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清華大學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是總書記此行的第一站。對于美術工作、美術教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美術界引起了熱烈反響。
美術、藝術、科學、技術如何融合發展?美術如何更好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高等美術院校如何實現創新發展,怎樣更好發揮美術教育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作用?《中國文化報》美術文化周刊特別約請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楊冬江、方曉風兩位副院長,用整版的篇幅,以清華美院的美育和創研實踐為例,暢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以期對業界有所啟發。現分期予以轉載,以饗讀者。
《中國文化報》
楊冬江:德厚藝精 博學求新
德厚藝精 博學求新
——新時代高等院美術院校的美術教育探索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格局處于不穩定的動態發展之中。在此時代大背景下,黨和國家對優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新時代需要新的人才,需要發揮高等教育在培育新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重視美育在提升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方面的強大功能。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清華大學考察,首站參觀美術學院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發展的方向。
百年的大變局必將帶來教育的大變革,新時代藝術院校的人才培養應如何應變,值得我們深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前身是創建于1956年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是中國第一所高等設計藝術院校,其教學思想和教學體系始終引領著中國設計藝術的發展走向。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于1999年并入清華大學,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綜合性大學環境中不斷發展,在教學方面持續進行創新探索。
國慶70周年天安門廣場紅飄帶景觀設計
2019年 清華美院設計團隊
立德樹人思政與美育結合強化價值塑造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對當代中國青年寄予厚望。人生的高度和境界需要價值觀的形塑,美術院校就是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從戰略高度和思想認識層面強化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人生的品位需要美育的涵養,美術學院立足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通過對中國傳統審美范式的研究和新時代中國國家形象的教育和實踐,實現美術和設計專業人才的價值塑造,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美育之于思政具有促進作用,思政之于美育具有引導作用,二者對價值觀的塑造意義深遠。在實踐中,清華美院將兩者結合,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圍繞“三全育人”的總體要求,形成具有清華特色的美育內涵,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把立德樹人落實到設計與美術教育的各環節,凸顯思政教育在實踐育人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以“導學思政”工作為抓手,實現教育教學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瞄準學科前沿,立足于我國重大現實問題開展學術研究,培養德才兼備的高層次藝術人才。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員飛行服裝
2018年 肖文陵
藝科融合跨學科人才培養的創新探索
近年來,“跨學科”成為教育界的熱點話題和共識問題,各大藝術院校都致力于跨學科領域的探索,也發展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清華美院借助清華大學多學科的平臺優勢,以“藝科融合”作為重要發展理念和教育特色,對藝術與科學融合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在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上,學院致力于“跨學科生源”和“跨專業模式”兩方面的探索。在跨學科生源方面,通過二學位和專業能力提升項目的開設,在全校范圍內吸納優秀學生開展專業輔修,形成“藝科融合”多學科背景的生源結構,同時制定“本研貫通”的人才培養方案,使更多具有跨學科背景的本科生直接進入研究生階段;在跨專業模式方面,本科教學探索在全校范圍內建立跨專業新型教學模式和管理機制,研究生教學構建以課題驅動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兩方面都強調不同學科間的團隊協作,共同促進學院內美術學、設計學、藝術學理論三個一級學科之間以及與校內計算機、自動化、建筑學、醫學、新聞傳播等學科的交叉融合。
要保證專業人才培養的高質量,需要對不同專業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進行科學規劃。學院在本科教學中積極推進大類基礎課程與專業核心課程建設,通過藝術史、美學、社會與科技等基礎課程的學習,加強基礎教育中人文素養、創新思維的培養;通過色彩、空間與塑造等專業核心課程的訓練,強化造型基礎的基本功底,從而尋找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有效銜接。研究生教學中新增跨學科聯合培養項目,領域涉及人工智能、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環境保護等。通過科學制定跨專業、跨學科的教學模式,形成基于“大設計”“大美術”理念的跨學科課程體系。
國計民生教學服務國家發展與人民生活
新時代的藝術學科承擔著怎樣的使命,如何整合不同學科的專業優勢、對接國家發展需求,是當下藝術教育需要主動思考的問題。清華美院在教學上進行產學研一體化的探索,一方面,夯實理論基礎,發揮理論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例如在研究生課題的選定上,主要圍繞具有產業價值和社會意義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將學術研究與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相結合;另一方面,靈活開展實踐課程的教學方式,加強創新成果的應用轉化。學院因材施教,采用多模塊的方式開展實踐教學,努力強化與社會資源聯系的對接渠道,促進典型性、引領性的創新成果轉化,全方位多層次地參與產業創新與升級轉型。
清華美院專家設計的各類標識已經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清華美院的教學在探索如何為國家與社會而設計的同時,也致力于為大眾而設計、為民生而設計。學院一直秉承“衣食住行”的傳統,立足日常生活的發展方向,著眼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和產業內容。教學成果始終服務于民眾日常生活,不僅包括因時代發展變遷而產生的社會迫切需求,關切大多數人群和弱勢群體,如城鄉環境藝術設計問題、老齡化問題等,還發展設計倫理、通用設計和包容性設計相關內容的研究實踐。此外,學院還將藝術審美與科技創新有機結合注入民眾日常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人民生活的品位與品質,讓更多人受益于藝術與科技帶來的美學成果。
萬物互聯信息技術助力探索未來學習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全球信息技術的發展實現了一次大的跨越,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于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便捷性服務。藝術的教育教學如何順應這一時代潮流,因勢利導進行數字化升級,探索未來學習模式的可能性與可行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
清華大學在疫情發生后積極開展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美術學院的教學依托大學提供的數字化平臺,致力于探索藝術教育的數字化途徑。一方面,學院加大數字化課程的建設力度。充分發揮自身“藝科融合”的教育特色,利用信息藝術設計的資源優勢和人才培養經驗,加強人工智能、AR和虛擬實驗室等技術在數字化教學中的應用。另一方面,積極擴大不同類型在線教育資源建設的廣度和深度。以學院自身人才培養為出發點,關注不同學科和專業課程教學的差異性,全面推進異步在線教育資源及在線實時交互課程建設。
數字化的教學模式帶來了數字化的教學成果,這些永久留存于云端虛擬空間的教學資料,可被反復觀看和學習,便于教師們對自身教學效果進行“三省吾身”,便于同學們在課后對授課知識“溫故而知新”,不啻為一種“二次教學”。有些數字化教學成果還可公之于眾,不僅利于社會大眾進行學習,還為他們提供了欣賞藝術的大眾平臺,例如去年的畢業展因疫情而無法線下開展,學院組織研發團隊專門設計線上展覽系統,使校內師生和社會大眾都能進入虛擬展廳參觀。在這一層面上,教育實現了真正的公平與民主。
國際視野提升學生全球勝任力
清華美院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國際化人才培養路徑,在不斷提高學院全球影響力的同時,也關注本土學生國際視野的拓展和全球勝任力的提升。學院積極整合國際上優質的教育資源將其“引進來”,在教學上充分利用海外學科優勢師資資源介入學院日常教育環節,與國際上諸多頂尖高校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增加和拓展聯合培養項目,持續引進跨學科、跨地域、跨專業的師資與課程,全面推動國際化課程體系的建設,全力拓寬學生國際視野和全球格局。
“走出去”是培養全球勝任力的重要路徑。清華大學米蘭藝術設計學院和中意設計創新基地的成立,為學院打造國際化教育平臺和創新成果轉化提供了堅實的平臺。與此同時,學院鼓勵和支持相關專業的學生“走出去”,通過專項經費的設立,方便學生申請國外的交換項目或參加海外學術交流活動;學院推動自身教學“走出去”,加大學院優秀教學成果的國際宣傳,以提升學院的國際影響力;學院推進中華文化“走出去”,與海外師資進行聯合授課,課程內容以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為導向,在探討全球議題的同時,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促進跨文化的對話交流,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在清華大學“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清華風格”的總目標下,清華美院踐行“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育人理念,在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中,探索出一條藝術與設計人才培養的獨特路徑。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了美術、藝術的學科交叉性、社會服務功能、審美品位、國際交流傳播,并呼吁當代中國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這些高屋建瓴的指示,為學院的發展和教育教學工作的完善指明了方向。清華美院師生在漫漫而修遠的征程中,將始終秉承“德厚藝精、博學求新”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求索、砥礪前行!
作者系清華美院副院長、教授
清華美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本文發表在《中國文化報》
2021年5月16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