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CN EN
首頁   /   教學   /   教師   /   A-Z   /   L   /   正文
L

分享

劉潤福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財]博士
職稱

長聘副教授

學術職務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薪技藝傳統工藝研究所 所長

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 研究員

學術兼職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教育工作委員會 副秘書長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會 常務理事

中國非遺藝術設計研究院 學術委員

《薪技藝國際工藝美術展》陶藝策展人

《薪禪宗》柴燒藝術發起人

ISCAEE國際陶藝教育交流學會 中國秘書長

IAC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國際陶藝學會 會員

教育經歷

2012.05 出站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陶瓷藝術設計專業(設計學博士后)

2009.03 畢業于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科 陶藝[文化財]專業(文化財學博士)

2004.03 畢業于東京學藝大學美術研究科 美術教育專業(教育學碩士)

1998.07 畢業于大連外國語大學 日本語言文學專業(文學本科)

工作經歷

2017.08-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陶瓷藝術設計系 副教授/長聘副教授

2009.12-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陶瓷藝術設計系 助理研究員/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

1、傳統陶藝傳承與當代表達研究

2、傳統工藝[文化財]傳承創新研究

學術主張

傳統工藝研究應首先立足于“傳統技藝”的傳承研究,進而為振興傳統工藝而展開“傳統創新”的當代表達研究。該創新實踐應立足于世界文化多樣性,探索彰顯中國“民族審美”的意境表達。“傳統”、“創新”、“民族”三者緊密關聯,構成傳統工藝[文化財]研究的重要支點。

1、傳統與創新:經典的傳統具有鮮明的創新特質,并由此脫穎而出,綻放在時代前沿。傳統文化延續的不是古老的傳統形式,傳統文化傳承的是融入文化血脈的與時俱進的創新傳統。

2、創新與民族:世界文化多樣性為中國傳統工藝創新發展提供有益比鑒,弘揚本民族藝術形式是探尋當代創新表達的有效路徑。

3、民族與傳統:傳統文化并非是局限于歷史所記載的具象形態,文化傳統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命脈,是民族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熠熠生輝的基因密碼。

綜上所述:

傳統工藝的[文化財],不是過去時的“遺產”,而是現在進行時的“財產”。吸收傳統再生當下是傳統工藝生生不息的“文化傳統”;基于中華審美的傳承創新是中國對世界藝術多樣性的最有力的完善;包容外來光大民族是中國審美意境得以弘揚拓展的必由之路。

“場境”是評價中國工藝美術的重要視點,“場”是橫向的氣場,是外在的情感張力,是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吸收;“境”是縱向的意境,是內在的精神風尚,是面向未來的涅槃升華。

學術成果

出版著作

《陶工》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9年 劉潤福 著

《中國白瓷》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7年 劉潤福 著

《薪技藝?靈》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7年 劉潤福、唐廷強 編著

《薪技藝?炎》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6年 劉潤福、唐廷強 編著

《薪技藝?燃》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5年 劉潤福、唐強 編著

論文:

《從中日比較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手工藝保護》(《裝飾》2016.12 第12期)

《生命之泥》劉潤福《上手》 2016.11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鑒古視今重繪愿景-論日本設計之當為》 宮崎清、劉潤福(《裝飾》2015.12 特別策劃)

《工蕓審美観點から中國白磁の起源に関する考察》(日文)《國際陶蕓教育交流學會2011論文集》2011.09

《出光美術館蔵香爐の復元制作研究》(日文)《出光美術館》 2010.08第152期

《龍泉窯青磁の伝統技法と現代技法の比較研究》(日文)博士論文2008.12東京藝術大學

《龍泉窯の現狀と考察》(日文)《13~14世紀の龍泉窯陶磁技法“青磁大皿”の復元的焼成研究-日本文部省科學研究【基盤研究B】》2007.03

《崇寧通寶に関する考察》(日文)碩士論文2004.03 東京學藝大學

縱向課題:

2018.03-2020.08《薪技藝國際青年工藝美術展暨學術研討會》 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項目負責人

2018.09-2019.06《柴燒與環保-中國傳統陶藝高峰論壇》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項目負責人

2017.10-2018.08《琺瑯高端非遺人才培養-薪技藝名師名徒專項人才培養》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項目負責人

2017.06-2017.12《2017薪技藝-傳統工藝傳承創新研究》 清華大學自主科研 項目負責人

2016.01-2016.12《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海外研修交流項目》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項目負責人

2013.01-2015.12《傳統柴窯燒造技藝的非遺傳承研究》 清華大學自主科研 項目負責人

2010.07-2012.02《陶藝材料研究》 中國博士后基金會第47批項目負責人

展覽講座

2022.02 《來風·夏·芒》作品收藏 中國工藝美術館

2021.12 《新時代:第三屆中國好手藝展》參展 中國工藝美術館

2020.12 《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參展 德化美術館

2019.12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參展 中國美協 景德鎮陶瓷博物館

2019.12 《薪技藝-煉-第五屆國際青年工藝美術展》策展、參展 清華大學

2019.11 《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展》參展 國家博物館

2018.12 《薪技藝-燦-第四屆國際青年工藝美術展》策展、參展 孟加拉達卡大學

2018.03  受邀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 “手工藝的未來–中英手工藝論壇”做學術報告

2017.12  受邀擔任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策展高級研修班”講師(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

2017.11 《薪技藝-靈-第三屆國際青年工藝美術展》策展、主持 上海

2017.07 《國際陶藝教育交流學會展》參會、參展 英國法娜母創意藝術大學

2016.07 《薪技藝-炎-第二屆國際青年工藝美術展》策展、主持 東京藝術大學

2015.11 《薪技藝-燃-首屆國際青年工藝美術展》策展、主持 北京、上海

2015.08 《白瓷淡彩海帶紋瓶》作品收藏 日本多摩美術大學

2013.10 《國際陶藝教育交流學會展》參會、參展 土耳其Akdeniz大學

2013.10 《亞太手工藝精品展》參展 杭州亞太手工藝博覽會

2013.02 劉潤福青白瓷個展(Celadon Impression Ceramique)于法國巴黎藝術城

2012.07 《茶境·首屆國際茶文化交流展》參會參展 東京藝術大學 以后每屆參展

2010.10 《第七屆中國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參展 杭州美術館 以后每屆參展

2007.10 《東京藝術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展》參展參會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

2005.01 《2005·線-劉潤福作陶展》個展 東京學藝大學美術館

2000.07 《2000世界華人藝術展》參展 中國文化部藝術人才中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獲獎

2022.02 《來風·夏·芒》作品國家館收藏;中國工藝美術館。

2020.12 《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參展 銅獎 德化美術館

2020.07 “2019-2020學年度 清華大學管理服務先進個人”清華大學

2019.11 《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展》作品<來鳳·夏·芒>榮獲吳冠中藝術與科學大獎;于國家博物館。

2019.08 “工藝美術交叉教學在國際藝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以《薪技藝》項目為例”清華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7.10  國際交流推進獎 東京藝術大學

2017.08 “清華大學優秀班(級)主任”清華大學

2016.12 “清華大學優秀工作者”清華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2016.11《白瓷淡彩海蘑菇紋瓶》作品收藏;日本金澤美術工藝大學。

2015.08《白瓷淡彩海帶紋瓶》作品收藏;日本多摩美術大學。

2013.10《亞太手工藝精品展》作品<龍紋四系鈕罐> 榮獲創作金獎 于杭州亞太手工藝博覽會。

2000.07《2000世界華人藝術展》作品<入篆刻陶>榮獲世界華人藝術家銅獎。中國文化部藝術人才中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教學情況

承擔本科課程《傳統陶藝》、《陶藝創作》、《陶瓷藝術》;承擔研究生課程《陶藝燒造研究》;講座課程《傳統工藝傳承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代問題》等。

注重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和審美能力,倡導面向未來的創新藝術思維。提升學生面對生活與專業的共情力,構建具有獨立思維的藝術創造體系與藝術表達能力。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00084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联系我们: 汕尾市| 晋中市| 绥宁县| 彰化市| 乐都县| 连江县| 饶阳县| 彝良县| 阳朔县| 保山市| 上蔡县| 澄迈县| 丹巴县| 巨鹿县| 沅江市| 藁城市| 华坪县| 高淳县| 奈曼旗| 崇仁县| 阿拉尔市| 临沂市| 新昌县| 嘉定区| 汉川市| 梓潼县| 丰宁| 胶南市| 孟津县| 汉阴县| 林西县| 镇远县| 察雅县| 卢龙县| 佛冈县| 双鸭山市| 四会市| 泰州市| 五指山市| 隆化县| 黑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