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CN EN
首頁   /   新聞   /   專題報道   /   非遺進清華   /   正文

分享

賈京生、賈煜洲:論非遺中的精神、智慧、藝術與審美——以西南少數民族服飾工藝為例
2020.10.08

摘要:

西南少數民族服飾工藝是我國珍貴的、不可再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生產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基礎與必要前提。在服飾工藝中,凝聚了少數民族族群獨特的創造智慧、文化精神與藝術審美的精華。本文以田野考察與文獻研究為根基以現存的服飾工藝非遺為重點,論述了非遺與物遺的關系,具體闡述了服飾工藝非遺中的精神、智慧、藝術與審美。

關鍵詞:少數民族;服飾工藝;非遺精神與智慧;藝術審美


我們應該懷有敬畏的文化之心,善待少數民族非遺,因為在少數民族非遺中,蘊含著獨特的不同于漢族的文化精神、工藝智慧、精美藝術與生活審美。首先要學習其內涵,認知其價值,傳承其技藝,然后謹慎、科學地發展、創新與活化。

一、重讀“非遺公約”

提及非遺,就必須說到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又稱“有形文化遺產”,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非遺是指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無形文化遺產”,是近些年提出的新概念。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筑、人類文化遺址等。敦煌莫高窟、長城、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北京紫禁城等都是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如何制造、產生的?這就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技藝。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公約認為,“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眾或某些個人視為其文化財富重要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活動、講述藝術、表演藝術、生產生活經驗、各種手工技藝,以及在講述、表演、實施這些技藝與技能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工具、實物、制成品及相關場所”。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技藝、醫藥和歷法,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傳統體育和游藝,以及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圖1)

貴州黃平亻革家蠟染動植物圖案最多,造型也最精美 賈京生攝

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人類在歷史上創造的并以活態形式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學藝術類、工藝技術類與節日儀式類傳統文化事項。其最本質特征是“非物質”性。西南少數民族服飾制作工藝就屬于非遺中的傳統技藝。對于西南少數民族服飾中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系、價值與意義,要重新認識和梳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因,物質文化遺產是果,二者密不可分,沒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因,就沒有物質文化遺產之果。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是由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的,沒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凝聚的精神、智慧、藝術與審美之因,就沒有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智慧、藝術與審美之果。

二、非遺中的精神

在少數民族服飾中,非遺技藝通常是由傳承族群使用并完成制作的。這里包含服飾制作工藝,服飾圖案制作中的蠟染、刺繡、織錦工藝,以及穿著使用習俗。作為世代傳承下來的族群服飾,一定是在秉承族群文化的基礎上,以執著一生的服飾制作來實現服飾上的刺繡、蠟染、織造等工藝制作,以追求極致的服飾表現,使服飾款型、服飾圖案、服飾風格呈現最完美的狀態,以敬物惜物的價值理念和文化傳承的族群凝聚,堅守族群服飾的藝術范式與應用精神。

少數民族服飾非遺傳承人群具有執著一生的工匠精神,追求極致的工藝制作。作為族群個人,他們一生一世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傳承族群服飾;作為族群家族,他們代代堅守只為族群服飾的傳承;作為族群支系,他們只為世代族群服飾的生活傳承。如榕江黑領苗制作盛裝“小花衣”,需要4~5個月時間;制作鼓藏服“大花衣”,需要12個月完成;黑領苗楊秀芝用了2年時間繡制“百鳥衣”2;施洞苗族破線繡盛裝,使用繡花線均分成8股、16股進行刺繡,一套完整破線繡盛裝制作時間是4~5年。這種執著追求極致的工藝制作,體現出追求極致精細、精美的工匠精神。(圖2)

兩年時間繡制百鳥衣——榕江楊秀芝繡

在少數民族服飾非遺傳承人群中,世代弘揚敬物惜物的美德,堅守族群文化傳承的精神。敬物,即敬畏大自然的原材料,敬畏祖傳的制作工具與制作工藝,敬畏祖傳的圖案造型、服飾型制與服飾使用。換句話說,傳承之中一直保持敬畏之心。惜物,即對織造的土布、萃取植物染料、重復使用服飾等,極為珍惜而絕不浪費。土布寬幅通常都很窄,服裝一般通過拼合而成,使用窄窄的土布絕不浪費。生活生產中這種敬物惜物的造物思想,節約自然資源的理念,是族群祖先留給后人最寶貴的財富。堅守族群文化傳承的一方面是,族群的衣食住行用都凝聚著族群歷史、支系族譜、家族血緣的傳承,穿自己的衣,吃自己的飯,住自己的屋,走自己的路,堅持自己的價值觀。極強的服飾識別性,不僅具有族群凝聚力,還體現出極強的社會倫理秩序。如兒童裝、未婚裝、已婚裝、老年裝界限清晰,體現出愛護兒童、顯示待嫁、善待已婚和尊重老者的秩序井然的社會倫理。堅守族群文化傳承的另一方面是,家族間的長幼有序、倫理秩序也充分體現在服飾穿著中。如黃平家結婚盛裝一般是三件套、五件套、七件套、九件套。如果是三件套的話,最里層穿祖母留下的服飾,中間穿母親留下的服飾,最外層穿自己制作的服飾。家族歷史繼承與文化傳承精神,值得贊美。

三、非遺中的智慧

西南少數民族服飾工藝非遺中,蘊藏著傳承族群的創造智慧,需要我們認識、學習并汲取其智慧,需要我們將民間的智慧發揚光大。少數民族服飾非遺中的智慧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我們學習與堅守?服飾工藝非遺中不僅具有生態智慧與生態技術,而且具有因地制宜的工具制作、因材施藝的材料利用、巧奪天工的工藝創造。

從非遺使用的工具到材料,從制作工藝到制作成品的使用與丟棄,無不體現出這種生態智慧與環保理念。如防染工具中的各種竹簽工具、蠟刀工具,防染材料中的防染劑、植物染料,是汲取有利于自然、用之有利于自然、棄之消融于自然的染料。生態技術方面,手工防染工藝、刺繡工藝、制造工藝與服飾成型工藝,都是一種生態技術。(圖3)

貴州息烽花苗 賈京生攝

生態智慧與生態技術還充分體現了少數民族因地制宜的工具制作、因材施藝的材料利用、巧奪天工的工藝技巧。少數民族的生存環境不同,決定了其服飾款式的不同,少數民族的服飾充分體現了少數民族的創造智慧。身處高山穿著短裙,身處半山穿著中裙,身處平地穿著長裙,身處森林穿著片裙。著桶裙或著褶裙,也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文化學者杜微解釋說,早年分布在平原地區的族群,生活中船行和涉水機會多,翻山越嶺機會少,桶裙易穿易脫,無論是從陸地進入水面,還是從水中登上陸地,都十分方便,且蹲坐臥均無大礙,因此,桶裙當是亞熱帶臨水而居民族的原生文化要素,體現了因境而變的生態智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是人體功能器官的延伸與放大。少數民族印染織繡工具結構樣式越簡單,對操作技巧的要求越高,其功能用途指向越呈現多元化,其創造的智慧技藝要求就越高。工具功能樣式越復雜,對操作技巧要求越低,直至復雜到對操作技巧無要求,因為其功能用途指向單一。簡單的工具,應用范圍廣泛,對材料適應性要求不高,操作時在一定條件下有較大創作自由。

四、非遺中的藝術

少數民族服飾工藝非遺中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豐富多樣的服飾款型、千變萬化的服飾圖案與巧奪天工的服飾工藝三個方面。

少數民族服飾的款型豐富多樣、多姿多彩,尤其是苗族、瑤族堪稱“服飾大族”“服飾款型庫”。據考證,少數民族支系是通過服飾區別來決定是否可以通婚,即同服異姓可以通婚,異服異姓不可以通婚。因此,以服飾來區別與命名苗族支系、瑤族支系成為一種常態。如黑苗、白苗、紅苗、青苗、紅頭苗、歪梳苗、長裙苗等。苗族服飾款型多樣,其支系服飾多達173種式樣,3有人估計達300種之多。苗族服飾的多樣性在世界上2000多個民族中都是少見的。再如,瑤族自稱和他稱名就有300多種,這也意味著服飾的豐富多樣,如白褲瑤、青褲瑤、長衫瑤、花瑤、尖頭瑤、茶山瑤、金秀瑤、半山瑤、藍靛瑤、盤瑤等豐富多樣的支系服飾,傳說苗族原是“同支共鼓”,以前穿著同一種服飾,在遷居過程中,饑荒餓死了許多人,于是,大家議定各房族分開,各自去尋找好地方生活,13年后再到這里追宗認祖。臨別,兩位祖奶奶因分辨不清自己的孩子而發生爭斗。為避免再發生混淆,議定各房族自做服飾,各有一種打扮。去往高山坡的為方便爬坡上坎,做短裙來穿;住在半山腰的,裙子做得遮住膝蓋;住在平壩河邊,裙子做得長到腳背;到大森林里的,為避免野刺野草攀掛,只穿兩塊前后片裙。4可見,服飾與生活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是服飾多樣化的原因之一。少數民族服飾藝術的多元之美、多樣之魅、多彩之韻,是形成服飾文化多樣性的原因之一。多樣化的服飾,有著多樣的審美形式,是族群支系間區別的重要形式,更是族群凝聚力和自豪感的標志。

少數民族服飾圖案既千變萬化,又高度統一,在同一個族群中凸顯了無限的藝術創造智慧。通常在少數民族服飾工藝非遺傳承族群中,利用工藝智慧的創造之手與圖案藝術的想象之慧,設計制作出千變萬化又高度統一的支系服飾圖案,而且是大師級的變形手筆、神奇的想象形態。(圖4)

貴州四印苗 賈京生攝

如丹寨蠟染花鳥圖案,施洞破線繡人物圖案,織金歪梳苗魚線花、魚刺花、鳥窩花圖案,形態各異的圖案題材、主題、造型、風格與藝術個性,充分體現出高超藝術智慧與藝術魅力。以龍圖案為例,這是出現頻率最高、造型變化最豐富的圖案符號系統,更是集大成者,堪稱洋洋大觀。如苗族龍圖案,是形態多姿、種類多樣的龍群,具有鮮明的差異性和不確定性,并構成了龐大的龍紋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水龍、旱龍各一半,水龍有水牛龍、豬龍、鵝龍、鴨龍、魚龍、船龍、泥鰍龍、烏龜龍、蛇花魚龍、蛇龍、網龍,旱龍有人龍、雞龍、羊龍、狗龍、虎龍、馬龍、斑鳩龍、燕子龍、蜘蛛龍、椅子龍、轎子龍、撮箕龍。其他還有獅龍、貓龍、鳥龍、馬龍、象龍、蚯蚓龍、蝦龍、蠶龍、螺絲龍、樹龍、花龍、貅狃龍等。龍圖案造型千變萬化,有人首蛇身龍、人首魚身龍、魚身鹿角龍、人首鳥身龍、蚓身牛角龍、蠶身牛角龍、象身鹿角龍、豬身鹿角龍、蛇身蜈蚣頭花樹尾龍、獅身鹿角龍、虎身牛角龍、狗身牛角龍、蜈蚣頭蚓身龍、鳥身飛龍等。5在苗族觀念中,最大的神靈形態就是龍。要吃飯有牛龍,要吃肉有豬龍,要穿衣有蠶龍,要跳舞有鼓龍,要力氣有象龍,要避邪有蜈蚣龍,6等等。龍在這里不僅具有人性化的親民內涵,還有形態各異、造型夸張、形神兼備的形式。

少數民族服飾工藝精湛獨特,巧奪天工,使服飾至精至美、個性獨特。少數民族服飾工藝包括服飾成型工藝、刺繡、蠟染、織錦工藝等。這些工藝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成熟精湛的多種技法,和材質的巧妙配搭,可以取得更悅目的效果。有些技法非常獨特,如扁帶繡、梗繡、錫片繡,在其他民族中罕見;還有平繡、雕繡、板絲繡、破線繡、套繡、辮繡、皺繡、絞籽繡、直針繡、網繡、挽繡、數紗繡、挑花、堆繡、打籽繡、纏線繡、馬尾繡、盤線繡、鎖邊繡、貼花繡等20多種。7構成平繡均勻平整,破線繡平滑光澤,纏線繡輪廓分明,打籽繡如畫龍點睛、堆繡層層疊疊、挑花剛勁有力等獨特藝術效果。(圖5)

施洞苗族破線繡 賈京生攝

再如少數民族防染工藝服飾應用,有蠟染、楓香染、粘膏染、扎染、豆漿染、牛油染等。其中蠟染制作出的圖案,最精細的線條造型可達到“細如毫發”,這在全世界蠟染服飾中也是罕見的。最圓潤的“旋渦”蠟染圖案造型,可達到“光的效應”圖案效果,其平行弧線如同圓規繪制的效果,精美而簡潔的圓弧線條所產生的視幻般的光效應效果,令人拍手稱絕。8這些都是在簡陋工具、低廉材料、簡單工藝的制作下,在巧奪天工的技藝制作過程中,變成了至精至美、美輪美奐、形態各異的服飾藝術,并且還善于使用“亮布+蠟染+刺繡+織錦”等綜合工藝手段,形成鬼斧神工般的裝飾藝術。

五、非遺中的審美

少數民族服飾工藝非遺中的審美不僅體現在制作之前和制作過程中,而且更多地體現在服飾工藝非遺的成果與穿著習俗中,并以獨特形式展現出以大為美、以重為美、以多為美、以巧為美的物質追求與精神表達,即所謂“亮家當,炫財富,彰德行,比技藝”,服飾以數量上的積累和體態上的擴張來表達價值滿足感。這種審美觀是由農耕時代物質匱乏、以手工制作為主要方式的特點決定的。

以大為美,是少數民族服飾工藝非遺中追求的形式之一。《說文解字》解讀“美”字寫道:“羊,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貴州六枝地區長角苗頭飾,女子用麻線做假發,散開后有8尺長。她們先將真發在頭頂盤成小髻,再把假發編成繩狀,用木梳插在真發上,然后一圈一圈地盤起來,最后盤出來的是一尺半左右的圓形盤頭。普定、織金、六枝交界的苗族,在頭上插一把2尺長的木梳,木梳像扁擔那樣挑著“∞”形大發髻,以發髻之大顯示富有與美麗,當地人稱為“戴角”。(圖6、圖7)

六枝長角苗 賈京生攝

貴州織金地區歪梳苗蠟染中最常用魚線花、魚刺花、鳥窩花圖案 賈京生攝

以重為美(為貴),通常是以銀飾的重量和華麗程度來彰顯財富與評判審美。少數民族節日盛裝銀飾不可少,這是財富地位的象征。貴州臺江施洞苗族姑娘節日時穿上重逾20千克的銀妝,以顯示生活的富裕。其銀衣全套就有70—80種銀飾,是最高規格的盛裝,制作用時420天。頭部銀飾18件,有銀角、銀扇、銀簪、銀梳、銀釵、銀冠、銀帕、銀耳飾等。頸胸銀飾13種,其中有8種是項鏈。手部銀飾有17種,其中手鐲14種。最隆重的女子出嫁盛裝,穿戴完畢要花上幾個小時。(見:注釋9)

以多為美,通常是指穿著越多,就越顯富有、越顯美麗,也越顯勤勞,越顯聰慧。在云南麻栗坡,彝族男人蠟染服裝是三件套,最里層是對襟布衣,中間是寬袖蠟染衣,最外邊飾是無袖蠟染坎肩。這種穿著表達了以多衣為美、多衣為富的觀念。貴州劍河南哨型苗族,平時服飾1—2件,年節結婚可重復穿5—6件,甚至20件。劍河久仰型苗族服飾,女子盛裝重復多穿至十數件,下擺由里到外一層比一層短,露出階梯狀線條,引以為美。貴州岜沙黑苗百褶裙,盛裝時最多者穿7—9件。貴州雷山港橋型苗族褶裙圍腰,少者7—8條,多者一二十條。。(見:注釋10)

以巧為美,一般是通過服飾制作顯示服飾圖案之美。最為典型的是織金歪梳苗的蠟染工藝與圖案,其精細、精美程度可以說是世界之最,線條細如毫發。最為獨特的是施洞破線繡的刺繡工藝與圖案,其巧于刺繡、善于裝飾的藝術形式可以說是在世界上獨樹一幟。美的魅力與個性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堅守少數民族服飾的傳承,傳承非遺中的精神、智慧、藝術與審美。我們應該以多元開發與活化少數民族服飾的形式,開發非遺中的文化內涵、藝術形式與當代實用性。

參考文獻:

[1] UNESCO官網.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EB/OL].(2003-10). https: //ich.unesco. org/doc/src/2003_Convention_Basic_Texts-_2018_version-CH.pdf.

[2]曾憲陽,曾麗.苗裝[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11:56

[3]吳仕中.中國苗族服飾圖志[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8

[4]張曉松.符號與儀式[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550

[5]張曉松.符號與儀式[M]. 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639

[6]張曉松.符號與儀式[M]. 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642

[7]曾憲陽,曾麗.苗繡[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36

[8]賈京生.中國現代民間手工蠟染工藝文化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191

[9]吳仁.苗族文化風情[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2:110

[10]鐘濤.中國苗族[M].貴州:貴州民族出版社,2018:468


本文作者是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教授賈京生、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系博士生賈煜洲,發表于《非遺傳承研究》,2020年2期,上海教育出版社,11~15頁。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00084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联系我们: 墨江| 霸州市| 华安县| 远安县| 普宁市| 吉安县| 囊谦县| 新邵县| 两当县| 苍梧县| 津南区| 桂阳县| 淮南市| 积石山| 新乡县| 开江县| 泸水县| 绍兴市| 休宁县| 阿勒泰市| 广宁县| 隆安县| 镇赉县| 甘谷县| 北京市| 外汇| 同心县| 新乡县| 博乐市| 来凤县| 浮梁县| 宁远县| 南京市| 嘉义县| 泰安市| 依安县| 博野县| 滨州市| 淅川县| 峨眉山市|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