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CN EN
首頁   /   教學   /   教師   /   A-Z   /   F   /   正文
F

分享

付志勇
副教授、博導、信息藝術設計系黨支部書記
職稱

長聘副教授

教育經(jīng)歷

2005年1月博士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yè)設計系

1996年2月碩士畢業(yè)于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工業(yè)設計系

1993年7月本科畢業(yè)于武漢理工大學工業(yè)設計系

工作經(jīng)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任教

2006年2月-至今 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支部書記

2005年7月-2015年7月 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副系主任

2002年4月-2005年7月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yè)設計系講師

2001年2月-2003年12月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研究生工作組組長

1999年10月-2002年4月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所講師

2019年9月-至今 清華大學中意設計創(chuàng)新基地副主任(校內(nèi)兼職)

2016年-2019年 清華大學技術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輔修專業(yè)學術主任(校內(nèi)兼職)

2015年9月-至今 清華大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協(xié)調委員會委員(校內(nèi)兼職)

2008年8月-2009年8月 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設計學院訪問學者

1998年1月-1998年4月 日本筑波大學參與“感性評價”特別研究項目訪問學者

1996年4月-1999年10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電腦設計培訓中心助教

主要社會任職

2020年4月-至今 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全球重要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GIAHS)專家委員會委員

2020年-至今 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

2020年-至今 中國科協(xié)項目評審專家

2020年-至今 世界華人華僑人機交互協(xié)會(ICACHI)會長

2019年-至今 《包裝工程》雜志審稿人

2018年-至今 中國科技館技術咨詢專家?guī)鞂<?/p>

2016年5月-至今 中國高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4年11月-至今 中國工業(yè)設計協(xié)會信息與交互設計專員委員會秘書長

2014年5月-至今 世界華人華僑人機交互協(xié)會(ICACHI)理事

2013年5月-2017年5月,教育部高等學校文科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專家

2007年5月-2011年5月,教育部高等學校文科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美術類分委員會秘書長

研究方向

1、服務設計與智慧城市研究。基于”人本城市“的理念,結合智慧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研究模式,從“城市即服務”的角度設計城市體驗與服務系統(tǒng),并從主動設計的角度為社會創(chuàng)新和可持續(xù)項目提供開源的解決方案。

2、設計未來與創(chuàng)新工具研究。基于思辨設計、設計虛構和未來研究的理念與方法,將未來思維(Futures Thinking)融入設計思維,依據(jù)通過設計進行研究(RtD)的模式,開發(fā)創(chuàng)新工具及資源庫,支持跨學科研究與實踐。

學術主張

信息藝術設計學科將成為文化、科技與商業(yè)跨界融合發(fā)展的核心驅動力。秉承以人為本、人機共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基于信息美學、交互行為和服務體驗的研究,設計研究者需要從構建人與人、人與產(chǎn)品及服務、人與空間和環(huán)境交互的角度,為未來信息產(chǎn)品與服務系統(tǒng)開發(fā)提供更前瞻的體驗場景、為城市社區(qū)與社會活動提供可持續(xù)的創(chuàng)新方案。同時,應對產(chǎn)業(yè)轉型和社會變革的遠景目標,設計研究者需要從未來趨勢和價值取向出發(fā),發(fā)掘未來信號并聚焦驅動因素,以思辨方法呈現(xiàn)未來多元場景,將未來思維融入設計思維,從而設計更合意的未來,達成“共益社會”的目標。

學術成果

1、交叉學科設計教育研究方面,本人側重信息藝術設計知識體系與教學模式研究,建構了以“信息、媒介、交流”為核心的知識體系,發(fā)展出基于數(shù)字媒體與敘事、信息結構與交互、社會網(wǎng)絡和體驗的“信息設計”專業(yè)課程模塊;建立融合設計思維與計算思維的復合型人才能力模型,探索在設計、科技與傳播領域進行交叉學科教育的方法。參與規(guī)劃并成功建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數(shù)字娛樂設計”二學位、“信息藝術設計”交叉學科碩士研究生項目、科普創(chuàng)意與設計專業(yè)碩士項目。作為清華大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的主要推動者,主持策劃2014-2021年教育部中美青年創(chuàng)客大賽,規(guī)劃并參與清華大學技術(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輔修專業(yè)項目建設,主持藝術與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支持雙創(chuàng)教育。本人在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方面已取得了諸多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成果,獲得教育部、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北京市、清華大學的教學成果獎項。

2、交互和服務設計研究方面,本人在國內(nèi)外的期刊和會議發(fā)表論文九十余篇。側重在設計與科技創(chuàng)新方法與設計工具研究,重點探究數(shù)字產(chǎn)品與服務系統(tǒng)的交互體驗與人機共生模式,并將未來學和服務設計的方法應用于智慧城市與社會創(chuàng)新等領域,探索面向智慧生活、醫(yī)療健康、公共服務、老齡社區(qū)的情境構建與原型呈現(xiàn)方法。在科研和實踐方面、承擔完成教育部、中國科協(xié)、國家藝術基金、科技部、清華大學以及諸多國際機構和海外企業(yè)合作課題項目,促進學術研究成果的社會轉化。結合專業(yè)研究創(chuàng)作的交互藝術作品曾參加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北京國際設計周智慧城市展、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等。積極服務與國際學術團體,擔任ACM SIGHCI 2014和2017、2018設計分委員會的副主席,HCI International 跨文化設計分會2012至2020組委會委員。

主要獲獎

2020年清華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全球暑期學校先進個人獎

2018年“三位一體、三創(chuàng)融合、開放共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體系和平臺的創(chuàng)建獲教育部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7年“三位一體、三創(chuàng)融合、開放共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體系和平臺的創(chuàng)建,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2016年“信息藝術設計 跨學科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探索”獲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二等獎

2016年跨學科交叉融合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理念與實踐,獲清華大學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6年第二屆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優(yōu)秀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導師

2014年寶鋼教育基金會寶鋼優(yōu)秀教師獎

2014年全國研究生智慧城市技術與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優(yōu)秀指導教師

2012年《信息藝術設計跨學科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探索》獲得清華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2年《數(shù)字娛樂設計二學位學科建設與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教學實踐》獲清華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1年論文《交叉學科建設與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探索與思考》獲2011年清華大學高等教育學會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

2009年論文《數(shù)字娛樂設計的定位與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獲2009年清華大學高等教育學會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

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

2004年合作作品《點對點快速軌道列車設計》獲“第十屆全國美展”優(yōu)秀獎

2003年獲清華大學“林楓”優(yōu)秀輔導員獎

科研情況

完成的課題包括教育部《綜合性大學的數(shù)字娛樂設計課程體系建設與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項目、北京市信息化項目評審中心《智慧城市網(wǎng)上公共服務體驗提升和評估機機制研究》項目、科技部創(chuàng)新方法工作專項項目《“三位一體”、“三創(chuàng)融合”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體系及示范》項目、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面向冬奧會的藝術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項目、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的虛擬現(xiàn)實項目等;與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以及戴姆勒、西門子、微軟、諾基亞、三星、百度等機構和企業(yè)合作項目。

2020年-2021年,清華大學春風基金國際科研專項開放合作項目,后疫情時代的包容性助老服務系統(tǒng)設計

2019年-2022年,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科技冬奧專項——冬奧會全局全過程態(tài)勢感知和運行指揮保障技術中的《基于混合現(xiàn)實的冬奧會態(tài)勢可視化與會商技術》課題

2019年,紅河哈尼梯田紅米產(chǎn)業(yè)扶貧服務設計項目,北京中和農(nóng)道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面向冬奧會的藝術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2018年,聯(lián)合國發(fā)展執(zhí)行協(xié)調辦公室創(chuàng)意基金研究項目,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

2016年,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科學技術普及部,“漫步在月球”——互動式虛擬現(xiàn)實體驗館 、“微生物漫游記”體驗空間、奇妙世界在身邊項目

2016年,北京百度網(wǎng)訊科技有限公司,用戶體驗設計研究項目

2016年,西門子(西門子中國研究院系統(tǒng)工程部門),西門子醫(yī)療診斷影像AR/VR應用開發(fā)、西門子智慧交通移動應用設計與開發(fā)項目

2016年,戴姆勒大中華區(qū)投資有限公司20163000001可持續(xù)交通聯(lián)合研究中心二期,可持續(xù)交通聯(lián)合研究中心項目

2016年,戴姆勒大中華區(qū)投資有限公司,清華—戴姆勒設計思維驅動的企業(yè)創(chuàng)新研究與實踐項目

2015年-2016年,《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體系構建與應用示范》科技部專項《“三位一體”、“三創(chuàng)融合”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體系及示范》(課題編號:2015IM040100)

2015年,西門子(西門子中國研究院系統(tǒng)工程部門),西門子工業(yè)設計思維與中國特色用戶體驗設計研究項目

2015年,中國科協(xié)科學技術普及部,智慧生活科普信息可視化呈現(xiàn)展品設計項目

2015年,北京一睦陶文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元素表情符號設計研究項目

2015年,北京市信息化項目評審中心,智慧城市網(wǎng)上公共服務體驗提升和評估機機制研究項目

2014年-2016年,清華大學人文社科振興基金,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設計心理與行為模式研究項目

2014年,清華科研院,鐵路行業(yè)在線教育培訓網(wǎng)站頁面設計項目

2014年,中國科技館,面向城市生態(tài)可持續(xù)的科普產(chǎn)品設計與開發(fā)項目

2014年,西門子,西門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合作項目:關于中國特色的用戶體驗設計研究項目

2011年-2012年,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城市流:跨文化情境下的社會化媒體可視化與應用研究項目

2011年-2012年, 韓國三星電子公司,整合情境化體驗的未來移動界面設計研究項目

2011年-2012年,諾基亞中國研究院,彈性社交網(wǎng)絡的未來情境設計項目

2011年-2012年,微軟公司,美國微軟研究中心2012設計展項目

2007年-2008年,北京市政府信息辦,數(shù)字奧運博物館前期研究及方案設計[非采購](縱向課題)

2007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捕控車方艙設計項目

2007年,北京宇航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火箭系統(tǒng)結構演示色彩設計項目

2006年-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綜合性大學的數(shù)字娛樂設計課程體系建設與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

2006年-2007年,清華大學人文社科振興基金,面向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交互設計研究項目

論文發(fā)表

在學術研究方面,作為第一作者(如下)、通訊作者及合作者共發(fā)表90余篇論文,內(nèi)容包括信息與交互設計理論研究、設計創(chuàng)新方法研究、設計教育與復合人才培養(yǎng)研究等。主要發(fā)表于核心期刊、重要國際會議或重要的設計期刊。

Fu, Zhiyong; Zhu, Lin,Envisioning the Future Scenario Through Design Fiction Generating Toolkits,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including subseries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cture Notes in Bioinformatics)(ISSN:0302-9743),出版年:2020,卷:12192 LNCS,頁碼:46-59.

Fu, Zhiyong; Chan, LingChyi,New Impression of Beijing Hutongs: A Microscale Urban Emotion Measurement Method,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including subseries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cture Notes in Bioinformatics)(ISSN:0302-9743、),出版年:2019,卷:11577 LNCS,頁碼:122-134,

Fu, Zhiyong; Chao, Chiju; Wang, Huan; Wang, Yandi,Toward the participatory human-centred community an exploration of cyber-physical public design for urban experience,IET Cyber-Physical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ISSN:2398-3396、),出版年:2019,卷:4,期:3,頁碼:209-213,

Wang, Huan; Yan, Ming; Xie, Han; Fu, Zhiyong,Urban Interaction Design Supports Modular Design Practice for Urban Public Space,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including subseries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cture Notes in Bioinformatics)(ISSN:0302-9743、),出版年:2019,卷:11577 LNCS,頁碼:241-254,

Fu, Zhiyong., Xia, Qing. Possession Tool: Design Preferable Future with Humane Assistant and Diegetic Prototype. In: Proceedings of IASDR 2019.

Fu, Zhiyong., Zhou, Yuyao. Research on remote learning in multimodal interaction. In: Proceedings of IASDR 2019.

Zhiyong Fu、Jia Lin、Yuyao Zhou, Design Framework for Informal Learning Based on Mobile Technologies, Proceeding, ChineseCHI '18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hinese CHI,Pages 22-30, Montreal, QC, Canada — April 21 - 22, 2018,ACM New York, NY, USA ?2018, ISBN: 978-1-4503-6508-6, doi>10.1145/3202667.3202671

Zhiyong Fu, Jiru Zhao Jiaqiu He, key Elements of Design Thinking Tools : Learn from Storytelling Proces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Workshop, ChineseCHI 2018, Poster, Proceeding, ChineseCHI '18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hinese CHI, Pages 128-131, Montreal, QC, Canada — April 21 - 22, 2018, ACM New York, NY, USA 2018, ISBN: 978-1-4503-6508-6 doi>10.1145/3202667.3206097

Zhiyong Fu, Jun Hu, Haipeng Mi, Xing-Dong Yang, Chinese CHI 2018 Workshop, Proceeding , ChineseCHI '18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hinese CHI, Pages 1-10 , Montreal, QC, Canada — April 21 - 22, 2018, ACM New York, NY, USA 2018, ISBN: 978-1-4503-6508-6 doi>10.1145/3202667.3202668

Zhiyong Fu, He Xue (2017),Design For Neighborhood Amateur Cultural Club – A Community Regeneration Practice In Qinglong Hutong. In: Rau PL. (Eds) Cross-Cultural Design. CCD 2017. Pp 385-398,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10281. Springer, Cham

Zhiyong Fu, Jia Lin, Zhi Li, Wenjia Du, Jieye Zhang, Shuxiong Ye.(2017), Intelligent Painting Based on Social Internet of Things. In: Streitz N., Markopoulos P. (Eds) Distributed, Ambient and Pervasive Interactions. DAPI 2017. Pp 335-346,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10291. Springer, Cham

Zhiyong Fu, Jia Lin, Research on Design Framework For Citizen Science,Proceeding of IASDR 2017

Zhiyong Fu, Zhou Yuyao, the Design Change of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inese Art, P56-61, 2017.10

Huan WANG, Zhiyong FU,A Summer Course Designed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Taking the City theme Curriculum For “Experiencing China 2016” Tsinghua Summer School As An Example,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P121-126

2016,Zhiyong Fu, Yaohua Bu, Constructing the research model of Beijing neighborhood through the living lab,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oss-Cultural Design, CCD 2016: Cross-Cultural Design pp 527-539, ISBN: 978-3-319-40092-1.

2016,Jing Hu, Liang Li, Xiaotong Li, Chi Zhang, Weichao Liu, Zhiyong Fu,Babytalk: Interactive Design of Intelligent Toys for Pre-school Children in China,Proceeding ChineseCHI2016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CHI Article No. 8,ISBN: 978-1-4503-4760-0

2015,Zhiyong Fu, Zirui Huang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the Digital Social Innovation, "Cross-Cultural Design Methods, Practice and Impact,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CD 2015, Held as Part of HCI International 2015, Los Angeles, CA, USA, August,2-7, 2015, Proceedings, Part I, pp 303-315, Print ISBN: 978-3-319-20906-7"

2015 Zhiyong Fu, Yipei Shen, Yuxiang Wu, Convert Social Problem into Design Solution: Digital Social Innovation Engaging Truck Drivers, NGO and Design Scholars,6th IASDR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eties of Design Research), Brisbane, Australia, November 2015. ISBN 978-0-646-94318-3

付志勇,《面向創(chuàng)客教育的眾創(chuàng)空間與生態(tài)建構》,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5年05期, P18-26

付志勇,《設計作為創(chuàng)新的推動者》,美術觀察,2015年05期,P26-27

付志勇,《創(chuàng)客教育》,引領萬眾創(chuàng)新之熱潮,上海教育,2015-06-10 ,P30-33

Zhiyong Fu, Xu Lin, Building the Co-Design and Making Platform to Support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Smart City,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CD 2014, Held as Part of HCI International 2014, Heraklion, Crete, Greece, June 22-27, 2014. Proceedings,pp 609-620,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ISBN 978-3-319-07307-1

付志勇,《數(shù)據(jù)社會語境下的設計品牌建構》2014年第1期《美術觀察》,第25-26頁。

付志勇、呂奇晃,《基于空間和活動主題的交互設計教學探究》,《用戶體驗百家談(十周年紀念輯)》,P162-165,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1月1日), ISBN:9787121218057

Zhiyong Fu, Qinghua Guo, Design for the future urban mobile experience in intelligent city: pattern and context, Consilience and Innovation in Design 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ASDR 2013, Proceedings and Program, ISBN 978-4-9980776-3-3 C3072

Zhiyong Fu, Designing urban experience for Beijing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city,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CD 2013, Held as Part of HCI International 2013, Las Vegas, NV, USA, July 21-26, 2013, Proceedings, pp 279-288, ISBN 978-3-642-39136-1,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Zhiyong Fu, Dandan Yu, Shuangshuang Zhang, Feeling In Control: Design Tangible Self-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 Touch Points For The Elderly With Holistic Experience, HCI 2013, 2013.1, 453-461 (9 pages),Publisher : The HCI Society of Korea

付志勇,《信息科技視野下的物品生態(tài)循環(huán)與社會化再生》,《裝飾》第6期,2013.6

付志勇,《基于“信息、媒介、交流”的課程體系建構——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設計專業(yè)方向為例》,第五屆“萬物--全國新媒體藝術系主任(院長)論壇”,論文集《萬物的傳媒主義》,中國美術學院出版,2012年

付志勇,Christopher Kirwan, 《城市媒體:智慧城市的交互體驗設計研究框架》, 第三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研討會論文集,2012年11月。

付志勇,《社會化媒體時代的公共服務設計理念與研究框架》,《2011清華-DMI國際設計管理大會論文集(中文部分)》,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75-180頁

Zhiyong Fu, Shuyang Zheng, Educ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Innovators Through An Interdisciplinary Design Program In China: A Case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Art And Design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ASDR 2011, Delft, Netherlands. 2011.10.31-11.4

付志勇,《設計思考引領商業(yè)創(chuàng)新》,《設計管理》第3期,2011年,第85-89頁

Zhiyong Fu, Design for public service application based on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in China, September 2011, RDURP ’11: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ACM symposium on The role of design in UbiComp research & practice.

Zhiyong Fu, John Zimmerman, Jiayu Wu, Christopher Mustafa Kirwan, Chen Zhao (2011): The role of design in Ubicomp research and practice. UbiComp Workshop Extended Abstracts. ACM Press.

2011, Zhiyong Fu, Xia Zhang, Designing for Social Urban Media: Creating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Social Innovation and Service Design in China, HCI international 2011(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July 14-19, 2011, Orlando, U.S.A.

Zhiyong Fu, Socialization trends of digital entertainment and integration of design methodologies, The 4th National Educational Games & Virtual Reality Conference(EGVR-2010), Beijing, China. 2010.7.21

Zhiyong Fu, Feng Xian,Interactive Content Design based on Physical Computing--Case Study of Mixed reality Exhibition on Culture Heritage,Busan International Design Congress,South Korea,2010.11.12.

付志勇、高鳴,《設計模式思想在數(shù)字娛樂設計領域的應用》,《裝飾》,2010年2月刊

付志勇,《交叉學科課程的知識整合模式研究─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交互設計課程為例》,《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第30卷增1期,第1140-118頁,2009年。

付志勇、冼楓,《虛擬環(huán)境中的設計團隊管理模式研究》,2009清華國際設計管理大會論文集,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第152-155頁,2009年4月

付志勇,張烈、吳瓊,《論列車內(nèi)室設計》,《裝飾》,2008年5月

付志勇,《用戶體驗與網(wǎng)絡交互設計——以虛擬博物館設計為例》,《現(xiàn)代廣告學術刊》總第145期,2007年9月(中國新聞傳播類核心期刊)

Xiaojie Chen, Yuanchun Shi, Zhiyong Fu. Echo Wall: A Sound-driven Media-art. Proceeding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ICPCA07). Birmingham, UK. 2007

付志勇,《數(shù)字娛樂設計的定位與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裝飾》,2007年6月

論文《文化、藝術與科學視野下的數(shù)字娛樂設計》,《第二屆國際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論壇》,2006年11月

付志勇,《新產(chǎn)業(yè)背景下的信息設計學科方向》,《裝飾》,2006年2月

論文《信息方式下的藝術設計變革》,《2004-2005北京國際新媒體藝術展暨論壇論文集》,2005年9月。

付志勇,《信息設計的特征與學科定位》,《工業(yè)設計教育論》(2004年全國工業(yè)設計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2頁

付志勇,《信息設計中的感性評價研究》,《裝飾》,2002年第6期,第20-21頁

付志勇,《藝術設計的感性解析》,《數(shù)字化藝術論壇:回顧與展望》,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版,第77-88頁

Zhiyong Fu, Traditional Thought and Kansei Evaluation,Report of Modeling the Evaluation Structure of Kansei, Tsukuba University, Japan. 1999.

Zhiyong Fu, Analyzing Interesting Points in 3D Space Using Interactive Method, Report of Modeling the Evaluation Structure of Kansei, Tsukuba University, Japan. 1998.

付志勇,《數(shù)字化的藝術設計》,《藝術世界》,1997年第4期

付志勇,《全球化企業(yè)中的計算機設計學》,《裝飾》,1996年第4期

付志勇,《設計的重構——論計算機對設計的變革》,《電腦與藝術共創(chuàng)未來——首屆中國計算機藝術會議論文作品選》(中國計算機學會學術專著叢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廣西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第38-41頁

主要展覽

2019年11月,作品《AI City》參與由清華大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

2019年12月,作品《AI City》參加OPPO·5G《鏡·界》科技藝術概念展

2016年9月,作品《觀光電梯》參加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2016 奧地利林茨市主辦、清華大學承辦

2016年9月,作品《智慧城市——創(chuàng)意社區(qū)》參加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2017奧地利林茨市主辦、清華大學承辦

2016年9月,作品《Instabooth》參加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2018 奧地利林茨市主辦、清華大學承辦

2016年11月,作品《脈動北京——城市信息可視化》參加“學院傳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作品展(設計作品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

2015年4月,作品《眾創(chuàng)空間——開放式創(chuàng)新實踐平臺》參加2015美術學院教師作品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

2015年11月,作品《智慧城市與創(chuàng)新教育》參加“聚變——學科交叉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成立十周年學術論壇與作品展,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中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主辦

2014年4月,指導學生的五項《智慧城市》作品參加聯(lián)合國教科文總部舉辦的中法建交50周年展覽

2014年10月,指導學生的5項交互作品參加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20年展覽,中國科協(xié)主辦

2014年10月,指導學生的12項交互作品參加中華世紀壇舉辦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智慧城市版塊的展覽,并設計構建了人本城市生活實驗室原型

2013年9月29日-10月14日,指導學生的10項作品參加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智慧城市2013”,本展覽展覽由中華世紀壇、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和中華世紀壇數(shù)字藝術館(CMoDA)主辦

2012年8月,與奧利地電子藝術中心合作創(chuàng)作的城市信息可視化設計作品《智慧北京》(GeoCity Beijing)在奧利地電子藝術節(jié)展出

2011年10月,合作作品《社會立方》參加首屆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可能的世界單元,展覽由國家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化部,中國文獻藝術界聯(lián)合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清華大學、北京歌華文化發(fā)展集團和北京工業(yè)設計促進中心承辦

主持策劃學術活動

2020年1月6日-12日,作為會議主席組織日本高知工科大學召開的人協(xié)計算國際工坊 IWHEC 2020,并進行主題發(fā)言

2020年2月7日-14日,與聯(lián)合國人居署聯(lián)合策劃世界城市論壇(WUF10)智慧城市邊會,并赴阿聯(lián)酋阿布扎比進行主題發(fā)言

2020年5月-7日,主持2020 教育部中美青年創(chuàng)客大賽北京賽區(qū)啟動儀式及比賽,8月作為決賽參加評審

2020年5月23日、2020年5月30日、2020年6月13日、2020年7月5日,主持策劃“人機共協(xié)、科技向善”——ICACHI 云論壇系列

2020年7月4日-8月7日,主持策劃清華大學藝術與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設計合伙人2.0——城市獵人計劃”暑期在線工作坊

2020年7月19日,主持策劃ChinaVis 第七屆中國可視化與可視分析大會藝術項目,擔任藝術項目主席

2020年7月21日-23日,參加人機交互國際會議HCII2020在線會議(丹麥),擔任分論壇主持人并發(fā)表論文

2020年10月21日,主持策劃中意基地與米蘭理工大學合作組織中意智慧城市在線沙龍

2020年10月31日,主持策劃第三屆京津冀-粵港澳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藝術與科技賽道,擔任決賽評審

2020年11月5日,清華大學-米蘭理工大學“中意大學校長” (在線)論壇,主持策劃中意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年

2020年11月7日-8日、14日-15日,作為學術主席主持策劃設計未來在線國際會議并做主旨演講,本會議由教育部批準,清華大學主辦、中意設計創(chuàng)新基地承辦,24位(17位海外)專家參會,累計海內(nèi)外聽眾8萬余人

2020年11月27日-12月6日,主持策劃“遠見 可見-設計未來國際作品展”和設計未來(成都)論壇

2019年6月28日-30日, Chinese CHI 2019國際會議,并發(fā)布人機交互教育藍皮書

2019年,主持策劃ChinaVis 第六屆中國可視化與可視分析大會藝術項目,擔任藝術項目主席

2019年5月-8月 主持策劃第二屆“京津冀--粵港澳”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藝術與科技賽道,8月24日現(xiàn)場賽

2019年11月21日-22日, 主持策劃中國工業(yè)設計協(xié)會信息與交互設計專業(yè)委員會IIDC年會,并做主題報告,濟南山東工藝美院

2019年11月30日,作為學術主席主持策劃 DxCC 2019協(xié)作式城市設計國際會議,清華美院主辦,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瑞士大使館支持。

2019年11月31日-11月2日,舉辦DxCC 2019協(xié)作式城市設計社區(qū)花園設計工作坊

2018年,參與策劃ChineseCHI 2018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論壇并發(fā)言,世界華人華僑人機交互協(xié)會、廣東工業(yè)大學

2018年10月19日-21日 ,作為學術主席主持策劃 Design3.0論壇(北京),論壇圍繞人工智能與下一代用戶體驗,探討新技術和新觀念背景下,設計研究,實踐,教育的未來走向,并做主題發(fā)言

2017年11月22日,主持策劃信息與交互設計專業(yè)委員會IIDC年會并做主題報告,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工業(yè)大學

2014年至今,策劃教育部中美青年創(chuàng)客大賽,并主持北京賽區(qū)的比賽及大賽決賽評審

教學情況

承擔本科生課程:《交互設計(1)》、《交互設計(2)》

研究生的課程:《交互設計導論》、《服務設計專題研究》、《產(chǎn)品與服務設計》等課程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00084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联系我们: 宁夏| 兴化市| 阳东县| 梓潼县| 育儿| 江西省| 湟源县| 开鲁县| 依兰县| 白河县| 黔西| 左贡县| 武安市| 独山县| 琼海市| 大化| 斗六市| 南宁市| 孙吴县| 来凤县| 蚌埠市| 牙克石市| 永平县| 汶川县| 鹰潭市| 肇庆市| 太白县| 康乐县| 洛南县| 长葛市| 吴川市| 大宁县| 军事| 额敏县| 三门县| 工布江达县| 平舆县| 侯马市| 凌云县| 涪陵区|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