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昕
人物小傳
岳昕,北京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藝術總監。1985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系,2003年加入元隆雅圖。主要作品包括中國移動通信、中國南方航空、中國首都博物館、中國國家圖書館的整體視覺系統設計等。曾擔任2008北京奧運官方海報設計小組成員。
岳昕認為,設計師的智慧可以讓成本降下來,同時又體現出非常好的功能性和美觀性。
“我可能是個比較‘奇葩’的狀態。”北京西二環的元隆雅圖辦公樓內,岳昕笑言道,“和我同齡的人,四五十歲就轉向公司管理層,或是專門去畫畫了。全年級服裝系、染織系、工業系、陶瓷系等一共幾十人,只剩幾個人做設計了,我是其中之一。”
不久前再次摘得2018年德國“紅點獎”的岳昕,一身素樸打扮,態度沉穩而謙和,絲毫沒有行業領軍人物的“大師派頭”。
這位年過花甲的資深藝術總監,在元隆雅圖負責創意設計超過15年,如今依然活躍在產品設計一線,和80后、90后的同事們一起奮戰。他坦言,從事這份工作,沒有刻意為之,只有順其自然。
作為設計師,岳昕成果累累,人們熟知的中國移動通信、中國郵政速遞的整體視覺設計就出自他筆下;作為創作者,岳昕也負有盛名,他是德國“紅點獎”的常客,風格在業界頗有影響力,同時擔任多所藝術院校的外聘教師。
從業20余載,游走于教師和設計師的二重身份之間,面對藝術與市場、經典與風尚、審美與需求的拉扯,岳昕也有矛盾和無奈,但更多的是對設計的不懈追求,和將愛好變為一生事業的幸福。對于什么是好設計,市場需要怎樣的設計師,中國禮品業的前路將如何,以及諸多設計背后的故事,且聽他娓娓道來。
岳昕為元隆雅圖設計的卡通形象“墨仁兔”
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
在岳昕看來,他是趕上了精英教育尾巴的一批幸運兒。恢復高考后,全國學子大受鼓舞,在外插隊幾年的岳昕也加入了考美院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行列。當時高校尚未擴招,美院都是自主命題,憑借著作畫上的天賦和靈氣,1981年,岳昕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系錄取,成為同級9名同學中的一員。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名字聽起來傳統,學生們受到的教育卻并不陳腐。正相反,嫻熟中國傳統藝術的老師,大多也對西方藝術造詣頗深。加上學生人數較少,老師可以充分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加以指導。談起求學時光,岳昕充滿懷戀,那些嚴格而負責的教授,也成為了他后來為人師表的初心。
藝術的象牙塔,給了岳昕開闊的眼界、扎實的訓練,也給了他對設計的極致追求。“在20年前,我還常常講兩個詞,一個是‘千錘百煉’,一個是‘百年大計’。總是希望做出來的所有東西都能經歷時間的考驗。但是慢慢的,我就不大和年輕人提這個了。”
為什么不提了?時尚的步伐隨世而動,直接面對市場的岳昕體會更深。作為50后,他所受到的教育是嚴謹的、注重細節的,而年輕人的需求,則逐漸轉向了整體的、瞬時的感覺,追求眼球的刺激。甚至一件產品,“只需要在市場上停留一個星期、兩個星期,瞬間就變了”。對于人們審美的改變,岳昕豁達地說,“不是我刻意不想說,而是我們面對的基本要求確實已經改變了。”
從古代匠人的精雕細琢,到藝術大師的推陳出新,再到新世代的愛玩樂、愛趣味,緊跟時代變化,是設計師長期內化的一種思維,而滿足市場需要,則是設計師在實踐中必備的基本素養。在具體的工作中,標準就明白得多了,“把東西做美、做好看是設計師的天職,但面對市場,解決實際市場問題的時候,我們是提供給客戶一個答案,而不僅僅是做得好看。”
這個答案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受制于成本、工期、工藝等現實因素的一個最優解,其中最重要的,一是時間,二是經濟成本。如果超過了上市時間,設計得再好看也沒有用;如果超過了成本,設計出來也實現不了。在有限的想法空間內,如何將成品打磨到最佳狀態,就是設計師們“戴著鐐銬的舞蹈”。
這時常意味著妥協。岳昕舉了個形象的例子,iPhone背后的兩道白線影響了整體的美感,但若要將天線完全隱藏,又意味著超過可以負擔的工藝成本。原型機一定優于面世的量產機,設計也是一樣。岳昕坦言,設計師與客戶都想做到一百分,但一百分是永遠達不到的,因此,在設計行業內,沒有絕對的好,只有盡可能的好。
岳昕為多家企事業單位設計標志
在無序中捕捉有序
一般而言,禮品的設計是為了滿足直接客戶的促銷需求,但岳昕給自己的標準卻不止步于此。在課堂上,他也常常向學生強調,設計師要考慮客戶的客戶,比客戶先考慮一步。
“設計在商業溝通的環節中是不體現價值的,只有在生產出實際的產品,投放向實際的市場時,才會產生價值。”岳昕說,“因此,如果設計師的想法和成本控制遇到了沖突,就一定要先檢討我們的設計。并不是好的設計就一定建立在成本高的基礎上,設計師的智慧可以讓成本降下來,同時又體現出非常好的功能性和美觀性。”
從這個層面上看,設計師與客戶的目標是一致的,都希望禮品幫助促銷的同時,既能停留在消費者手中,又能塑造品牌。但在面對市場的實踐中,由于專業領域不一樣,對“客戶的客戶”需求的認知不一樣,設計師必須習慣無序的工作狀態。
突如其來的顧客要求,不斷變化的設計計劃,時間和成本的嚴格限制,看似十分辛苦,而在岳昕看來,工作流程中他最注重的一點,是與客戶的溝通。很多時候客戶不能一開始便準確表達出需求,需要設計師先做出一個方案嘗試,再進行調整,中間溝通是否順暢,就直接決定了設計的成本和成效。
雖然客戶需求大多由服務團隊對接和打理,但說到與客戶溝通,岳昕仍然偏愛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因為那樣信息傳遞更準確,能發現冷冰冰的文字中不能發現的情感。這時,設計師岳昕的理性和嚴謹之中,也會透露出藝術家岳昕的敏銳和細膩:“當我看到了你的表情,聽到了你的語氣,知道你什么地方拖長了,什么地方迅速地過去了,就知道了你語言背后想說的話。”
面對面溝通傳遞的潛在信息,岳昕稱之為“感覺”。一次,他為一位著名導演設計工作室的標志。對方團隊的工作人員先是要求“一個眼眸的形狀”,后來又要求加入其他設計元素,最后連自己都說糊涂了,岳昕看出了癥結,希望能有一個最了解這位導演的人來和他溝通——于是,導演親自來了,坐在這兒談了兩個小時。導演一面說,設計師一面聽,聽完了導演的暢談,岳昕說,行了,我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東西了。回去之后,岳昕又快又好地完成了標志的設計,對方很滿意。
但更多情況下,彎路還是無法避免,甚至有的客戶考慮的僅僅是領導,而不是他們的消費者,遇到這種狀況,岳昕不免有些遺憾。但他將彎路看作設計師磨礪能力的必經之路。岳昕說,到了60歲,回頭想就會明白,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條彎路都有用。
永遠探索,永遠創造
在多年的從業過程中,還有另一類特殊而重要的“大客戶”。曾經服務過北京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大型活動的組委會,目前也在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設計視覺形象和商品。承接這類面對國家的大任務,岳昕感觸最深的是,標準不同。
“他們通常會有一個基本的要求。當他們在評選設計或評選一件產品的時候,又會有非常專業的人員參與,有很多非常棒的大師級人物在里面把關。”對設計師來說,這既是利好,也是挑戰,“比方說我們現在在做北京2022年冬奧會,對冬季奧運的項目,可能原本并不熟悉,但一旦投入到任務中,就要迅速地讓自己進入那個圈子,迅速讓自己成為冬季奧運項目的粉絲。”
為了突出冬奧特色,最先設計的一套視覺形象,就是基于曾經獲得各項冠軍的運動員的極限動作,造型也盡量還原冠軍的身姿。岳昕談起取材過程,如數家珍:“有的項目,比如北歐兩項,運動員的體型健美,動作也十分舒展,射擊的運動員后傾的上半身,真是非常好看。”儼然一個多年的冬季運動迷。
此外,這類大任務的審核標準一般也十分嚴苛,例如“不允許將五官表現得特別具體,標志不能識別到具體的人物上”,“運動器材的考證也要十分準確”,同時,假如采用了其他設計元素,比如祥云圖案,“也要考慮歷史上的出處是否與這個運動項目相符,至少內容應該有一致性。”
這樣的一套視覺形象方案,做下來當然頗費心思。但在岳昕看來,通過各種方式快速地了解設計要求和背景,融入設計環境,也是設計師必修的一項基本功。“在學校我們也會訓練這種能力,不要總想著自己是個設計師,而要把自己當作一個解決問題的普通工作人員。就像表演一樣,不能像明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形象;要像真正的表演藝術家,沒有自己,演什么像什么。”
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接到中國網球公開賽的設計要求前,岳昕對網球還一無所知;替朋友的高爾夫俱樂部做完設計后,從未摸過球桿的岳昕成了一個“理論專家”;常常買來其他領域的書來讀,學習了解各種專業知識……岳昕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追求,不只出于務實的考量,還源于一種內在的驅動力:熱愛。
“有的時候想,自己做這個行當應該是幸福的。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設計業的特點就是始終面對新的東西,面對不同行業,應對無法預測的設計需求。你永遠要去了解未知,永遠要去創造,這就是挺有意思的一項工作。”岳昕說。
做打動人心的作品
在評價什么是好設計的時候,標準是個大問題。不僅小客戶和大客戶的標準不一樣,中國和外國的標準不一樣,商業性設計和學術性設計的標準也不一樣。設計師在追求更好、更美的過程中,有時也會碰到一些比較吊詭的局面。
在為一本介紹新銳建筑師的雜志設計封面時,岳昕大膽地采用了插圖的方式,通過一組假想的造型來表達空間的概念。成圖發給客戶后,得到的反饋卻是太素了,每期之間的區別不大,希望增加建筑的照片。其間頗多爭論,但岳昕還是堅持了自己的設計思路。做完一年的封面,岳昕將12張插圖作為一套作品,送去德國參展,獲得了當年的“紅點獎”,客戶這才明白過來岳昕精心規劃的苦心。
“所以我和他們說,千萬不要自責,因為標準不同,我們做設計時也會依照不同的標準。確實德國人評價設計時比較精細,而我國的市場著重看一個大的感覺,還是比較粗糙的狀態。”
但好設計的最終標準并非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就像岳昕強調的,設計就是設計,設計并不能等同于藝術,但設計和一切藝術也有相通的目標,那就是打動人心。
很多人誤以為設計是拘泥于市場,裹挾于風潮,尤其是禮品設計,更是設計市場上極小的一塊,只是客戶要什么就給什么,甚至會遇到禮品反手被丟棄的尷尬。而岳昕不贊同這種看法,他認為只要是人所創造的物品,就一定體現了人的性格、喜惡與愛憎。美國的商業大片也是現代化流水線生產的產物,但是它們能得到東西方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的喜愛,持續創造出經濟利益,究其原因,“就是能夠觸動人、激動人,就是抓住了人性中最為永恒的題材。”
小小禮品,也能蘊藏無限乾坤。同市面上一些僅僅提供禮品生產、禮品購銷的公司不同,元隆雅圖一開始就有著更高的目標。
近幾年,他所在的團隊從被動地服從客戶需要,轉向主動引領客戶,為客戶提供整體策劃方案——所謂的整體策劃方案,實際上就是為他們考慮更好的東西。
“我們的作品,一方面考慮到客戶的購買心理;一方面也要兼顧使用價值,希望能被消費者持續利用;同時還希望做到原創和趣味。在這些之上的終極追求,就是打動人心,讓人能夠喜歡上。二者之間,就是設計師、設計感發揮的空間。”岳昕如是說。
這是一個長遠的目標,也確實是一個比較艱難的目標,因為國內市場對設計感、原創性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但在岳昕看來,團隊需要這樣的理想:“我們制作禮品,是為了幫助客戶提高消費者黏度,而客戶的黏度,是由我們自己創造的。”
新月體
新月體
新月體
設計師眼中的風景
現階段,市場的變化速度非常快,幾乎幾個季度設計風格就會有一次大的更新;未來,技術的發展將會更快,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術的普及,可以幫助設計師更好地突破時間與成本的限制。然而,決定技術能被如何運用的,依舊是設計師的智慧。
當記者問岳昕對未來設計的愿景時,這位年過花甲卻仍在路上的設計師坦言,自己很少去想未來,因為市場仍是擺在第一位的,但他堅定地說:“不管技術能夠達到怎樣的境地,都必須是人的思想先行,人的情感先行。也許未來設計師的工作只是編幾個程序,輸入幾個基本形,系統就可以做完一切剩下的。但在編程之前,設計師就應該考慮好了如何感染別人。我相信人的情感是不能被替代的。”
① 2018紅點設計獎作品 · 蒙文的歌聲
② 2016紅點設計獎作品 · 被定義的生命
(摘編自:中國工商 作者:李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