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
2019年4月25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主辦,學院分工會承辦的“設計可持續?清華美院青年教師沙龍第9回”舉行。清華美院黨委書記馬賽、副書記鄒欣以及來自各系的青年教師近20人參與熱烈討論,大家圍繞設計、藝術、可持續等問題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自己的思考和疑問,在相互的交流和提問中獲得更多啟發。
沙龍由清華美院工業設計系教授劉新、《裝飾》雜志編輯部主任周志共同主持,信息藝術設計系副教授付志勇、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崔笑聲、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向帆、工業設計系副教授范寅良、繪畫系教師閆輝、北京林業大學藝術學院教師姚璐作為嘉賓參與沙龍,德國羅森塔爾有限公司創意中心總監羅伯特·蘇克以及陶瓷藝術設計系、雕塑系、藝術史論系、信息藝術設計系、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工業設計系、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教師也參與到本次沙龍討論當中。沙龍由工業設計系教授劉新、《裝飾》雜志編輯部主任周志共同主持。
工業設計系副教授范寅良、繪畫系青年教師閆輝
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向帆、北京林業大學藝術學院教師姚璐
沙龍中金句頻出,比如“人有欲望,設計就有需求,設計不會作為不可持續的一種行業,但設計本身是否推動了節約型社會的發展?”“拋開情懷,可持續設計具體應該如何開展?”“讓設計成為一種‘再設計’”“藝術家負責提問題,設計師負責解決問題”等等。
劉新首先介紹了剛閉幕的第三屆LeNS可持續國際會議,全球36個大學參與到這個項目,并首次嘗試了全球同步的分布式會議方式,在北京、米蘭、巴西、南非、印度、墨西哥同時舉辦,利用網絡分布式的討論可持續話題。他希望青年沙龍的這次討論可以回歸可持續的根本出發點,引發更多的思想碰撞。
周志提出可持續是熱點話題,本次沙龍主題“設計可持續?”可以視為是對這個詞的質疑。當下,可持續、生態、綠色設計、環保設計等概念層出不窮,也非常有必要進行辨析,可持續不能僅作為一種口號,籍由可持續而衍生的思考也應更多樣化,更多維。可持續應有可操作性,現在已經有廠家開發了一些產品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顧時尚與實用,在可持續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付志勇指出從宏觀方面看很多項目涉及到可持續發展戰略,比如更健康的福祉,更好的教育,甚至包括對海洋、飲用水問題的關注,“可持續”在UNDP變成一個非常大的概念,設計是其中的交叉點,這應引發重新思考,我們談的設計究竟在談什么?他提出在這樣的背景下,要重新去定義設計和可持續,要應對這樣的挑戰,包括教育、學術研究要注重什么?這里面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是值得討論的。
崔笑聲提出“可持續”這個提法,后面加不加設計,是一個可以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到政策、經濟、法律等各種因素,所以在設計學或者設計這個門類上對可持續的可操作性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同時,他也提出可持續戰略落實到專業的設計門類中,具體是什么樣的操作,或者是什么樣的替代詞,這需要設計學門類參與者需要深入去思考。他認為應深入挖掘在各個專業的設計門類里面,或者跨專業的設計門類里面能否找到一些有共識的切實問題,展開真研究。
范寅良針對綠色建筑和城市可持續的問題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實踐,他談到人有欲望,設計就有需求,設計不會作為不可持續的一種行業,但設計本身是否推動了節約型社會的發展?這是一個問號。設計推動到底什么樣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是不是設計讓生活更美好,更健康?同時他認為可持續與設計之間有一定的矛盾,這個矛盾就是對欲望的認識,設計對欲望的認識和解決方式,和人們本身的需求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因為兩方面都有不同的利益關系。可持續設計不是在節約東西,最關鍵是要平衡各種資源,需求和需求之間能達到共贏,這樣才能達到相對的平衡。在具體的設計中,要把可持續落實到某一個需求點上。
姚璐提到“可持續設計”的價值引領不應僅僅是用戶需求,或者空間的形式與體驗,要以環境的整體發展為主要目標。這個過程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環境的互動。同時她也提出“設計學”在“可持續發展”中的具體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很多可持續的“網紅”作品中,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要么就是為了可持續反而造成了更多的消耗和不可持續,或者是符號化的可持續,拋開情懷,“可持續設計”具體應該如何開展?最后,她也對設計院校中“可持續設計教學”如何開展分享了思考與目前的工作。
德國羅森塔爾有限公司創意中心總監羅伯特·蘇克從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談起,說到“可持續”是一個大理念,但執行起來面對很多困難。因此無論從設計師、生產者、用戶,都要從小事做起,比如少用一次性的東西,多普及“可持續”的理念。這個很有意義。同時他提到能源是有限的,在設計中要考慮如何進行改變,讓設計成為一種“再設計”,一味強調新產品,但新、舊產品之間沒有聯系,資源不能兼用,就會造成很大的浪費。
陶瓷藝術設計系尹航在討論中分享了她自己踐行“可持續”的行動,提倡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去改變,也是推動“可持續”的力量。同時她還提到能否以可持續的材料去替代塑料,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而減少對世界的污染。
清華美院黨委書記馬賽指出,希望青年沙龍能夠促進大家更多的交流和合作,這是沙龍核心的目的。現在很多創新都是在交叉層面產生的創新,美院的各系之間的教學可以有更多的交叉合作。對于“可持續”的話題,馬賽認為要分析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去看這樣一個問題。以美院工業設計系“展示設計課程”為例,他談到這樣的課程不僅讓學生們學習了展示專業知識,還滲透了“可持續”的理念,是從教學角度對“可持續設計”的探索。
閆輝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談了對“可持續”的理解,提到當代藝術不是一個純粹的藝術本題的概念,也會涉及到文化、環保等命題。只是用一種環保材料來表達環保的理念,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如果借用新型的材料傳遞對于這個社會問題的思考,受眾會更大。新型材料、環保材料,對于藝術家來說首先使用這種材料是一種態度,其次還可以以藝術創作來呼吁公眾關注“可持續”話題。
向帆指出探討什么是“可持續”,首先要提出什么是“不可持續”。首先分析哪些東西沒有持續下來,這會幫助我們什么理解什么是“不可持續”,才能理解什么是“可持續”。同時她提出藝術家的提問、科學家的研究,讓“可持續設計”可以落地。
在自由討論階段,藝術史論系副教授章銳介紹了“當代藝術”與“可持續”的關系,提出古代傳統的藝術創作里面的“可持續方式”。藝術史論系副教授郭秋惠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對藝術史的回顧,提出應倡導健康、適用、合理的生活方式。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蔡琴分享了她參與的有關“可持續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的經歷,提出作為設計學科在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包括“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也指出美院很早以來就已經在各個方面參與這方面的建設,而且這個理念慢慢滲透到美院的教學和研究中。設計首先要建立這樣一種理念,每個人都是設計師,“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建立起理念認同。
信息藝術設計系副教授王之綱從信息藝術領域談到媒體內容的生產也存在高度浪費的現象。信息化是一個趨勢,但我們缺少對立面的反思。對于科技倫理聲音非常微弱,缺少制衡。他提出大家對于“創新”這件事情的認知和理解還有偏頗,需要設計師們認真思考。雕塑系副教授馮崇利從雕塑專業的角度談到藝術工作者的作品應能夠反映持續的理念,這是最大的“可持續”。另外他也從設計的角度提出要做最合適的設計。他以自身在故宮博物院的工作經歷提出,平衡好手段和意義,對于文物進行最合理的利用和展示,都是好的“可持續”方式。工業設計系副教授周艷陽提出個人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扮演怎樣的角色,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也引發了大家的諸多思考。
現場討論激烈,氣氛活躍,有問有答,從沙龍主題延展出更多話題,大家都認為“可持續”既是責任也是問題,設計師、藝術家對于這一理念的傳播以及落地都負有責任,應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在教學環節中積極推動貫徹“可持續”理念,同時通過設計和藝術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文:美院院工會 圖:教師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