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CN EN
首頁   /   新聞   /   專題報道   /   媒體美院   /   正文

分享

繪畫系教授代大權文章在中國文化報等媒體刊發
2022.05.23

《從革命文藝中汲取精神力量一延安美術史》讀后感

代大權

《延安美術史》的出版在今天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通過作者撫流追源的邏輯疏浚,不但對了解中國現當代藝術非常重要,尤其對藝術的現實影響,藝術的共性目的,藝術的社會價值都有著深刻的剖折,因為,它并不僅僅是一部地域性的美術斷代史,而是有中國特色的一部美術辯證論,涉及到具體畫家,則更像畫家在自然與社會兩端辛苦跋涉的心靈記錄,一部以人性演繹的心靈史。關于延安美術史,后代肯定會常議常新,我們今天的斷章取義,不妨以此書為證。

《延安美術史》首先觸及了魯迅與毛澤東對藝術的社會價值的異同觀念,魯迅與毛澤東都從藝術發生學的角度肯定了源與流的關系,生活之源與表現之流的道器同在,一直讓中國的許多畫家側重怎樣畫,而不刻意專注畫什么,魯與毛則以旁觀者清的立場,強調了畫什么較之怎樣畫更重要,既然生活是藝術之源,大眾是生活主體,如何以藝術直面生活和大眾,在魯迅和毛澤東看耒,都是值得去深入探討的問題,魯迅所謂的大眾,實際常常具有現實與理想雙重不確定性,他曾在《三閑集·太平歌訣》里所說:“然而,市民是這樣的市民,黎明也好,黃昏也好,革命者們總不能不背著這一伙市民進行。雞肋,棄之不甘,食之無味,就要這樣地牽纏下去。五十一百年后能否就有出路,是毫無把握的”,魯迅沒有把握的是大眾階級意識的自覺,以及這種自覺覺定的自立,而毛澤東則在肯定了大眾的階級性的同時,強調了這一“階級大眾”的革命覺悟是需要革命的文藝去號召與喚起,革命的藝術家與作品的作用由此明確,肯定斗爭,鼓勵士氣,昂揚精神。《延安美術史》不但在書的副標題上注明"藝術為人民",更在緒言中坦言延安美術的民族化,大眾化方向困擾中國美術一個世紀的難題,由此開啟了作者在延安美術的實踐中去分析、判斷和總結藝術如何為人民的的論述,也誠如作者自己所言,"本書名為《藝術為人民一延安美術史》,但不同于一般的編年史寫作方法,更接近于問題史的寫作…",因敘述歷史而引伸出問題,因討論問題而辯證認知,這本書便從可讀升華為耐讀。

《延安美術史》在論述的邏輯性是舒展清晰的,在開篇第一章《魯迅藝術學院與革命美術教育的興起衍變》即明確了魯迅的方向,可謂師出有名,中國革命文藝當然與中國文化的旗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魯迅未能做到的,延安又接手在做,同樣是民族化,大眾化的方向,延安顯然要走的更實更遠,但并非一路順風,作者在第三章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回憶了延安美術思想的爭論,其中既有不同立場和站位所形成的不同思想的碰撞,也有主題與形式的矛盾,諷刺與暴露的主客觀辨識,甚至具體到因風景寫生而扯出的形式與內容之爭,作者顯然查閱了大量資料,許多當事人的原話生動的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場景,如江豐、胡蠻、羅工柳等人在看完馬達、莊言、焦心河的風景寫生展覽后,江豐認為"在延安公開提倡這種脫離生活,脫離人民,歪曲現象,并專在藝術形式上做功夫的所謂現代派繪畫是錯誤的,它完全不符合革命實際的需要,它與廣大人民的欣賞習慣格格不入…他們的興趣,主要是放在少數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上面。"這樣的話語實際在以后的許多年里都具有著話語權力,藝術與小資產階級也因此有了必然的關聯。

▲ 抗旱(版畫) 1944年 古元

毛澤東在一九四二年五月主持召開的《延安文藝座談會》應該是中國革命文藝非常重要的歷史節點,以座談會為界,這之后的文學與藝術,尤其懸美術家們進一步明確了毛澤東的講話精神"我們的文化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作者在梳理這一段歷史時,非常注意個案的存在,因為每個人不同的反應才是歷史真實的依據,每個人不同的認識,才構成這一段歷史的生動,所以在第四章中,作者按版畫、年畫、漫畫、素描、連環畫、插圖、雕塑等不同繪畫形式,分別摘出畫家的個案,以個別觀整體,從特殊看一般,個案舉例具體生動,人物又大多是耳熟能詳的大家名人,作者與讀者共同分享了在那一歷史年代,特定的紅色區域中難得的過往與曾經。

《延安美術史》將延安的藝術家從革命人到革命畫的過程做了詳盡細致的考證和表述,許多生動之筆令人過目難忘,如胡蠻與力群的辯論,關于馬蒂斯之爭,關門提高,魯藝整頓,延安木刻,新年畫運動等章節,將讀者一下子就引領入當時的歷史氛圍,感同身受一個藝術家在戰爭年代的思想與認識。

作者以革命的藝術為主題,實際更多的說的是人,人在特定環境中心態和立場的轉變,尤其對外在事物感覺更為敏感的藝術家而言,在共性與個性,整體與個別,一般與特殊的矛盾關系中的自我,書中都有詳實生動的表述,所以讀者可以超越藝術的政治色彩和藝術人的具體行為,而看到人的真識。

延安的革命藝術重點在提倡大眾化的方向和民族化的語言,從而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時至今日,大眾與小眾,西方與東方,現代與傳統等的關系依然是藝術家們在創作時無法回避的關系,和戰爭年代不同的是,國家的統一強盛為藝術家的選擇提供了更自由更寬泛的選擇,但為大眾為人民的藝術仍然應該是,也必然是更多藝術認真思考的問題,從魯迅倡導的新興木刻運動,大眾化的藝術,到延安美術對大眾與人民更深入的理解。書中的重點還是一九四二年五月在延安舉辦的"延安文藝座談會"和毛澤東的講話,更加明確了"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的政治主張,作者肯定的是藝術家的個人立場與囯家的主體立場并不矛盾,不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相互的認識在不斷深化的同時會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從而達到藝術作品在思想內涵上的高度,在形式表現上的多元。

讀者會從延安的革命藝術的語言形態上看到,民族的,民間的,民俗的藝術語言是中國藝術表現的語言庫,不分歷史與現實,它一直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首選,也一直是藝術創新的底蘊。

這是一本可讀性很強,對歷史與現實都頗有見地的好書,了解中國當代藝術以及末來的趨向,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本文同時發表在文旅中國公眾號。

本文來源:繪畫系教授 代大權提供

文中圖:來源自中國文化報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00084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联系我们: 龙井市| 牡丹江市| 江阴市| 平罗县| 许昌市| 梁河县| 贡嘎县| 曲周县| 天水市| 红河县| 静乐县| 光泽县| 清水县| 防城港市| 中卫市| 乐山市| 西宁市| 曲麻莱县| 政和县| 泸定县| 北碚区| 潮州市| 五常市| 漯河市| 兴安盟| 慈利县| 晋宁县| 彭泽县| 福建省| 政和县| 县级市| 沙河市| 卢湾区| 肥东县| 道真| 石河子市| 如东县| 西充县| 华亭县| 西和县|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