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旨
坐在清華美院明亮寬敞的工作室里,王明旨教授回憶起20年前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籌劃合并進入清華前后的日子:“能在清華大學發展藝術學科,對學校和學院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當年我們曾為此用投票的方式征求全院教師和職工的意見,投票結果是:絕大多數教職員工都欣然同意。”
從當年的中央工藝美院院長到合并后的清華大學副校長兼美術學院院長,再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如今仍擔任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明旨已為清華的美術教育貢獻了近20年。2018年年初,王明旨被評為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
“合并特別順暢”
“記得當年我曾去找全國雕塑方面很具權威的學術機構——城市雕塑委員會,負責人王克慶先生原來是留學蘇聯學雕塑的。他給我寫信推薦了好幾位老師,我們都請進來了。為了豐滿壯大清華的美術學科,我們當時引進的教授級別的老師有將近30人,可見力度之大。”
1999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清華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時候,王明旨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兼清華美院首任院長。改組學科,吸引師資,成為當務之急。
王明旨回憶,原先的中央工藝美院是一個高水準但比較“微型”的學校,整個學校學生不到一千人,教師也不過二三百人。學科方面,原先以藝術設計為主,另有一小部分是區別于純繪畫與純雕塑的特種工藝,包括裝飾繪畫、裝飾雕塑、壁畫等。工藝美院并入清華后,王明旨與其他老師商議,決定將學科范圍由原來的以藝術設計為主擴展到大美術的范疇。在這種思路的指引下,清華美院在保持藝術設計學科優勢的基礎之上大力加強美術類學科建設,廣攬賢才,迅速發展,成為令全國矚目的“后起之秀”。以雕塑系為例,近年來,雕塑系先后完成幾十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對我國城市雕塑建設產生了積極影響。版畫、油畫等專業也都發展迅速,令人刮目相看。
除了構造設計與美術并重的整體教學框架外,王明旨還力推藝術與科學交融的大方向。2001年5月,清華90周年校慶剛剛結束,清華美院在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辦首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科學、藝術兩大領域的兩位大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和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聯手倡導了這次活動,展覽參觀人次刷新了美術館的歷史紀錄。
藝術與科學交融自此成為清華美院發展的一面大旗。展覽期間,學校支持美院成立了“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中心在此后的20年間一直通過學術研討會和學術展覽等形式,延續并拓展藝術與科學交融發展的空間。
回顧清華美院近20年的建設歷程,王明旨說,不管是最開始的并入,還是之后的發展,學校對美院的發展和運行都一直“開著綠燈”。“我感覺合并得特別順暢,學校對美院各方面的創新性工作也都非常支持,投入很大力量。”談起這些,王明旨至今還充滿興奮之情。
“你應該學最新的商業美術”
回顧自己在藝術學習、藝術教育的道路上走過的大半生,王明旨說,這段生涯早在自己上初中時就奠定了基礎。
“我初中有幸在北京一中讀書,當時一中有一位叫金玉峰的美術老師,是一位非常有水平、非常熱情的老師,一直活到88歲,他教出了很多美術學科的優秀學生。”金老師在北京一中組織了一個當時非常出名的美術組,畢業多年后,王明旨回校參加校慶,一同返校的從事美術工作的同學仍有300多人,他們都是金老師當年培養出的人才。
“我是當時美術組的成員之一,畢業后考進了北京工藝美術學校,金老師說你應該學最新的商業美術。”就是這句話,奠定了王明旨未來幾十年職業發展的基調。
1962年從北京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后,王明旨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圖案訓練班。在中央工藝美院,王明旨遇到了兩位大師級的老師——雷圭元先生與鄭可先生。“雷圭元先生所組織的圖案班,圖案的概念并非局限于花紋圖案的范圍——‘圖案’一詞最早來自日本,就是對英文design(設計)的翻譯。”圖案班學習的內容是雷圭元親自編寫的教材《圖案基礎》,在這里,王明旨打下了牢固的設計基礎。后來,這個圖案班交給了鄭可先生。曾在法國留學的鄭可第一次將包豪斯體系和設計應當為大眾服務的概念傳入中國。在鄭可先生的指導下,王明旨開始學習工業產品設計及汽車設計。
1978年,王明旨考回中央工藝美院當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他先后前往日本筑波大學和日本多摩美術大學訪問,在日本訪學期間,多次去豐田、本田等汽車公司參觀,由此對日本設計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是在讀研期間,王明旨與車輛設計結緣——他從1978年開始參與長春客車廠的客車造型設計課題,至今仍主持著清華美院與這個項目的合作。
“我與長春客車廠的合作已有40年啦!從當年的綠皮車到現在中車集團的高鐵,他們廠的幾任老總我都打過交道。他們現在的副總工當時還是‘小青工’,想當年他結婚、生孩子、買第一輛汽車……人生的每一步我們都知道。”王明旨笑著說,“我們當年一起熬夜,討論車廂怎么設計、地毯怎么選擇,一塊兒‘折騰’的情景好像就在昨天。”
“從開始我們就有一個整體規劃”
如今,與清華美院相對而望的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已成為校內一個熱門地標。從達·芬奇到莫奈,從布德爾的雕塑藝術到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藝博已成為一所藝術交流與呈現的重要殿堂。而這正符合當年籌劃成立藝術博物館初期王明旨所構想的模樣。
“從開始我們就有一個整體規劃,要在美院對面建一個藝術博物館。”王明旨說。為了打造一個在發展理念上與美院相配合,既能進行海內外藝術交流又能展覽學生作品、擴大對外宣傳的空間,王明旨在中央工藝美院并入清華大學初期,就開始策劃籌建這樣一個博物館。2016年,藝術博物館正式落成,王明旨至今仍擔任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主持博物館的相關學術研究及展覽規劃等工作。
首期特展“對話達·芬奇”是讓王明旨印象最深刻的展覽。展覽上,達·芬奇《大西洋古抄本》60幅手稿真跡首次登陸中國,這是這些手稿在意大利境外的最大規模展出。同時到來的還有維斯皮諾臨摹的《最后的晚餐》——被認為與壁畫原作最為相似的一件摹本。這些都是王明旨早在藝博落成前很久就形成好的構思:“因為我們了解意大利的博物館藏有這方面的展品,就想藝博成立的時候第一個特展應該請到達·芬奇的主題展覽。一是因為達·芬奇是舉世聞名的藝術與科學交融的典型,二是他的作品真跡還沒有在中國展出過,應該有很好的效果。”
此后藝博的一系列展覽同樣不輸精彩,2018年的西方繪畫500年特展更是吸引了超過10萬人次觀眾。“咱們的博物館就是要盡量與全世界的一流機構進行交流,建立良好的學術網絡,吸引更好的展覽。這是為了清華的學生,同時也為北京各大高校服務。”王明旨說。
回顧20年來的發展,王明旨認為美院進入清華后有了一個更廣闊的天地——不僅對優秀師資的吸引力更強,學生質量更高,學校的綜合性學科優勢也是對藝術類專業發展的激勵和促進。“過去我們的發展范圍有限,現在變得寬闊無限了。”王明旨滿懷期待地說。
圖、文:清華新聞網映像設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