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無垠的西北大地上,有一門跨越甘肅、青海、陜西三省的特殊課程。它將“教室”設在石窟、寺廟、戈壁、博物館之間,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相互交織,貫穿千年的藝術瑰寶“像珍珠一樣被串聯起來”,形成一幅蒼茫天地間的瑰麗畫卷。老師帶領同學一同深入其中,感受時光交錯下古今、東西的文化碰撞與融合,探索中國文化藝術的奧秘與魅力。這就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的《專業考察》課程。自1995年開設以來,這門雕塑專業的核心課程以絲綢之路上的石窟、寺廟為主線,通過實地考察與理論學習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精髓和歷史流變,同時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創新思維和愛國情懷,完成一場關于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生動實踐。
人文考察路線圖(左)和自然考察路線圖(右)
這門《專業考察》課程的主講教師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董書兵教授。當年,他還是一位剛畢業留校不久的青年教師,帶著“要把最好的東西給學生”的滿腔熱情,克服千里跋涉、到處求援的種種困難,和幾乎與自己同齡的學生們一起,向著神秘的西北腹地出發。他們以絲綢之路上石窟、寺廟為主線,重點考察甘肅天水麥積山、甘谷大像山、敦煌莫高窟千佛洞、榆林窟、西千佛洞、永靖炳靈寺、張掖大佛寺、拉梢寺,輔線為考察甘南夏河拉卜楞寺、青海塔爾寺的藏傳佛教雕塑,并參觀學習陜西省博物館、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蘭州博物館等。一路上邊行邊看、邊學邊畫,每處都有現場講授、作品分析、隨機提問和當地專家學者的專題講座,通過速寫掌握雕塑造型的規律和特征,通過在基地的臨摹、對比掌握古今雕塑理念和技法的變遷。歷時約3周的“游學”和之后舉行的教學成果展示,不僅讓學生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全面深刻地了解認識中國古代雕塑的來龍去脈和獨特魅力,增強了專業研習和創作的能力,激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自信和熱愛,也磨煉了學子們的意志勇氣、培養了集體主義精神,這無疑是清華“三位一體”教育思想的一種集中體現。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這條磅礴大氣、氣象萬千的西北藝術之旅上,董書兵一走就是30年,并因為堅持“雕古塑今、文化育人”而榮獲清華大學課程思政示范教師稱號。歲月的洗禮給了他不斷成熟的藝術教育思想和滿天下的桃李芬芳,昔日身邊的少年不少已成長為有影響的中青年藝術家,有的也帶著自己的學生開啟了“行萬里路”的實踐。春去秋來,董書兵不僅享受著教的樂趣,也從中汲取了豐沛的創造力,在這方熱土留下了“大地之子”等一批深受專家好評和群眾喜愛的當代藝術佳作,并孕育出獨樹一幟的“荒野藝術計劃”,從無到有創造了藝術賦能文旅的“奇跡”。
師生一行前往麥積山石窟實考察
8月31日至9月1日,美術學院50余位師生及多位業內專家學者,共同前往位于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進行實地考察,并舉辦了《專業考察》課程開設30周年專題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專業考察》課程對于當下中國藝術院校教學的示范作用和多元影響,以及“荒野藝術計劃”的創作與實踐對于藝術介入區域發展和文化振興引發的新思考等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研討會前的課程實踐中,師生們參觀了麥積山石窟。董書兵以獨特的個人視角,細致入微地講解了不同時期的佛像、壁畫背后的故事與文化內涵,在有限的時間內,為學生集中提供中國古代雕塑藝術重要的時空線索,將歷史性和地域性作為坐標,通過共時性視角,對中國、中亞以及古代西方藝術與文化進行比較分析,以一種跨時間、跨空間的維度,對古代雕塑藝術和民族文化進行深入講解。通過實踐考察,同學們得以近距離一睹這些藝術瑰寶的絕世風采,并在現場實地寫生、做筆記,從而加深對雕塑藝術的理解。
研討會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主持。他在致辭中表達了對董書兵教授持之以恒上好《專業考察》課程的敬意。覃川指出:“堅持30年只為講好一門課,這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是不多見的,特別是董書兵老師親自帶隊在西北大地上一次次跨過千里、穿越千年,更顯彌足珍貴。”他認為,該課程“打破了傳統課堂的界限,讓學生在行走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這不僅是對學生藝術修養和創作能力的提升,更是對中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傳承,也是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身體力行。
課程教師董書兵麥積山石窟為同學進行講解
董書兵帶學生在麥積山石窟進行考察實踐
在專題報告環節,董書兵回顧了《專業考察》課程的發展歷程和教學成果,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和課程感悟,并展望了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課程除了專業之外,還包含著對我們國家文化的認知,我們自身的文化的了解。”他期望通過課程學習有更多的人能對中國傳統雕塑、傳統文化產生興趣、持續探索,潛移默化地加深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建立起文化自信,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生在麥積山石窟實地寫生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席楊冬江從“為師”“為學”“為人”三個方面闡述了董書兵對課程的貢獻與影響。他說:“這段旅程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專業考察,會讓人無論是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上,還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上,或是對祖國大地壯美山河的感受上,都會有很多的認識和感觸。”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張敢教授對課程給予了高度評價,肯定其“超出了一門課的意義”,是“行走中的學習,完善人生的典范”。他認為,“這一門課程不僅是給雕塑系的,應該推薦給更多的同學,包括整個美術學院,甚至包括清華的同學,都可以讓他們去近距離地接觸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專業考察》課程開設30周年研討會現場
清華美院視覺傳達系主任陳磊、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副主任張寶華,西安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志剛等多位專家學者表示,雖然與雕塑不是同一專業,但對藝術追求的本質、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是相融相通的,所有的藝術學習都應走入實地、切身思考。清華美院雕塑系教授馬天羽認為,這門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文明意識、健全人格、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相當于為同學們上了一節節“行走的思政課”,讓學生們在領略自然風光、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時,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承擔起傳承與創造新時代中國藝術的責任。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王青春,美術學院副教授徐小鼎、于婉瑩,博士后孟超等表示,這樣的實踐教育能夠讓學習者直觀感受到我國文化藝術的巨大魅力。
麥積山石窟壁畫
北京服裝學院院長賈榮林也認為,“這是最好的思政課。在學習過程中,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等等都會在藝術的熏陶下深受感染,會在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鄒鋒表示,“課程反映出一個教師從教30年兢兢業業的奉獻精神。同時,非常難能可貴的是也反映出我們的課程牢牢地扎根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之上。”此外,敦煌研究院文保科科長陸多林等人均表達了對董書兵及其課程的深深敬意,一致認為課程不僅有助于藝術教育的推廣,還能促進對古代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并強調了藝術在歷史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實地考察和學習,能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中國古代藝術的內涵與文化價值,進而推動我國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隨后,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工會主席吳愛民、漢唐陶藝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天平等人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為課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啟示。所長李天銘表示這樣將傳統雕塑文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能延續30年時間非常不易,每一屆考察之旅都在迭代優化,研究所將全力配合中國學院派雕塑在麥積山的學術實踐,讓課程延續下去。
學生在麥積山石窟實地寫生
在總結發言中,覃川圍繞《專業考察》課程的教學成果、教學特色及其對藝術教育理念的積極探索和踐行進行了全面評價。他認為,董書兵教授在教學上的突出成就,不僅在于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更在于其始終秉持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董老師立足打造一門好課,用30年時間不斷完善教學相長和教研互動的育人體系,在與學生共同成長中,將課程融入中國千年積淀的豐厚文化背景,探索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教學育人理念,形成集綜合化、啟發式、場景化于一體的教學模式,不僅傳授知識、鍛煉能力,更為學生筑牢價值根基、染實文化底色,是踐行清華大學‘三位一體’的典型示范。”覃川表示,“今天的研討會不是終點,而是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新起點,要做好傳、幫、帶工作,讓好課代代相傳、百年恒新。”他鼓勵更多青年藝術家和學者加入教書育人這一光榮的事業中來,共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鑄魂、廣育人才。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發言
《專業考察》課程現場及研討會專家學者合影
參加本次《專業考察》課程的學生們,也紛紛發言交流了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教學建議。
與會師生及專家學者合影
圖文來源 | 雕塑系
圖文編輯 | 陳潔
審核 | 王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