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者·天地形|李薇藝術作品展
Clothing : the Reflection of the Origin
——Li Wei Art Exhibition
2023年10月17日,“衣者,天地形:李薇藝術作品展”開幕式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展覽由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原黨委書記李當岐教授主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方曉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服裝設計系主任袁杰英,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劉巨德,著名藝術批評家、策展人、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曉凌等致辭,李薇教授致答謝辭。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王巖宣布展覽開幕。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承辦。展覽將持續到11月7日。
李當岐主持開幕式
李當岐教授在開幕式上介紹校內外嘉賓。校外嘉賓有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張偉明,中國紡織聯合會原副會長孫淮濱,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北京服裝學院原院長劉元風,著名藝術批評家、策展人、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曉凌,中國著名化妝造型藝術家、中央戲劇學院教授霍起弟,中國著名影視服裝造型師陳同勛,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黃萍,中華服飾文化研究會會長張雪揚,時尚集團副總裁韓德成,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顧偉達,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經理董青松,北京星天空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毅,服飾理論專家鐘漫天,人民日報許遐,新華社李苗苗,中央電視臺劉昭言,松雷集團董事長曾慶榮,環球時報英文版史浩洪,奧加美術館館長李英杰,悅美術館館長王飛躍,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孟嗣徽,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原副館長楊源,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喻佑斌,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電視節目研究所所長陳默,著名藝術批評家、策展人、天津美術學院教授高嶺,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歌華創意設計中心主任曾輝,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院長王中,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教授夏德武,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副教授段???,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秦璞,中央美術學院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王鐵,黃錦創始人張雪梅,亞洲模特協會中國委員會執行主席王浩天,中央戲劇學院教授趙偉月,中央戲劇學院教授田丹,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戲曲委員會主任、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彭丁煌,中國戲曲學院教授秦文寶,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金頂獎”設計師武學偉,山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周錦等。校內嘉賓有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謝維和,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王巖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方曉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服裝設計系主任袁杰英,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劉巨德,清尚董事長吳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本次展覽學術主持張敢,以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各系(室)和職能部門負責人等。非遺傳承人李德喜、梁雪芳、范玉明、黃榮華、胡德銀、金媛善,清華大學師生、歷屆校友,以及其他社會各界人士等兩百余人參加了開幕式。
覃川致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在致辭中,從以衣載道、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三個方面闡釋了李薇教授在多年的研究和創作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收獲了豐富成果,本次展覽體現了她厚學術、沉匠心、樹新人的藝術追求,為學院在新時代實現“為生活而藝術、為民生而設計”的辦院宗旨做出了自己最好的詮釋。
方曉風致辭
清華美院副院長方曉風圍繞展覽主題和作品、新時代文藝創作等方面作了學術性分析,認為無論是藝術家還是設計師,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責任,就是如何用有形之物去傳遞、傳達無形之意,李薇教授的創作實踐為此做了很好的注解。
袁杰英致辭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服裝設計系主任袁杰英總結時談到,李薇教授走南闖北探索新式立裁,深入調研染織技藝。她喜愛古代詩文的高深意境,并大膽引用到現代設計之中,一次次的超越、一次次的突破,將一批批具有獨特風格的新作奉獻給社會,彰顯藝術家的修養、設計家的氣度。
劉巨德致辭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劉巨德表示,李薇教授的藝術能達到如此的高度,是因為傳統的學院精神中,純藝術和設計藝術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的,就像魚和水的關系。人類是自然、社會、宇宙中最敏感的神經、最敏感的靈魂,學院培養的是天地之間的勇者、創造者。
張曉凌致辭
著名藝術批評家、策展人、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曉凌總結時談到,李薇教授的設計向緙絲、染織等傳統的遺產學習,從材料到成品,形成一個非常好的當代體系。服裝現代性的第一價值指向就是中國形象,希望李薇教授的作品能為中國形象的建構提供設計智慧。
李薇致答謝辭
美術學院教授李薇介紹了展覽策劃組織的背景、作品創作的思考等。本次展覽的成果依托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國家禮儀服飾研究”,與相關非遺傳承人共同交流研究傳統織染繡等技藝,并以此展開的系列作品創作。李薇表示,學院的支持、師友的熏陶以及學生的培養成才是自己人生中的重要財富,來自各方的幫助與激勵是自己藝術創作接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最后,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王巖宣布展覽開幕。
王巖宣布展覽開幕
本次展覽由美術學院主辦,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美院當代藝術研究所承辦。展覽將持續到11月7日。
嘉賓與師生合影
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影像集錦
展覽
展覽現場影像集錦
李薇教授,1986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美術系留校任教。2000年作為訪問學者前往法國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與巴黎高級時裝公會學校學習。
李薇教授從教四十年來,一直致力于傳統文化研究,以傳統手工藝為媒介,專注于服裝藝術設計及當代藝術的創新實踐研究。出版《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國卷·技藝卷·刺繡 抽紗 編結 劇裝道具篇》《京劇服飾制作技藝研究》《繡娘》《染匠》《織匠》《中國傳統服飾圖鑒》等多部重要學術著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清華大學領軍人才專項及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等多項重要科研項目。其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級獎項:2004年服裝作品《夜與晝》獲得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2009年作品《清·遠·靜》獲得“從洛桑到北京第六屆國際纖維藝術展”金獎,2014年獲得“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領導人服裝設計”榮譽獎,同年獲得“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稱號,2022年獲得“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制服設計”銅獎,2022 年獲得“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榮譽稱號。近幾十年來,多次在英國、法國、美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個人作品展,并發布植物染、高級定制、非遺主題個人服裝秀10余次。
“衣者,天地形”——自然無往而不美,李薇教授的藝術創作理念存于心,而通于山水之間。她在創作中,以或靜置或動態的服裝藝術作品為媒介,連接起自然、科技、時尚與其活躍的藝術心靈,于服裝藝術作品中追尋心靈與自然的合一。正如著名藝術批評家、策展人,天津美術學院教授高嶺教授評價:“李薇的服裝及纖維藝術作品,是她二十年服飾設計和材料研發方面堅持不懈努力的最終呈現。它清晰并且有力地說明,真正的服裝設計師,最終都將是服裝文化的哲學思考者,終究都將于有形有色的空間實體中,見出無形無色的生命之本源。”
學術研討會
張敢教授擔任學術主持
開幕式結束后,來自不同領域的十余位專家學者就“衣者·天地形:李薇藝術作品展”進行學術交流。研討會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敢教授主持。
孫淮濱作主題發言
中國紡織聯合會原副會長孫淮濱認為:“李薇是一個藝術家,同時她也是一個踐行者,她特別注重田野調查以及與傳承人的交流合作,而且把傳承人根和魂的東西做比較,從本質上領會、發揮、傳承。從而使得這種民族精神能在她的藝術品當中得到發揚。”
劉元風作主題發言
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北京服裝學院原院長劉元風表示:“李薇的作品既立足于傳統又面向世界,既立地又頂天。她的作品根基都是傳統文化的,她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來把控她的作品?!?/p>
陳岸瑛作主題發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陳岸瑛教授總結時談到:“李薇教授從事的當代藝術是從一個天然的材料變成一個面料,然后又變成服裝,最后穿在身上的過程。大的視覺上就是一種所謂的山水精神和天地精神的表征,在這個大的視覺表征下面還有一個微觀層次的表意層面?!?/p>
喻佑斌作主題發言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喻佑斌總結時表示:“在李薇的作品里面發現她作品前后的風格跨度很大,不斷地在嘗試新的方式,不斷地在自我超越、自我突破?!?/p>
陳默作主題發言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電視節目研究所所長陳默表示:“李薇的作品沒有邊界,指向無形無限,又指向無邊,所以具有特別的空靈感,這是東方的意識空間所帶來的?!?/p>
高嶺作主題發言
著名藝術批評家、策展人,天津美術學院教授高嶺認為:“李薇把服裝具體的功能性抽離開來,她把服裝當成是在天地中間,因為人也是來自于天地,人和生靈、生物性和自然之間是什么關系呢?主要是溫度?!?/p>
曾輝作主題發言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歌華創意設計中心主任曾輝表示:“李薇用一種跨界的、融合創新的方式,用一種無界的藝術思考來展現出無窮的創造力,影響到未來非常重要的藝術思想體系,是無界的精神。”
秦岱華作主題發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服系副教授秦岱華總結時談到:“李薇教授對材料的運用匠心獨具,在運用材料中間她有一個核心思想,就是天地人氣韻生動、靈動這方面,她在材料上面表現得特別充分。”
張寶華作主題發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服系教授張寶華表示:“李薇教授將傳統文化跟當代藝術結合,也許會成為我們探究未來的藝術教育追求,形成一種中國范式非常重要的案例,她為我們的紡織服裝藝術教育尋找了更多的方式和方法?!?/p>
研討會最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本次展覽學術主持張敢總結:“李薇既用了中國傳統空靈的筆墨語言,又注意對身體本身的研究,所以她設計的服裝本身,是東方韻味跟中國人本體的結合。設計進一步發展時就應是一個設計觀的問題,即為誰設計、為什么設計?希望未來的設計能夠對中國文化有推動,在一個藝術家、設計師一生的創作過程當中,超越邊界,以無界的意識,才可能實現這種文化的繼承和超越?!?/p>
研討會現場
部分展覽作品
《夜與晝》系列作品,綃、水紗
100cm×160cm,2000.
第十屆全國美術展覽金獎 2004
《夜與晝》絲網版畫,版畫紙
75cm×110cm,2019
《山巒》,綃、水紗 、珠片
15cm×25cm,2019
《大漠孤煙》,綃、水紗
135cm×1200cm,2022
《枯山水》,夏布
500cm×1100cm,2022
《樂山水》,水紗、絹
35cm/130cm×750cm,2022
資料提供|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
文案|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