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這項工作領域,施宇峰和我把它變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是我們過去都沒有想到過的事情。”
我昔日的學生施宇峰從很早就進入到這一個領域,那個時候“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這項事業還沒有被更多的人所認知。
每一次去云南昆明,我都要找到施宇峰,喜歡聽他講他所做的那些田野調查的故事和經歷。他的投入狀態,令我感到吃驚,如果把那些巨量的數據羅列出來,恐怕會讓很多的人感到不解。為什么一個在市場經濟中機會多得很的“環藝”畢業生,會主動投身到這樣一份辛苦又不被世俗關注的事業中?
直到有一次他和我聊起了有關云南少數民族營建環境的文化傳統和理念,我才真正理解了他。他通過長期的田野調查實踐,學習掌握了一些現代文明以前,人們在自然環境中營造的人工環境的密碼。他的發現對我的啟發也非常之大,我突然意識到我們這些長久生活在城市里,浸泡在現代文明中的人,早已喪失了和身處的自然環境對話的能力。
施宇峰(右二)團隊在下者偏采訪
下者偏田野調查工作組(左三為施宇峰)合影
下者偏村調查前的建筑分區編號
在震驚全國的翁丁古寨被焚毀事件之后的一個專家學者的論壇上,施宇峰作了發言,我覺得他的觀點有真知灼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種見解建立在他十幾年來長期深入調研所獲得的認知基礎之上。我為自己曾是他的老師而感到由衷的驕傲。
蘇丹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副館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
一個環藝設計學生的非遺路
文 | 施宇峰 圖 | 施宇峰、吳窮
2009年,我從清華美院環藝系畢業后來到云南民族大學任教。我帶著一顆設計師的雄心到了云南,渴望這片神奇的土地所孕育著的創作機會。
我很快意識到,想要在云南做出優秀的設計作品,必須要關注其豐富的民族構成,并且與多樣的地理環境相呼應。所以,我幾乎沒費太多力氣就找到了做云南鄉村設計的方向。但一開始,這種想法并沒有立即轉化為實踐,畢竟理解一個陌生地方的鄉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左至右:施宇峰與吳學源老師、蘇丹老師合影
沒多久,項目就找上來了。羅平布依族小學規劃、臘峰小學規劃、昭通文廟等一系列的景觀設計項目接踵而至。我很快在這些設計項目上得心應手:理性的分析、規范的制圖、絢麗的圖表……,迅速找到了設計的“竅門”。但日后我反思這段經歷,發現其實內心是很排斥這種“竅門”的,總覺得和云南沒什么關系,尤其和鄉村沒什么太大關系。
環藝設計的理性思維讓我的這種“自信”伴隨著不安,那種“基于真實的震撼”不停地在提醒我思考一個問題:云南鄉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設計?
這種反思源于蘇丹老師的影響。記得剛入學時,見到老師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他將手里的雪茄輕輕地放到桌邊,轉過頭來犀利地看著我們,說:“環藝設計的學生,就要有對當下的敏感”。這個場景多年來一直深深地印在腦海里。
“環境意識”是蘇老師常掛在嘴邊的話,即設計不僅僅由設計本體而決定,很大程度取決于對周邊環境的解讀,甚至可以極端地理解為設計不是由它本身所決定,而是由環境來決定。
因而,在云南做設計,對在地的環境進行關照是我無法繞開的,于是我開始思考那些過于絢麗的東西到底適不適合這片土地,或者說開始思考設計到底應該是什么?設計是否僅是設計師一廂情愿的想法或者說一個聽起來很美的概念?從根源上看,這些所謂的設計與當地人的生活相比,生活的真實讓一切華美的概念都失色。
另一方面,我所在的單位——云南民族大學采用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三科并立”的人才培養體系,這樣的學術氛圍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對專業的看法。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將自己“對象化”,站在“他者”的角度看待和理解不同的世界。這種理解不僅是情感上的理解,更體現在工作方法的不同,它要求研究者要融入社區生活,同村民一起居住,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語言、行為和他們所處環境的關系。
制作蠟染的白倮婦女
制作圍腰的藏族老奶奶
和景頗族群眾交談
在環境意識和田野工作的指引下,我從單純的設計角度開始關注村落中人的活動和土地之間的關系,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讓我慢慢意識到活動對空間的影響。空間只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將空間里面人的每一項活動都安排妥當,空間的形態就可以大致勾畫出來,設計也就可以轉變為對空間里人的活動的描述。這種感悟告訴我,與其去創造一個空間,不如通過環境意識和田野工作方法,去記錄和理解一個空間。
壯族民居測繪手稿
一顆印民居剖面圖
一顆印民居色彩與材料分析
記錄和理解對于村落設計是尤為必要的。云南的鄉村眾多,由于民族、地理環境、生活習俗各不相同,每個村子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所以要把云南的鄉村設計好,就需要大量的前期調查工作。
于是,我開始用空間標注村子里的活動,從節日慶典、祭祀活動、婚喪嫁娶、到飲食穿住等等,都標記出具體的點位。在點位上對于很多細節,如民居是如何建造的,節日是如何慶祝的,演出是如何進行的,在哪里進行表演,群眾在什么空間里進行觀看等等,我都會做上標記,然后分析推演。就這樣,我的工作也慢慢從跟著項目跑,變成有意識地去記錄云南各地各民族的民居村落的形態,工作的重心也由原來的設計轉向做各民族民居和村落的測繪與調查。潛意識里,我也慢慢從一個設計師變成云南文化的記錄者。這些潛移默化的改變為我日后遇上“非遺”做了必要的鋪墊。
2015年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開始在全省范圍內舉辦田野調查培訓工作,我作為民居營造技藝方面的指導老師受邀參與了前期踩點和調查。這次調查活動讓我第一次深度接觸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化空間”的概念,讓我對非遺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
廣南下者偏省非遺中心田野調查
合影,第一排右八為施宇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申報書編寫指南》中,將“文化空間”這一概念闡述如下:“文化空間可確定為民間或傳統文化活動的集中地域,但也可確定為具有周期性或事件性的特定時間;這種具有時間和實體的空間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它是文化表現活動的傳統表現場所”,并將其設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類型。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的文化空間,既不是單純社會學視域下文化事項的生存環境或者文化生態概念,也不是文化地理學視閾下文化區概念,它是一種時空伴隨的文化實踐復合體,它強調空間、時間、文化實踐三個維度的疊加。
環境意識強調空間中人與實踐活動“在場”,非遺又強調“此時、此地、此人、此物、此實踐”,兩種思路在一個環藝設計從業人員的身上一拍即合,于是乎我開始尋找自己的非遺之路,我的工作方式也逐漸轉變為用文化空間的思路結合環藝設計的表達方式,對云南民居和村落進行標記與調研。
在對民居進行田野調查過程中,我不僅進行物質空間的測繪,還會記錄民居建造的過程、建造儀式以及發生在建筑里的各種生活,包括飲食、歌舞、會客、節慶等,觀察這些活動在建筑空間里是如何發生的。而在田野調查中也發現,由于社會環境的改變,現在已經很難找到比較完整的傳統村落,但是通過其場域空間內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美術、手工技藝、醫藥、民俗等非遺項目,就能相對可靠地勾勒出該傳統村落的原貌。
藏族木雕建筑裝飾調查
大理萂村測繪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強調文化生態環境、講究整體和系統、關注活態流變等,讓非遺學成為一個多學科融合的典型代表。而環藝設計弱化本體、強調關系、邊緣模糊、多元融合的特征,也使其天生適合與非遺保護相融合。環藝設計的思維助我在非遺路上繼續前行。
關于非遺和村落的若干思考
關于非遺:
文化保護最迫切的是要保護它在社區的“功能”,村子是現階段還能完整承載文化“功能”的不多的物質載體。所以,從文化角度來說,村落規劃的首要目的即為完善村落結構,使之能合理承載文化的“功能”。
用非遺元素進行創作的文化創意與非遺有關,但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事物,過多強調文創是對非遺的破壞。“變”是非遺的特性,但這并不是非遺工作者要做的。“活態流變”是以幾代人為尺度,表現出來雖然是“變”,但其本質還是群體長時間的選擇。
景頗族巴扎樂隊調查
芒舊新寨、鐵匠向工作組介紹寨子
芒舊新寨頭人和李克介紹寨子建筑情況
“保護性破壞”和“設計入侵”,前者是對非遺的過度挖掘,后者是藝術家與非遺過度結合。保護傳統文化,不是因為“舊”也不是因為情結,而是因為它是文化的“種子庫”,為的是若干年后我們需要時,還能在這個種子庫里找到原始的種子。
關于村落:
空間與人的活動,相互塑造。村落設計雖然表現出來的是造物,但其實質反應的則是人的活動。因而,村落設計并不僅是概念的表達,而是生存的選擇,大眾基于生存的選擇遠比設計家刺激感官的概念來得震撼。
彝族白倮村寨
長期的數據記錄和分析,可以在腦中形成系統化的數據庫,這項枯燥繁雜的工作可以幫助村落設計師在關鍵時刻找到解決問題的密碼。擴大前期調查的比重,并形成完整的村落調查報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設計入侵”。
“異質性”和“地域性”,使得村落設計幾乎不存在通用的手法和法則。每一個項目都必須對現場做深入的研究才能找到適宜的辦法。傳統文化富集地的設計更應該強調對傳統的解讀,是基于傳統的有節制的設計,而不是過多強調設計絢麗的部分。
非遺實踐
調查報告:
2010《德宏佛寺建筑調查》
2011《彝族傳統族民居營造技藝調查(撒尼人)》
2012《納西族傳統族民居營造技藝調查》
2014《白族傳統族民居營造技藝調查》
2015《傣族傳統民居營造技藝調查》
2016《壯族傳統民居營造技藝調查》
2017《哈尼族傳統民居營造技藝調查(僾尼人)》
2021《藏族傳統民居營造技藝調查》
2022《布朗族傳統族民居營造技藝調查》
調查村落:
2010 瑞麗市姐相鄉賀賽村委會大等喊村調查
2011 石林縣圭山鎮大糯黑村調查
2013 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翁丁村調查
2013 保山市蒲縹鎮老街調查
2014 呈貢縣馬金鋪鄉橫沖村委會梁家箐村調查
2015 景洪市勐養鎮曼掌村調查
2015 勐臘縣勐臘鎮曼龍代村委會曼竜勒村調查
2016 廣南縣者兔鄉者莫村委會下者偏村調查
2016 富寧縣板侖鄉龍邁村跳宮節調查
2017 孟連縣芒信鎮海東村芒舊新寨調查
2017 梁河縣勐養鎮幫蓋村委會底養村調查
2017 福貢縣匹河怒族鄉知子羅村、老姆登村調查
2017 賓川縣大營鎮萂村調查
2018 永德縣小勐統鎮蘇家寨調查
2018 馬龍縣舊縣鎮襪度村委會四旗田村調查
2018 華坪縣中心鎮馬路梁子村調查
2019 永勝縣六德僳僳族彝族鄉雙河村調查
2019 德欽縣拖頂鄉念薩村委會車里各村調查
2021 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聯合村調查
2021 德欽縣燕門鄉茨中村調查
2022 滄源縣惠民鄉芒景村委會翁基村調查
2022 大姚縣趙家店鎮江頭村委會姚彎河村、黃羊嶺村委會蘇家墳村調查
作者簡介
施宇峰
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
云南民族大學環境設計專業負責人
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云南省級非遺項目評審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云南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并致力于非物質文化與村落空間關系的研究。
足跡遍及云南十六個地市一百多個縣的近千個鄉鎮,對云南26個民族的民居和非遺都有深入的了解 。
多次作為指導專家參與云南省文化廳非遺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野調查培訓活動,輔助完成十余個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申報工作。
設計實踐:
主持云南昭通文廟及周邊景觀設計、魯甸地震廣場設計、云南馬龍四旗田村景觀設計、中國紡織協會2017上海非遺展展館設計、云南省文學藝術館音樂展廳設計。
資料來源|編輯轉載自 四面空間 公眾號
文|施宇峰
圖|施宇峰、吳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