多樣性。本次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0名聽眾,其中不僅有設計院校的師生,更有專程從外地趕來的城市更新從業者。會議嘉賓的分享視角不一,且均具有實踐的深度,為聽眾帶來高水平的學術分享。

(圖、文:組委會)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00084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联系我们: 尼玛县| 贡嘎县| 潢川县| 健康| 鸡东县| 永和县| 云和县| 汕头市| 曲沃县| 保定市| 大悟县| 鄂托克前旗| 渭南市| 额济纳旗| 文登市| 镇巴县| 开封县| 通榆县| 阿城市| 高台县| 井研县| 新巴尔虎右旗| 什邡市| 普陀区| 得荣县| 乐东| 南皮县| 永嘉县| 宁南县| 曲水县| 松原市| 桃园县| 贺兰县| 常州市| 肥城市| 莆田市| 长治市| 灌南县| 许昌市| 庆元县| 潞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