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下午,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全國自學考試藝術類專業委員會主任王明旨教授蒞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系列講座,為美院師生帶來以“藝術設計的價值取向”為主題的精彩演講。期間,王明旨教授通過回顧中國藝術發展史上的先行者和分享工業設計的實例,指出藝術設計應與生產生活并行發展,鼓勵每一位懷揣夢想的設計師秉承責任感和適度精神進行設計。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王明旨
美術學院副院長楊冬江教授擔任學術主持
講座在美術學院A301報告廳舉行,130余名師生現場參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楊冬江教授擔任學術主持。同時,本場講座還通過學堂在線、雨課堂及清華大學微博、抖音、快手和B站賬號線上直播,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客戶端同步進行線上直播,受到校內外師生及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
講座伊始,王明旨教授通過一塊小小的包裝紙的演變史,指出了藝術設計的三大要素:需求與功能、材料與技術、創造與審美。王明旨教授特別介紹了中國藝術發展史中兩位重要的先行者——雷圭元教授和鄭可教授,并以和鄭可教授一起為北京汽車制造廠做設計的親身經歷,為在場師生講解了藝術設計中需求與功能之間的關系——材料與加工技術的迅速發展為需求提供可能,藝術表現的創新為設計帶來強烈影響,兩方面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此外,王明旨教授還例舉日本雕塑公園的軟雕、日本藝術工科大學校門口的山泉流動裝置、積雨的青蛙石臺等,向聽眾介紹巧妙的就地取材的創作方法。
王明旨教授將當下工業產品流行趨勢的主要特征歸納為四點:突出個性化特征、針對性設計趨勢、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表現高新科技成果。在當今社會各類產品越來越豐富的情況下,王教授認為藝術設計應該成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果與人類生存需求之間的橋梁,應該美化人類生活,使產品應用變得更安全、便利,并以設計成果引導人們更科學的生活。但在商業的推動下,很多公司為了利益更大化,拼命推出新產品,而有些產品已經超出了設計最初的想法——為人服務,解決生活難題,引導人更科學地生活。王明旨教授就這種異化現象,歸納了以下五個方面:功能設計表面化、商業設計極端化、民族風格符號化、奢侈設計擴大化和易忽視人群被邊緣化。無序的商業競爭和無節制的消費,只會造成人類生存環境的迅速惡化。
王明旨教授在思考如何能夠真正地用設計來引導人們走向更科學的生活,并凝練為“適用”“適當”“適度”六字。“適用”是對于產品功能來講,“適當”很大程度上是對自然環境來講,“適度”是對社會發展來講。“適用”“適當”“適度”就是美,這個美是哲學的美,不是單純視覺的美。王教授認為,“適度”對于藝術設計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命題,科技的發展是要拼速度的,然而設計未必拼速度。設計是要找到對人類精神方面、應用方面、安全方面、教育方面、服務方面都適當的那個點,做到適度,設計才能脫穎而出。
王明旨教授與在場師生分享了兩個觀念:一是從厲行節約到主動選擇簡樸;二是在方便快捷的時代,人需要刻意追求一些“不便”,設計應該慢剎車,設計師應該扮演一個適度的角色,而不該是激動的、瘋狂的、忘乎所以的角色。王明旨教授強調“考慮適度”是設計的任務,也是未來發展很有希望的一個方向,希望大家把“適度”作為一個課題認真研究。
王明旨教授豐富的設計實踐經歷與深入淺出的理論講解深深啟發了在場聽眾。在提問交流環節,學生踴躍提問,就“過度包裝”“產品的迭代升級”“追求享樂與適度設計的矛盾”等問題與王教授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探討交流。
工業設計系主任張雷教授曾為王明旨教授的學生
講座最后,一位特殊的學生起身發言。曾為王明旨教授的學生,現任清華美院工業設計系系主任的張雷教授向王明旨教授致敬。他深情回憶了王明旨教授講授工業設計課的情景,介紹了王教授的設計教育方式如何影響了自己的教學。張雷感慨,正是因為王教授一直在設計實踐的前沿,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講座中才能將抽象的概念講得特別生動,使大家受益匪淺。
講座現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系列講座”邀請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資深教授、學術名家執講,旨在搭建前沿的學術思想交流平臺,及時感知并把握時代的脈搏,積極探索藝術與人文發展與研究的新思路、新方向、新模式。系列講座立足于通識教育理念,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面向清華大學師生及社會公眾開放。下期講座,同樣精彩,敬請期待。
(文、圖:教務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