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浙江省文聯主辦,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浙江美術館、杭州市蕭山區文聯、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和電影學院、《中國攝影》雜志承辦的“TOP20·2023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將于2023年11月4日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今年10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攝影專業2022級博士研究生王聞博(導師:馮建國)的作品,從1516位攝影師總計2246組的投稿中脫穎而出,成為2023年“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入圍者, “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每兩年舉辦一屆,這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攝影專業第三位研究生入選。此前,碩士研究生劉思麟(導師:馮建國)在2015年入選“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博士研究生張櫻瀚(導師:馮建國)在2019年入選“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
攝影術發展至今已接近二百年。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攝影師在其特有的年代背景下發明創造或改進了無數種拍攝方式與照片類型。誕生于工業時代前夕的攝影術不僅追溯了農業時代,也隨人類走過工業時代進入信息時代。與此同時,攝影術的風格從畫意攝影到直接攝影、新紀實攝影再到后現代主義攝影,不僅完成了風格多樣化的轉變,也促使攝影師群體的急劇增長。作為接觸攝影術十余年的學習者,近年來王聞博察覺到一部分當代攝影風格與傳統攝影術漸行漸遠,取而代之則是更多地向“內”發掘,即深挖自身的私人情緒狀態與內心世界。對于此種傾向的攝影風格,攝影術的藝術特性與其相得益彰;加之數碼相機功能的更加便捷化,拍攝一張圖片的前置語境門檻變得不再重要;虛焦、欠曝或其它技術性問題都能被作者解釋的情緒化所消解,甚至變為一種特有風格。久之,大量不知所云的同質化的攝影作品誕生,令他感到不安。
社會的變革、大時代的更迭會激發出藝術創新能力的發生。但縱觀目前的世界,藝術更新在短時間內尚無可能,于是他在傳統攝影術的基礎上,把觀察點轉移到多維空間和宇宙、時空之中,希望從中尋找靈感,希望能對攝影語言有自由創新與探索。在此前提下,他在2021年拍攝的作品《創時紀》就是利用對于傳統攝影曝光方式的改變,拍攝到了一系列扭曲時空的攝影風格,這是他對于攝影語言的第一次創新嘗試。
評委李樹峰認為,王聞博拍攝于2023年的系列作品《創時紀II 星系》秉持“對攝影語言有自由創新與探索”的前提進行構思與拍攝。顯影材料基于不同的磁力觀測紙,并以“厚度充磁”“徑向充磁”“多極充磁”等充磁方式的磁鐵為顯影主體。在研究過程中我發現,小型磁場的關系和宇宙運行規律有許多相似之處,于是本人利用可視化磁場觀測的方式,使用大畫幅相機進行置景拍攝。作品中可以清晰觀測到小型人造磁場所產生的近似行星大氣層、引力環、引力波、月食、星軌,以及晝夜、太陽黑子的形象。本作品中不含任何AI與PS生成的內容,謹以此致敬傳統攝影術。
《創時紀II 星系》秉持“對攝影語言有自由創新與探索”的原則,利用可視化磁場觀測的方式,使用不同的磁力觀測紙作為顯影材料,使用大畫幅相機進行置景拍攝,讓拍攝成為一次特殊的影像實驗。這樣扎實的以技術為基礎的攝影創作在當下難能可貴。觀眾一方面可以通過觀看作品,激發出對宇宙現象的想象,另一方面,可以追索攝影語言的形成方式,強化操控影像的內心體驗。
王聞博,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碩士畢業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2022級博士生,導師馮建國教授。2020年入選“侯登科紀實攝影展”,2021年榮獲“貴州國際在地影像節飛虎獎”,2021年榮獲北京電影學院優秀畢業生獎,2021年榮獲《中國攝影》優秀畢業生作品獎,2023年入選“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2023年入選“全國大畫幅攝影展”。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中國當代攝影圖錄-王聞博》。
入圍作品欣賞
《引力波》
廣義相對論限制了引力相互作用的傳播速度為光速,因此兩個天體間萬有引力的感應會產生引力波的現象。此張照片使用傳統大畫幅相機“捕捉”到了兩顆天體受引力影響從而釋放出視覺可見的引力波,在碰撞瞬間產生光暈,是天體間的“決定性瞬間”。
《黑洞》
靈感來源于《星際穿越》中的黑洞。目前人類無法清晰地捕捉到真實黑洞的清晰影像,此張照片基于我自身對天文學的認知加上攝影的特性,模擬了黑洞的引力光環與黑洞發出的引力環。
《量子糾纏》
對于兩個相互糾纏的基礎粒子,分別測量其物理性質,就會發現位置、動量、自旋、偏振等現象。此張照片利用攝影術解釋不同量子之間紛繁復雜的關系。
《太陽系》
利用磁性與膠片顯影特性復刻出的太陽系。在我的太陽系中,有包括冥王星在內的九大行星,中心巨大的太陽對于每顆行星都具有真實引力,因此可以從此張照片中觀測到行星的大氣層、引力波、月食、星軌,以及晝夜甚至還有太陽黑子。這些現象以磁場為基礎自然發生,并未有后期合成。
《冥王星》
看那顆孜孜不倦地繞太陽運行的矮行星,就是冥王星。雖然它被人類踢出了九大行星的行列,但它對于光與熱追逐的熱情從未被熄滅。
《洛希獻祭》
靈感取自于天文術語洛希極限,即一個天體對自身的引力與第二個天體對它造成的潮汐力相等時兩個天體的距離。當兩個天體的距離少于洛希極限,天體就會傾向碎散,繼而成為第二個天體的行星環。兩個天體互相吸引,其中一個天體為了奔赴向另外一個天體,不惜粉身碎骨自我獻祭,但卻永遠無法合為一體,而是成為行星環守護在另一個天體周圍,是宇宙中最浪漫的距離。
《降臨》
一顆種子,被母星吸引,受引力影響,即將降臨在母星之上;母星打開其大氣層,迎接這顆種子的降臨。
《誕生》
兩顆行星相結合,短暫的碰撞引發了比其所在星系光亮總和的光芒,預示著超新星的誕生。
《平行宇宙》
多元宇宙論下,每個恒星及行星在其某個對立面上都有相應的平行宇宙,每顆天體對自己命運選擇的可能性都包含在平行宇宙的事件發生概率之中。
圖、文:信息藝術設計系
2022級博士生王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