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杜異教授帶領團隊承擔了本次會議城市景觀的總體規劃、城市宣傳、主會場周邊景觀及部分活動場地周邊景觀的設計工作,并帶領團隊完成了主會場周邊景觀的實施任務。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師丹青副教授帶領團隊承擔了主會場主景觀的動畫影像的設計及制作工作。
本次規劃設計以“主題鮮明、莊重大氣、簡約精彩、安全有序”為設計原則。規劃設計范圍涵蓋北京市全域,包括兩區:國家會議中心地區、天安門地區;兩場: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多點:住地、相關活動場所及周邊;三線:機場到住地、住地到會場、住地到活動場所道路沿線。規劃設計以景觀元素工具包的形式分類規劃,最終形成協調統一的整體景觀環境。景觀元素工具包包括:燈籠燈飾、宣傳道旗、硬質橫幅、廣告宣傳、戶外大屏、硬質景觀、綠化景觀、夜景照明和噴泉景觀九個專項。
杜異教授曾主持承擔了2017年第一屆和2019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城市景觀規劃設計任務,以及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城市環境景觀設計、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019年亞洲文明大會、2014年APCE峰會等中國主場外交重大活動的北京城市環境景觀設計。本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除承擔規劃設計工作,還承擔了國家會議中心地區硬質景觀的實施工作。
國家會議中心東廣場設主題“攜手共建”硬質景觀。硬質景觀高9米,寬34米。“攜手共建”硬質景觀以三條弧線構成彩虹造型,三條弧線代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舉辦至第三屆,彩虹圍合部分以LEDP10光電玻璃透屏呈現動態主題影像,中心為高峰論壇標志和中英文標題,體現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
影像主題靈感源自一帶一路的核心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以季風、洋流和星空的幾何形態為基礎,季風的流動代表著生態的互融,展現了不同地區生態系統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同一片星空下的文化互鑒通過星空的圖案,象征著文明間的相互啟發與交流,強調了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而洋流的交流互惠則象征著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共同繁榮。
北土城路與北辰路交叉口和諧闕廣場,地處北京中軸線北端,是嘉賓進入奧林匹克中心區的起始節點,在此設置大型立體“一帶一路”標志硬質景觀,凸彰顯會議主題。標志景觀高10米,象征“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基座呈現中英文高峰論壇標題。
國家會議中心南北路口分別設置中國結硬質景觀。中國結寓意吉祥圓滿、聯結同心,與“一帶一路”核心精神相契合,基座呈現高峰論壇標題。
如花朝陽硬質景觀座落在鳥巢西南側廣場,由7個單體鋼質錦帶造型組成,錯落分布在南北長48米、東西寬15米的區域內。單體錦帶最高7米、最低2.5米。從南北兩端向外40米觀看,造型疊加形似鮮花盛開。從東西兩側觀看,又似錦帶飛舞、抽象山水。寓意祖國山河壯美如畫,人民生活似錦如花。
規劃設計組
梁啟春、賈楠、歐陽書琳、劉鐘木、許楠、王琰
動畫設計組
師丹青、繆應昊、李巷
實施管理組
白海軍、袁源、李欣
(資料提供 | 環境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