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
2023年8月30日-9月10日,由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海外文化弘報院主辦,中國美術館、日本文化廳、公益社團法人日展、公益社團法人日本工藝會共同參與的“和而不同——2023中日韓工藝展”在韓國全州全北藝術會館展出。該展覽是專為第14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舉辦的“中日韓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以工藝展的形式,促進中日韓三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建中、白明,副教授吳昊宇、王曉昕四位教師的作品參加此次展覽。
開幕式當日,參加第14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的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部長胡和平、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樸普均和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永岡桂子親臨展覽現場,在三國代表團成員的導覽中饒有興致地參觀了整個展覽。
“和而不同——2023中日韓工藝展”的舉辦,不僅成就了中日韓三國之間的一次高水平藝術交流,也為中日韓文化藝術交流史書寫下一段嶄新的篇章。
中日韓三國地緣相近,人文相通,在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交流之中,工藝美術一直作為重要的文化橋梁,聯結著三個國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本次展覽試圖探索當代語境下中國、日本和韓國工藝的共性和個性,嘗試比較三國工藝所共有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昂投煌笨山庾x為“多樣性中的和諧”,意在探索三國工藝和諧發展、共存共榮的未來路徑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價值。展覽同時提出了“通過工藝思考——未來、自然和文化”的主題,以手工藝的人文關懷,直面生存環境的改變、數字化轉型和信息時代下人類情感缺失、共情和溝通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四位老師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闡釋“通過工藝思考——未來、自然和文化”的主題,蘊含藝術家自己對東亞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理解與體認。
王建中教授的作品《抵達》的外部形態為類似金字塔狀的三角形,極簡的外形下,蘊含著天地四方的東方意象。視覺上,藍綠色的半透明漸變色彩猶如天穹和四野,三角體一角被切開,既打破了單一的半透明材質,又使作品瞬間具有了穿透力,仿若突如其來的天外來客,劃破寂靜的星空抵達地球。
白明教授有兩件作品參展,他的作品《生生不息》與《線釋水》抒發了東方的智慧與生機。《生生不息》源于青藤類植物的啟示,是對它們初春生機的提煉,將線條與芽苞的組合形成節奏與韻律,布滿圓潤的瓷瓶。一株草,可以舞蹈,一根藤也可以歌唱。在中國,水被形容為智者,其萬化的形態也被稱為智者的語言。藝術家引導觀者凝視這安靜的水面,觀察它們的微波蕩漾……作者將這樣的視覺感受簡化成不斷變化著的青花的線條在碩大的瓷瓶中形成海天空闊的自由而詩意的景象。
吳昊宇副教授的作品根據石的形態進行再創作,探索回歸東方文化在陶瓷語言轉換上的新語境,瓷的“器”與石的“境”產生了強烈的對比,新生文化與固守、當代與傳統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共生。
王曉昕副教授的作品《萃聚》源自《易經》的“萃卦”,“澤上于地,萃也”。意為溪水在大地的承托之下匯聚成澤。作品以人的個體形象攜手而成,既象征著人類彼此之間不斷密切的深度聯系,又象征著人類對于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形成了萃聚人力,匯聚人心的聚流之澤。同一片藍天下,有著同一個夢想,為人類更美好的愿景緊密相聯,萃聚起人類文明的無盡希望。
“和而不同——2023中日韓工藝展”由三個國家的相關部門合作策劃完成,韓方負責此次展覽的主策劃和“韓國工藝”的作品提名,中國美術館負責“中國工藝”的學術策劃和作品提名,“日本工藝”由“公益社團法人日展”和“公益社團法人日本工藝會”兩大團體共同提名。展覽共計展出47位中日韓工藝界元老、中堅和新秀藝術家的50件(套)作品,涉及陶瓷、金屬、木漆、纖維、玻璃和其他(本國特有的)工藝美術領域。47位參展藝術家中包括5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其中3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4位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和多位蜚聲國際的中日韓工藝界的重要代表人物和中青代創作者。中國的雕漆、犀皮漆、釉下青花、壽山石雕、紫砂、景泰藍,日本的蒔繪、紅型、色繪瓷器,以及韓國的螺鈿鑲嵌漆器、粉青沙器、韓紙等極具本國特色的工藝形式同臺亮相,各顯千秋。這些以石、木、泥土、金屬、玻璃、紙和竹等天然材料創作的現代工藝作品,展現出三國藝術家對于本國傳統工藝、材料和表現形式的重新詮釋,拓寬著彼此對于同時代三國工藝美術和物質文化的了解和認知。
展覽舉辦地韓國全州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因至今保留有韓屋群落和韓紙等文化遺產,而被譽為“韓國傳統文化發源地”。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師參展作品欣賞
白明 教授
生生不息 白明
瓷土
45×45×46(h)cm
2013年
線釋水 白明
瓷土
57×57×56(h)cm
2016年
王建中 教授
抵達 王建中
玻璃 68×30×39(h)cm
2015年
中國美術館藏
吳昊宇 副教授
新石器 吳昊宇
瓷土 55×28×48(h)cm
2018年
王曉盺 副教授
萃聚 王曉盺
黃銅、金
47×47×25(h)cm
2023年
展覽現場
韓國全州全北藝術會館
中日韓策展團隊
嘉賓觀展
展覽現場
(圖、文:參展教師 部分圖文來源:中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