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CN EN
首頁   /   教學   /   教學動態   /   正文

分享

清華美院工藝美術系邀請瑞士當代首飾藝術家大衛·比蘭德線上舉辦學術演講
2021.11.24

演講海報

2021年11月18日下午14:00,瑞士當代首飾藝術家大衛·比蘭德(David Bielander)以線上會議形式做了題為《當我們可以創造藝術的時候,為何還要創造首飾?》的學術講演。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主辦,系黨支部書記王曉昕副教授擔任學術主持,畢業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首飾藝術家戴夏涵擔任翻譯。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當代首飾藝術家之一,大衛·比蘭德先生針對中國的首次學術演講受到了國內外高校師生、珠寶首飾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600余人次在線參與了本次學術講座。

大衛·比蘭德(DAVID BIELANDER)

大衛·比蘭德先生線上分享

工藝美術系王曉昕副教授擔任學術主持

大衛·比蘭德擅長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用品通過熟悉而詼諧的手法結合起來,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可穿戴藝術品,深刻的探討了物品的身份、關系、歸屬、判斷和感知等問題。作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近期舉辦的眾多國際學術活動之一,本次講演旨在推動國內外高校師生、行業從業者有機會深入了解當代首飾藝術的設計理念和發展狀況,并領略其最前沿的風采。

大衛·比蘭德作品-三重冠

在講座的開始,大衛·比蘭德用一系列的問題引發觀眾的思考:在不同的時間和語境下,同一種媒介有著何種不同的意味?在多年的創作當中,大衛·比蘭德一直對于如何操縱和變換身份、從屬關系、判斷和感知而著迷。身為一名首飾和金工匠人,他并不在意首飾與裝飾性之間模糊的關系,而是意識到首飾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的獨特性對于今天的話題有著特殊的意義。

Lips,1999

ENZIANBrooch,2012

Pinocchio, 2019

大衛·比蘭德主要從首飾作為媒介的獨特性和自身的創作方法兩個角度展開的演講。在第一部分話題的講解中,大衛·比蘭德認為人類在通過事物與事物的關系感知世界的過程中,每當一件物品發生一點點微小改變時,就可以讓人們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感知它。事物曖昧的和包容萬象的特質決定了人類存在的一個現實就是永遠無法抵達完全的真理,因為真理依賴于人們觀察事物的視角。故每當他在創作新的作品時,更多的會思考如何將作品處理成為一件具有藝術性的作品,而不是它與一件物品的相似度。比起照搬一個物品淺顯的外表,大衛·比蘭德更加愿意去捕捉它們的特征和性格,將這種曖昧的和包容萬象的性質物質化,從而通過與人身體與心智的支配力的調情,創造出可感知的真實物。

slug family,2004

靈感來源—生活中的紙板箱

Cardboard, 2015

Scampi (raw)bracelet, 2007 / 2012

Pneu Bracelet

在變形系列作品中,大衛·比蘭德并未改變材料本身,而是盡量將所使用的物品的全部都呈現出來。利用材料給人帶來的遐想,以最少的干預,將材料本身的精髓引誘出來。創作的本意是讓這些作品看起來毫不費力,就像一個魔術,或者小孩的把戲一樣。大衛·比蘭德的創作自一個想法伊始,根據想法來尋找適合的材料和技法,并通過多元的成型技法來完成作品的制作。

Tortoise shell bowl, 2014

Tortoise shell bowl使用圖

靈感來源—所奈特14號曲木椅

Sausages necklaces

隨后,大衛·比蘭德重點講述了他的創作方法。他的創作并不力求創造任何新的事物,而是通過現有的經驗來解讀和創作經典符號。人們對于經典符號的期待,會因為它存在的時間和環境而發生變化,這也是他這一系列創作的意義所在。大衛·比蘭德從蛇的歷史、外觀、不同文化語境下的的含義、所代表的符號等多個方面進行研究,最終確定制作一條2米半的“蛇”。這件作品不是一個微縮雕塑,也不是一個擬態的模型,更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件有穿戴功能的首飾,舒適、輕便且靈活。

靈感來源—經典符號“蛇”

Mamba, 2011

Snake charmer,2017

通過這件作品,大衛·比蘭德試圖引誘新世紀以來習慣于城市生活的人們愿意用一條兩米半的蛇去裝飾自己,并且樂于佩戴著它出入公共場合。與此同時,每一位佩戴者和作品產生的聯系,都會賦予作品新的生命力。他認為在整個佩戴過程中,首飾會被無限的評判、感知、收藏、正確的或是錯誤的歸類、理解與誤解,而這些無比具象的結果就是首飾最美的地方。

大衛·比蘭德調試作品

在講座的最后,大衛·比蘭德為我們展示了驚艷的藝術創作——煙霧戒指。觀眾通過拉動小的開關讓整個流程開始,經歷了蒸汽蒸餾時加熱的聲音,氣缸被煙霧填充,煙霧向布袋的方向蔓延,隨著指示燈亮起,一枚由煙霧制成的戒指掉進布袋里面,其所承載的是關于一件首飾被成功制作出來的記憶。這件充滿想象力的作品充分詮釋了演講的主題——當我們可以創造藝術的時候,為何還要創造首飾?首飾在恰當的場合,佩戴在恰當的人身上,是一件非常吸引人的事情。首飾被激活的瞬間,才是它真正作為首飾的瞬間。首飾的完成并不是在工匠完成工作后放下工具的瞬間,而是首飾被佩戴的時刻!

Smoke ring

大衛·比蘭德與煙霧戒指機

煙霧戒指布袋

Big Apple Neckpiece,2015

帶紙板皇冠的自拍

Cardboard Crucifix, 2015

佩戴者的自拍

Cardboard Crown,2015

佩戴者的自拍

Banana pendant, 2010

佩戴者的自拍

講座結束后,與會的院校師生與大衛·比蘭德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大衛·比蘭德從作品創作手段、造物者身份等角度耐心解答了觀眾的提問。觀眾們紛紛表示被本次講座內容做展現出來的奇異思路和探索精神所折服,受益匪淺。

大衛·比蘭德解答聽眾提問

(圖、文:工藝美術系副教授 王曉昕)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00084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联系我们: 临泉县| 贵港市| 如东县| 谢通门县| 台安县| 延长县| 丹寨县| 孝昌县| 东阳市| 佛坪县| 南乐县| 高阳县| 武川县| 额敏县| 岚皋县| 盘山县| 武安市| 娄底市| 鹰潭市| 昌宁县| 阿克陶县| 乌什县| 潞西市| 藁城市| 曲水县| 团风县| 苗栗县| 辽源市| 冷水江市| 广元市| 金平| 嘉鱼县| 北票市| 安岳县| 七台河市| 万全县| 乾安县| 屯昌县| 平泉县| 宁陵县| 龙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