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CN EN
首頁   /   學生   /   學生實踐   /   正文

分享

實踐進行時|清華美院“鄉伴而讀”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實踐支隊
2022.07.19

2022年7月11日-13日,清華美院“鄉伴而讀”支隊成員們經過在三江縣各地的走訪座談活動,切身地體會到了侗族文化的獨特魅力,也了解到黨在其中發揮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及茶文化在當地脫貧工作上的重要地位,同時也從對各企業的訪談中感受到了三江人對保留特色傳統文化、創新發展三江的堅定信心。本次實踐使“鄉伴而讀”支隊成員受益匪淺。

7月11日,“鄉伴而讀——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支隊來到三江縣程陽八寨,領略千年侗族獨特風韻,感悟傳統村落煥發新生。桂、湘、黔三省交界,潯江、榕江、融江三川匯聚,廣西唯一的侗族自治縣——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依山傍水風景迤邐。

“鄉伴而讀”支隊成員合照

程陽八寨景觀

侗寨木結構

程陽八寨積極開展黨團建設,成為知名的紅色教育基地。同學們進入紀念館認真學習,并聽取當地居民對于程陽八寨紅色歷史的講解。在學習的過程中,支隊還偶遇了來自柳州工學院的同學,大家互相交流了社會實踐的心得體會,對于鄉村振興、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和柳州工學院的師生們共同學習程陽八寨紅色歷史

7月12日,支隊成員動身前往布央侗寨,與布央村村支書就布央村的發展歷程展開了座談。

布央村黨總支部副書記石燕能

從1988年開始,布央村在武裝部、團縣委、扶貧辦的共同推進之下,成為了茶產業先行試點村,開始嘗試種植茶葉。

到了1991年,布央村建起茶葉加工廠,年輕團員帶著在桂林學到的茶苗培育、茶葉采摘和加工的技術投入生產,創立“仙人山”品牌。與此同時,道路修起來了,燈泡亮起來了,百姓的生活好起來了。到2014年,布央人憑借當地獨特的毛竹、梯田、茶園和吊腳樓等自然景觀和人文建筑,探索出“茶+旅”模式 ”。在這個發展模式下,也讓布央聞名全國。現如今,全村有4000余畝茶田,人均1.5畝,并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在茶葉和旅游的加持之下,村民經濟和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布央村也成為了一村一品示范村,獲得廣西侗茶村、最佳旅游目的地、休閑美麗鄉村等稱號。同時也是自治區五星級黨支部和自治區農業核心示范區。

布央茶園

布央茶園

紅色,一直是布央村人奮斗的精神底色。在布央村振興產業、擺脫貧困的無聲戰斗中,黨員沖鋒在前,堪為戰斗堡壘。

“鄉伴而讀”支隊探訪紅色路線

1988年,陸小璋書記拋開繁忙的公務,義務為村民做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發揚勞模精神。在此之后,全村又有兩名黨員同志作為自治區勞模被公開表彰。黨和國家為布央村發放退耕還林補貼,讓綠水青山永駐布央。2017年,國家更是為布央旅游業投資八千多萬元,硬化道路,建設游客中心,并且建設了紅色基地,開發紅色路線。

布央茶園

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布央村目前的產業結構仍面臨一些問題。村里的茶產業仍然以原材料販賣為主,暫時沒有形成加工坊等產業集群和馳名的品牌。加工商獲得利潤遠高于農民。線上銷售也以回頭客和熟客介紹為主,缺少統一的、大規模的電商店。旅游業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如何解決茶產業發展底勁缺乏、旅游產業發展后力不足的問題,從而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仍是需要我們思考、探索的重點。

“鄉伴而讀”支隊與支部副書記調研合影

7月13日上午,前往云雍公司,與公司副總經理楊建良就三江的古建筑保護與木材加工行業展開了座談。

云雍分為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木結構裝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兩部分,主要工作包括重點文物單位的修繕、古建筑的施工、民族建筑的設計施工等。云雍傳承侗族傳統木工藝建筑,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做出了貢獻,代表項目包括三江南站“最美侗寨”,多耶廣場、龍吉大橋等,增添了三江的侗民族風情,在縣內有很大的影響力。云雍工作重點在傳統木結構建筑,但并沒有墨守成規,在木結構建筑技術方面提出了創新。云雍在綠色環保方面也引人贊嘆。其采購的木材主要為經濟林杉木,來自于三江本地以及周邊傳統種植地區。而木材為天然原料,侗族工藝精妙,“不用一顆釘子”,加工基本沒有污染;剩余的廢料木渣可以運送到產業園區內的木炭廠,更加充分的利用木材。

云雍扎根三江,回饋當地,積極參與社會扶貧公益事業。如扶持三江中學的貧困學生,慰問新冠防治一線人員,為風雨橋建設捐款,為對接的貧困村捐贈物資,優先安排一些貧困戶到工地工作等。曾獲三江縣脫貧攻堅工作先進集體,柳州市百企扶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單位等榮譽。云雍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增長。不同于鋼筋混凝土,云雍通過傳統木制建筑建設,為當地的侗族木結構工匠提供就業崗位。

“鄉伴而讀”成員合照

從浮嵐暖翠的古韻茶田,到秩序井然的現代車間,三江縣賴以脫貧的茶產業發展迅速。7月13日,成員們來到了三江縣的程村工業園,參觀知名茶企,訪談企業代表。

“鄉伴而讀”支隊成員在韻天公司訪談

三江茶業第一“智”,智在模式。三江地區的茶業公司往往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這一新型合作模式為主要的經營方式。在該模式中,農戶是核心,合作社是橋梁,公司是龍頭。農民在合作社的統一要求下開展生產,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公司則與合作社簽訂合同,統一議價,集中收購。這一模式既保證了生產的效率,又改善了農戶個體面對公司時的弱勢地位,保障農戶的利益。我們參訪的公司旗下就有20多個合作社,管理將近2萬畝的基地。這一運營模式為三江縣的脫貧攻堅之路添磚加瓦。三江縣的茶戶平均每戶有五畝左右的茶田,少的也都在三畝以上,多的可以達到十畝。在種植和管理情況良好的茶田中,一畝茶田每年可以創收一萬多元,大大改善了茶戶的經濟狀況。談及此,企業代表面露欣慰地說,“我們公司旗下涉及1000戶左右的貧困戶,現已在企業和政府的幫助下通過茶葉種植順利脫貧。”

“鄉伴而讀”支隊成員在韻天公司參觀工廠

三江茶業第二“智”,智在生產。一般來說,紅茶的生產需要經過萎凋、揉捻、發酵、烘焙等步,綠茶則需要攤青、殺青、揉捻、做形、干燥這些步驟。在傳統的茶產業中,上述步驟中絕大多數都需要人力參與,效率低、生產慢。探訪的企業已經實現了“智慧生產”。他們有一條全自動生產線和一條半自動生產線。鮮葉放入機器中,可以一步到位,直接產出干茶。該企業有近15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如果生產車間全部開動,一天能生產干茶10噸以上。令人遺憾的是,當地采茶仍以人工為主,還沒有實現自動化。這就意味著對于農戶來說,他們仍需耗費大量的時間重復采摘這樣機械化的動作。

茶葉的生產過程

訪談的最后,我們問了企業代表一個問題,“您認為三江茶產業未來發展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企業代表不假思索地回答:“質量。別的你什么都不要講,質量首先要趕得上啊!沒有質量你還談什么生存呢,是吧?

我們豁然頓悟——“質量”是一個企業乃至一個龐大的產業的蓬勃生命。

三江人,正憑借著追求“質量”的匠人之心,擺脫貧困,走向富裕。

“鄉伴而讀”成員合影

(圖、文:“鄉伴而讀”支隊)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00084

? 202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联系我们: 浦东新区| 大足县| 调兵山市| 都兰县| 凤凰县| 新沂市| 徐闻县| 潢川县| 阿克| 禹城市| 博野县| 四平市| 咸宁市| 喀喇| 如东县| 新巴尔虎左旗| 虞城县| 池州市| 乌鲁木齐县| 苏尼特右旗| 尤溪县| 宜宾县| 龙岩市| 临高县| 平武县| 贵德县| 繁昌县| 临夏县| 浮山县| 兴国县| 苍南县| 弋阳县| 水城县| 陈巴尔虎旗| 孝义市| 衡南县| 明光市| 黔南| 天等县| 安陆市| 苍梧县|