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4日下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成立40周年系列活動“邁向下一個十年——藝術學一級學科建設高峰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張敢主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方曉風出席并致辭。此次論壇共邀請了12位專家——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彭鋒,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孫偉科,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何成洲,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教授夏燕靖,美國藝術史家、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包華石(Martin Powers),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教授王廷信,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洋,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教授范白丁,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教授黃小峰,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盧文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教授、中國藝術學理論研究所名譽所長陳池瑜,德國藝術史家、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教授傅無為(Uwe Fleckner)。專家們圍繞學科建設、學術研究新視野等議題進行了發言,展望藝術學一級學科下一個十年的發展。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教授張敢主持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教授張敢回顧了1983年史論系成立以來的歷史沿革,以及2011年“藝術學理論”成為一級學科帶來的爭議。“藝術學理論”變為“藝術學”,實際上與“藝術學理論”成為一級學科并試圖將美術、設計等學科納入一個體系的初衷是相近的。學科目錄更迭之下,子學科的實踐和研究也在持續獨立發展中,但我們對藝術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的關注仍然非常重要。學科是否應有相對的專業邊界?藝術學與其他人文學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研究的主體、研究方法是什么?很多問題都值得探討,希望與會專家為未來的藝術學科的健康發展出謀劃策。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方曉風致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方曉風在致辭中表示,藝術史論系40周年慶典的一系列活動,是以學術為根基,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思考。藝術史論系雖然規模有限,但是學術影響很可觀。藝術史論系、藝術學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和國家的需求,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問題。學科一方面有越來越細分的趨勢,一方面又有整合的需求,總體上目前還難以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其他學科也有相似的問題。藝術學學科的建設關乎解決理論和實踐關系疏離的問題,在學科目錄調整變化過程中,兩者的融合應該始終是大的目標。而實現這個目標,有賴于各學科帶頭人的真知灼見,可以預見隨著國家的發展,我們對于整個人文學科的建設的需求只會上升,不會下降,需要整個學界對此有積極的回應和充分的討論,希望藝術史論系在下一個10年走向新的學術高地。
☉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彭鋒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彭鋒以“藝術學學科建設展望:以北京大學為例”為題進行了發言。他闡釋了“狹義藝術學”(2011年1301、1997年050401)與“廣義藝術學”(2022年1301)之間的歷史淵源、區別和聯系,以及“狹義藝術學”作為一級學科面臨的困難,它與美學、美術史、音樂學、戲劇研究、電影研究、舞蹈研究等學科被區分開來,而“廣義藝術學”的寬闊面向是中國學科建設制度創新的體現,因此不僅要做好學科建設,而且要影響國際高等教育,向世界輸出中國學科建設經驗。他分享了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現階段目標,即“以中國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內培養有國際視野的、對外培養有中國價值觀的高級藝術學研究人才。”通過與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之間學科建設的對比,闡述了當下研究全球藝術的局限性以及在國際視野中研究中國藝術的合理性,介紹了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藝術理論系、美術學系、戲劇與影視系、音樂與舞蹈學系、創意設計與藝術管理系的師資力量,對藝術學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 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孫偉科
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孫偉科指出,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成立40周年之際,要思考我們過去的傳統是什么,在傳統中我們堅守什么,現在擁有什么,下一步需要發展什么,突出什么特色,形成什么優勢。今天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的紀念活動,突出了上述問題的回答。學科目錄調整藝術學科從五個一級學科變成一個一級學科,從側面體現了時代要求各藝術門類之間走向融合的趨勢,但融合的目的不是變成大雜燴,而是把各門類藝術貫通之后尋找新的“一般”,即普遍規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如他所從事的紅學,中國紅樓夢學會40年周年之際同樣也面臨著一些質疑,如21世紀紅學還能不能夠成為顯學的問題,如紅學是不是缺乏國際視野的問題。總體來說,從20世紀到現在,盡管贏得了數以億計的紅迷,仍然需要尋找“顯”的理由。實際上,“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紅樓夢》文學經驗對當代藝術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也指出:“曹雪芹如果沒對當時的社會生活做過全景式的觀察和顯微鏡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紅樓夢》這種百科全書式巨著的寫作。”前輩美學家王朝聞也數次以《紅樓夢》為例,說明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因為當代藝術家向生活學習不夠,實際上對藝術和生活的關系理解簡單了,從藝術到生活的往復過程,在一個平面上重復。《紅樓夢》達到“百科全書”的經典成就,這對于今天藝術創造“高峰”是有示范作用的,非常值得思考。
☉ 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何成洲
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何成洲發言的主題是“藝術史論的三種關系”。其中,第一種關系是造型藝術與表演藝術的關系,以往藝術史論通常以造型藝術為主,而表演藝術可以讓我們換一個角度討論藝術史與理論,探討藝術研究內部的交叉與融合。第二是非人類與后人文的關系,比如對物質性的關注,以及數字藝術、游戲、科幻電影、元宇宙等等新實踐,和 “行動者網絡理論”(ANT) 等新理論所提供的創新之處,形成藝術學與語言學、心理學、法律與管理學等所提供的具體關聯,同時也應該面對一些新的語境——后人文主義中去主體性、主體間性、人與物的關系等。第三是歷史語境與現實干預的關系,研究藝術和人文,既要面對歷史語境這樣的范式,也要面對文化對現實的影響。藝術理論的形成過程與政治文化和其他學科知識都相關,社會發展也召喚新的理論范式出現。在全球化、數字化背景下,何成洲教授認為,我們要考慮我們具備了什么樣的新的歷史條件,又會如何改變藝術的觀念和研究的習慣,理解吸收新的實踐、理論成果,為藝術學科提供新方法論的指導。
☉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教授夏燕靖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教授夏燕靖發言的主題是“藝術學新版學科專業目錄‘新’在育人的分類培養”,他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的表態引入——“研究生教育是國家高層次人才自主培養的主渠道,研究生教育的學科專業直接關系到高層次人才供給的基本結構和類型。” 夏燕靖教授認為“新版目錄”充分體現了對藝術人才培養規律和特點的重視,回應了藝術學學科發展中的“超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生成。因此,要理解“新版目錄”功能,進行規范指導與分類實施;解讀“新版目錄”的落實原則,遵從與自主探索并行,突出針對學科專業設置必要性、可行性、特色優勢、資源配比,減少人為因素對學科專業設置的影響。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的調整,需要考慮短期調整與長遠建設的關系問題,學科專業目錄調整周期與發展變化緊密關聯,特別是培養單位對專業發展長期規劃,要與學科專業的目錄調整的有機結合,并凸顯新版學科目錄涉及的管理辦法,遵循學科自主發展和人才培養的規律,在建構有中國特色研究生教育體系上進行有益的嘗試。
☉ 美國藝術史家、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包華石(Martin Powers)
美國藝術史家、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包華石(Martin Powers)的發言主題是“藝術史未來的可能性如何?”他回顧了歐美系統中的藝術史學科的發展和趨勢,并認為20世紀以來的西方的新藝術史理論實際上是跨文化的產物,從古典美學、美術理論在19世紀面對東方藝術和現代藝術的疲軟,到對東方藝術實踐和理論的接受和運用,以羅杰·弗萊(Roger Fry)為代表的形式主義理論無法關照社會文化語境的不足,阿諾德·豪澤爾(Hauser Arnold)、T.J.克拉克(Timothy J.Clark)藝術社會學的應運而生和21世紀以來新藝術史理論對其的擴展,同時,越來越多學者重新重視線條、物質的特質、比例和其他的“形式”方面的表現性。隨后,他以自己的著作、研究為例對于其主要研究方法——圖像中的空間與隱喻的關系進行了闡釋,他表示這種方法論涵蓋了認知力、圖像學、物質本身的表現性等等方面。在總結中,他指出,我們的國家、民族雖然有所區別,但是人類存在著很多共通性,這為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可能,這與人的認知相關,也形成了在各種文化背后的整體框架。
☉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教授王廷信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教授王廷信認為,學科制度是國家管理學科的一個基本的指南,但學術研究和國家的學科制度之間既有重疊之處,又有矛盾之處,但最終是要落實到學術研究的實際問題上來,所以從學科和問題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來看,未來的我們藝術學的學術研究最重要的不是學科導向,而是問題導向。現代傳媒讓我們得以同時看到古代藝術和當代藝術、西方藝術和中國藝術,這些藝術在我們的時代形成了一種價值并置。當種種藝術借助現代傳媒擺在我們面前之時,需要我們重估這些藝術的價值。從東南大學到中國傳媒大學,在學科建設反思中他總結出一條適合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科發展的道路,即希望以史論作為基礎,以傳媒作為特色,在史論研究的堅實基礎上,注重培育藝術傳播學和傳媒藝術學兩大方向,從而形成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研究的基本特色。
☉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洋圍繞電影藝術和藝術史的關系問題進行了闡述。他指出,藝術史的研究與寫作和電影之間存在著一種“邊界”,應把目前藝術史研究的焦點從“中心”轉移到“邊界”的問題上,而不僅僅關注“去中心化”,帶有邊界性質的作品能夠豐富藝術史的層次,對于重新書寫藝術史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隨后,李洋教授概述了藝術史與電影之間建立邊界的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將電影劃分到一個新的藝術門類中去,將電影視為以往各式視覺藝術的“后代”,只能屈居次要地位;另一種則將電影視為媒介,之前所有藝術史的研究對象都能夠進入到電影媒介當中,它的興起意味著一種新的媒介邊界的出現,引發對于媒介化和再媒介化的思考。李洋教授提出,電影作為一種新的媒介,它的興起讓圖像的積累發生了質變,使藝術史的一部分變成了圖像史。最后,李洋教授期望,電影史作為藝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在未來的書寫和研究時得到應有的重視。
☉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教授范白丁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教授范白丁以“藝術研究的理論范疇與經驗回歸”為題進行了發言。首先,他指出,藝術學門類專業目錄調整后,理論工作學科建設群體呈現出擴大化的趨勢,理論研究更多地聚焦、觀照具體的藝術實踐,呈現出一種多學科交織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回應了現代藝術史發軔時期的知識情境。他以19世紀和20世紀初美術史領域的代表性人物為例,論述了自然科學、心理學等學科對于藝術科學構筑自身方法論基礎的重要作用,從而進一步說明,多學科交織互惠的局面在藝術科學的初創期就已經存在。隨后,他結合20世紀初藝術科學在純粹理論構架方面的探索以及近年來藝術史學界的研究趨勢,呈現了藝術研究經歷了從經驗到超驗、再回歸經驗層面的過程,并指出藝術類一級學科的調整對于理論研究觀照實踐的向導作用。最后,范白丁教授分享了中國美術學院理論研究觀照藝術實踐和切身經驗的思路與舉措,包括《新美術》近年來對于藝術實踐研究的關注,一系列有關通感的學術論壇和工作坊等,指出藝術人文學院提倡由藝術經驗出發的人文教育,關鍵在于“身心經驗”與“作者之心”的養成。
☉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教授黃小峰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教授黃小峰以“從教科書編纂到學術史反思——中央美院美術史系與美術史學科的發展”為題進行分享,梳理了中央美院人文學院的發展史。他指出,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的前身是1957年成立的美術史系,“三組一室、兩史一論”是其重要的基礎。隨后,他著重介紹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人文學院)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幾十年來在教科書方面的貢獻,奠定了全新的敘事系統。在中國美術史的教材編寫方面,王遜編撰的《中國美術史講義》用新史料來書寫新史觀,先后兩次再版的《中國美術簡史》教材,以及2019年推出的《中國美術史》,都能夠體現教研室、編寫組對于新史料的重視;在外國美術史的教材編寫方面,20世紀末出版的《歐洲美術史》、《外國美術簡史》力求打破歐洲中心論的觀點,其后也多次再版。2000年后,《開放的藝術史叢書》持續推出新作,從學術史的思路切入,聚焦具體學術研究,體現了對于學術史的梳理和反思。最后,黃小峰教授總結,要通過教科書來構建藝術史的敘事框架,同時不斷從學術史的角度反思教科書的問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拓展藝術史學科的寬度和深度。
☉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盧文超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盧文超的發言以“藝術研究與跨學科視角”為題,聚焦藝術研究的跨學科視角,以對藝術的社會科學研究為中心,闡釋這一視角的理論潛能。藝術研究中的學科視角包括藝術社會學、藝術人類學、藝術經濟學等,每種學科視角都呈現出不同的藝術圖景,不同視角的對話能夠使藝術的理論前景更廣闊。他提出,對藝術現象、藝術作品以及藝術定義和屬性的研究都需要跨學科的視角。隨后,他論述了不同學科視角之間的對話的重要性,通過個案說明對相同的藝術現象,不同的學科視角可以呈現不同的圖景,一個學科的難題在另一個學科的語境下可能會迎刃而解。盧文超教授認為,在藝術的跨學科研究中,問題意識要比學科意識更重要,必須突破學科本位的限制,擴大眼界,重視其他學科視角。他強調應當重視藝術現實本身,對藝術學跨學科研究的前景進行了展望。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教授、中國藝術學理論研究所名譽所長陳池瑜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教授、中國藝術學理論研究所名譽所長陳池瑜的發言主題為“建構當代形態和民族特色的中國藝術理論和藝術史”。他指出,近十年來,我國藝術學學科得到較快發展,藝術學學科建設穩步向前推進,藝術理論是在總結我國各類藝術創作規律和審美形式的基礎上構建起來的。陳池瑜教授提出,特定的藝術理論家們的特定的研究對象、評論對象有著深刻的內在邏輯聯系。因此,研究中國藝術理論、中國藝術史觀,應當和探索中國藝術史結合起來,總結中國藝術的經驗,概括中國藝術的規律,建構當代形態和民族特色的中國藝術理論。他從中國古代書畫品評理論談起,肯定了新中國成立前后,以魯迅、蔡元培、王朝聞等為代表的理論批評家為當代中國美術理論學科建設做出的積極貢獻。隨后,陳池瑜教授帶我們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清華美院校慶特別展時提出的要求和展望,并回顧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學理論學科的發展歷程和重要成就。最后,陳池瑜教授期望,各位專家學者能夠構建起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的話語體系,向世界貢獻具有中華民族特征的當代藝術理論。
☉ 德國藝術史家、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教授傅無為(Uwe Fleckner)
德國藝術史家、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教授傅無為(Uwe Fleckner)回顧了德國將藝術史定義為一門學科的過程,以及瓦爾堡學派的在其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表明了其學術立場。他介紹了中國美術學院的學術原則,以及各種開拓國際視野的嘗試,如20世紀20年代至80年代以來,歐洲重要藝術理論著作翻譯在中國國家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一系列中西對話的講座和活動。他指出,目前為止的“傳統”是各國、各民族有效交流的產物,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的目標是討論更多元的議題、進行更開放的方法創新。他以17世紀荷蘭藝術、非洲藝術、文森特·梵高、阿比·瓦爾堡(Aby Warburg)的圖像蒙太奇為例說明,只有作為全球的一部分,中國藝術史研究才能進一步發展。最后,他總結到,只有西方和中國藝術史學家共同努力,才能以中國傳統為基礎,在國際層面將中國藝術擴展到新的對話語境和方法中。
在論壇的最后,張敢教授總結說,在本次論壇中,各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談論了對于藝術學的理解和看法,探討了學科的發展道路和未來的發展方向。無論是闡述宏觀的建構,還是從微觀的視角出發,都極有啟發性,引人深思。張敢教授指出,對于未來的藝術史研究而言,重點在于關注藝術本體的研究,同時也應重視對于社會文化背景的研究,即超越藝術本身的部分,兩者缺一不可。他提醒在座的同學們,要掌握美術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圖像學、風格分析法等,但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的問題需要不同的方法論,應當在方法論層面進行多元的、跨學科的研究,豐富藝術學的內容。對于藝術史學科未來的建設方向和發展道路問題,張敢教授期望和與會的專家學者、兄弟院校一起交流探討,爭取做到取長補短,為藝術學學科的建設做更多貢獻。最后,張敢教授再次感謝各位專家學者蒞臨慶典現場,也感謝他們在論壇中貢獻的智慧和經驗。
☉ 會議現場
資料來源:藝術史論系
撰稿|陸飛 韓雨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