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海報
2021年12月5日,由清華大學米蘭藝術設計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于線上成功舉辦。論壇分為主會場與博士生論壇兩個部分。
全球新冠疫情爆發、產業變革、“雙碳”目標等時代背景加速了時尚可持續發展的進程,本屆論壇作為“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匯聚了國際知名時尚設計教育界與產業界的專家學者,圍繞可持續發展與時尚設計研究、設計教育、設計實踐、設計管理等議題,開展前沿思潮、新型材料、智能技術、低碳制造、科學管理、綠色消費、循環回收、透明追溯與社區公平不同方面的啟發與探討,立足自身專業維度解讀時尚設計如何參與并作用于可持續發展。
首先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育部設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曉波教授為論壇致辭。魯曉波院長指出,我們正經歷百年之未有的大變局,但包容團結協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面對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應該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來謀劃和推進時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產業發展的新動能,開拓全球時尚行業的新格局,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他表示期待借助這一平臺,聚焦可持續時尚前沿和交叉領域,推動國際時尚界的對話和交流,推進合作研究和資源共享,共筑時尚設計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魯曉波院長致辭
著名媒體人、專欄作家洪晃女士帶來了“修改時尚時間表”的主題分享。她表示,最早意識到時尚環保必要性,是開云集團CEO皮諾先生在清華大學第一次圓桌論壇的分享,彼時她作為主持人出席。她分享了兩點:一是時尚制度。疫情期間她參與的北歐可持續研討會上,丹麥學者提出的可持續時尚的建議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而實現障礙在于目前市場性與媒體性消費文化下的時尚制度。二是當下電商零售平臺較成功的閉環案例。我國發達的電商零售推動了“去庫存化”銷售制度的產生,這種預售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資源浪費、化解過剩產能。在中國的語境下,我們可以借助電商平臺的優勢推動時尚時間表的改變。
洪晃女士作分享談及“改變時尚的時間表”
《華麗志》高級副總裁、時尚總監王瓊女士談到《華麗志》搭建了可持續時尚的數據庫,他們關注產業鏈上的各個時尚品牌與企業的可持續動向,并總結了目前九個關鍵趨勢:可持續為最佳跨界主題、運動鞋品傳遞可持續發展、可持續新型門店趨勢、可持續新品牌涌現、生產線可持續化升級、產品升級再造、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可持續材料投資、新銳企業可持續IPO。可持續要求團隊快速學習整合生態鏈和供應鏈,時尚品牌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推動供應鏈企業成為可持續品牌,加強對相關時尚產業人才的培養。
王瓊女士以“暗流與浪花”為題作分享
中國UNIT9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馬克·安斯沃思(Mark Ainsworth)先生闡述了作為設計師,可以通過設計方法進行品牌的可持續化升級,并列舉了豐富的相關案例,從承接耐克產品銷售和零售終端的子品牌MTZ、居民社區空間的快消品牌店、公共健身廣場、消費者參與互動的軟件平臺、到回收材料的規模化生產運用等等。Mark表示耐克將會成為行業新標桿,因為他們的行動讓我們看到,對于品牌來說,充滿挑戰的可持續也是無限的機遇。
馬克·安斯沃思列舉耐克子品牌MTZ案例
清華大學米蘭藝術設計學院執行院長、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臧迎春教授總結到,今天的可持續解決方案大多各自為政,什么是根本性的解決方案?在她看來目標明確、頂層設計、人文關懷、科技支撐、協調有序、各盡所能,最終完成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是最關鍵的。臧迎春教授試圖從設計教育的角度探討與解決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是成體系的、專業的時尚可持續教育,通過教育喚醒全民意識,把可持續觀念貫徹到生活各個方面,引領生活方式、生產方式以及消費方式的變革,同時要建構以紡織服裝循環為基礎的整體的閉環。為實現這樣的目標,臧迎春教授表示通過清華大學時尚可持續的課程,邀請國際教育、時尚媒體、品牌、供應鏈、銷售平臺各領域的專家共同參與,將深刻的思想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匯聚于教育平臺,培養本領域的領軍人才。
臧迎春教授作論壇總結
立足當下,我們要洞悉所面臨的錯綜復雜的現象,思考真正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面向未來,我們要前瞻生產與生活方式的發展趨勢,勾勒時尚可持續發展的責任藍圖。
第二屆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參會人員
本次論壇探討了時尚領域設計創新驅動的自生產、消費到使用的優化與升級,在這個復雜的可持續時尚系統中,內外環境、頂層結構、局部功能、連續過程、參與角色各要素是相互關系的。通過嘉賓們宏觀趨勢、中觀戰略、微觀戰術的研究內容闡述,我們可以發現,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更深層次滲透進時尚各個環節,涌現了多元化的思路與具體解決方案。發展至今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雖然處于線性發展的前期階段,拔苗助長或切實行之有效仍需時日來觀察與檢驗,但整個時尚領域正往立體的、有機的、循環的動態系統方向前進,需各界的共同努力去實現一個真正可持續的時尚生態。
(圖、文:清華大學米蘭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